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35:22
文档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
推荐度:
导读《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

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做法。

二、整体感知:

1、《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一部分为文人创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体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实自然。

2、汉朝时,北部边界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的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的悲苦经历。

3、学习生字:

冢累累(zhǒng)  狗窦(dòu)  雉(zhì)  舂(chōng)  羹(gēng)  贻(yí)

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首句写出了封建兵役制的极端不合理。“十五”“八十”是运用夸张手法,说明从军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同乡的回答是画龙点睛之笔,暗写人亡。老兵九死一生归来,等待他的却是家破人亡的情景。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圣旅谷,井上生旅葵。”——写到家后看到的情景,室内外了无人烟,一片荒凉惨景。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写老兵的行动和内心世界。这一具体形象的描绘,极深刻地写出了老兵无以言状的孤独凄凉的心境。此情此景,叫人痛苦至极,怆然泪下。

四、合作探究:

与《采薇》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

明确:这首诗与《采薇》同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但表现手法却有不同。《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本诗则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闻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如果说《采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写意水墨画,那么,《十五从军征》就好像是一部纪实片,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场景,也正是在这写实当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血和泪的控诉。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注重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情状,暴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总写——十五从军、八十得归;远望——松柏冢累累;

近看——野兔野鸡、旅谷旅葵;伤悲——荒冢累累、泪沾衣裳。

————兵役残酷、战乱频繁、灾难深重。

                                                                                  

文档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