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乳牙与恒牙牙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题] *
| A、乳牙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 |
| B、乳磨牙体积以第一乳磨牙较小,而第二乳磨牙较大 |
| C、恒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黄 |
| D、乳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青白 |
| E、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以第二磨牙最大(正确答案) |
2、牙龈将会受食物直接撞击而受伤是由于() [单选题] *
| A、牙冠轴面凸度过大 |
| B、牙冠轴面凸度过小(正确答案) |
| C、牙冠(牙合)外展隙不明显 |
| D、牙冠(牙合)面副沟排溢道不明显 |
| E、牙冠(牙合)楔状隙不明显 |
3、下列关于舌下神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 A、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 |
| B、舌肌(除腭舌肌外)全部由舌下神经支配 |
| C、舌下神经为运动神经 |
| D、呈弓形跨过颈内、外动脉的表面 |
| 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
4、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是() [单选题] *
| A、牙位 |
| B、下颌姿势位 |
| C、后退接触位(正确答案) |
| D、牙尖交错位 |
| E、正中(牙合)位 |
5、吞咽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每人每天吞咽约() [单选题] *
| A、400次 |
| B、800次 |
| C、1400次 |
| D、2400次(正确答案) |
| E、3400次 |
6、影响味觉的因素是() [单选题] *
| A、年龄因素 |
| B、食物温度 |
| C、精神心理因素 |
| D、内分泌和内环境的变化 |
| E、以上均包括(正确答案) |
7、下列属于头颈部环形组淋巴结群的是() [单选题] *
A、下颌下淋巴结
| (正确答案) |
| B、副神经淋巴结 |
| C、锁骨上淋巴结 |
| D、颈深上淋巴结 |
| E、颈深下淋巴结 |
8、后牙(牙合)运循环中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可形成() [单选题] *
| A、第Ⅰ类杠杆 |
| B、第Ⅱ类杠杆(正确答案) |
| C、第Ⅲ类杠杆 |
| D、第Ⅳ类杠杆 |
| E、第Ⅴ类杠杆 |
9、下列关于青少年与老年人恒牙髓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 A、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者大 |
| B、老年人的髓腔根管逐渐变细 |
| C、青少年恒牙的髓腔髓室大 |
| D、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有继发性牙本质向心性沉积(正确答案) |
| E、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根管粗 |
10、下列属于影响下颌运动的解剖性因素的是() [单选题] *
A、左、右侧颞下颌关节、(牙合)
| (正确答案) |
| B、(牙合)、神经肌肉因素 |
| C、神经肌肉因素、(牙合) |
| D、左侧颞下颌关节 |
| E、精神紧张因素 |
11、翼腭间隙向下经哪个部位通向口腔() [单选题] *
| A、切牙孔 |
| B、圆孔 |
| C、卵圆孔 |
| D、翼腭管(正确答案) |
| E、颏孔 |
12、由于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颌位,其中有重复性、又有临床意义的颌位是() [单选题] *
| A、最大前伸颌位 |
| B、前伸(牙合)颌位 |
| C、侧(牙合)颌位 |
| D、对刃颌位 |
| E、牙尖交错位(正确答案) |
13、MPP与ICP属于() [单选题] *
| A、侧向关系 |
| B、垂直向关系(正确答案) |
| C、前后向关系 |
| D、水平向关系 |
| E、以上都不是 |
14、各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 A、下颌中切牙较正 |
| B、下颌侧切牙稍向近中倾斜 |
| C、下颌尖牙的倾斜角度较下颌中切牙大 |
| D、下颌尖牙的倾斜角度较下颌侧切牙大 |
| 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 |
15、上界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以翼外肌下缘平面为界,位于翼下颌间隙上方的是() [单选题] *
A、颞下间隙
| (正确答案) |
| B、颊间隙 |
| C、翼颌间隙 |
| D、咬肌间隙 |
| E、眶下间隙 |
16、上颌前磨牙的髓室形态中哪项正确() [单选题] *
| A、近远中径大于唇舌径 |
| B、近远中径大于(牙合)龈径 |
| C、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
| D、(牙合)龈径大于唇舌径 |
| E、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正确答案) |
17、根据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及其与腮腺的关系,将其分为三段,第二段是() [单选题] *
| A、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到进入腮腺前的一段 |
| B、在腮腺内(正确答案) |
| C、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 |
| D、为面神经五组分支从腮腺边缘走出 |
| E、呈放射状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的一段 |
18.上颌尖牙唇面外形高点的位置是() [单选题] *
| A、颈缘处 |
| B、舌隆突处 |
| C、颈嵴处 |
| D、中1/3处 |
| E、中1/3与颈1/3交界处(正确答案) |
19、混牙(牙合)的年龄段是() [单选题] *
| A、胚胎至出生 |
| B、出生至6岁 |
| C、6岁至12岁(正确答案) |
| D、出生至12岁 |
| E、胚胎至12岁 |
20、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 [单选题] *
| 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
| 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牙合) |
| 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 |
| 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 |
| E、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正确答案) |
21、Palmer记录中乳牙以英语字母表示,其中C代表() [单选题] *
| A、乳中切牙 |
| B、乳侧切牙 |
| C、乳尖牙(正确答案) |
| D、第一乳磨牙 |
| E、第二乳磨牙 |
22、2.5~4岁期间乳牙颌的特征,除外的是() [单选题] *
| A、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 |
| B、切缘及(牙合)面尚无显著磨耗 |
| C、乳牙位置较正 |
| D、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 |
| E、随着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正确答案) |
23、关于多牙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槽生牙属于多牙列
| (正确答案) |
| B、端生牙或侧生牙属于多牙列 |
| C、多牙列牙齿缺失以后可由后备牙补充 |
| D、多牙列能够去旧更新,终生不止 |
| E、大部分硬骨鱼,爬行类为多牙列 |
24、上颌牙列的Wilson曲线是一条() [单选题] *
| A、凸向上的曲线 |
| B、凸向下的曲线(正确答案) |
| C、凹向上的曲线 |
| D、凹向下的曲线 |
| E、与(牙合)平面平行 |
25、关于牙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 A、从牙体外部观察,每颗牙均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构成 |
| B、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四部分构成 |
| C、牙冠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
| D、牙根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其稳固牙体的作用 |
| E、根尖孔仅是血管与牙周组织相连通的一种通道(正确答案) |
26、下列关于牙根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 A、牙根是牙体被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
| B、也有解剖牙根与临床牙根之分 |
| C、解剖牙根是指被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
| D、临床牙根是指口腔内见不到的牙体部分 |
| E、是牙齿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正确答案) |
27、方圆形弓形牙列从哪颗牙开始弯曲向后() [单选题] *
| A、切牙的远中 |
| B、尖牙的远中(正确答案) |
| C、前磨牙的远中 |
| D、第一磨牙的远中 |
| E、第二磨牙的远中 |
28、解剖牙冠与牙根的分界线在组织学中的本质为() [单选题] *
| A、牙冠 |
| B、牙根 |
| C、牙颈 |
| D、釉质牙骨质界(正确答案) |
| E、釉质牙本质界 |
29、关于部位记录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 A、以“+”符号将牙弓分为上、下、左、右四区 |
| B、每区以阿拉伯数字1~8分别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 |
| C、以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依次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
| D、牙位越远离中线,数字越小(正确答案) |
| E、牙位越靠近中线,数字越小 |
30、关于恒牙的萌出顺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 A、第一恒磨牙萌出最早,又称为“六龄牙” |
| B、除第三磨牙外,第二恒磨牙萌出最晚 |
| C、在六龄牙萌出后,切牙开始萌出 |
| D、上颌牙齿萌出顺序有差异的为侧切牙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 |
| E、下颌牙齿萌出顺序有差异的为尖牙与第一前磨牙 |
31、不属于息止颌位的前提条件的是() [单选题] *
| A、不咀嚼 |
| B、不吞咽 |
| C、不说话 |
| D、下颌处于休息状态 |
| E、上下颌牙弓处于闭合状态(正确答案) |
32、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的纵行隆起,称为() [单选题] *
| A、三角嵴 |
| B、斜嵴 |
| C、切嵴 |
| D、轴嵴(正确答案) |
| E、颈嵴 |
33、下列关于三角嵴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 A、是前牙舌面窝的近远中边缘的长条形釉质隆起 |
| B、在唇、颊面上的长形线状隆起 |
| C、(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相连形成嵴 |
| D、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形釉质隆起 |
| E、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牙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正确答案) |
34、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假想连线,该线与(牙合)平面平行,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5°的是() [单选题] *
A、鼻翼耳屏线
| (正确答案) |
| B、鼻根耳屏线 |
| C、眶耳平面 |
| D、下颌下缘 |
| E、以上都不正确 |
35、以下关于乳前牙的临床应用解剖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 A、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 |
| B、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
| C、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 |
| D、乳中切牙的解剖标志是宽冠宽根 |
| E、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与恒尖牙相同(正确答案) |
36、上颌中切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单选题] *
| A、卵圆形 |
| B、切龈径小于近远中径(正确答案) |
| C、近中切角似直角 |
| D、远中切角圆钝 |
| E、切1/3有两条发育沟 |
37、下颌第二乳磨牙和下颌第一恒磨牙形态近似位置彼此相邻。容易混淆,下列哪项不是第二乳磨牙的特点() [单选题] *
| A、牙冠短小,色白 |
| B、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特别突处,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缩小 |
| C、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 |
| D、第二乳磨牙的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 |
| E、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大小相等,远中尖最小(正确答案) |
38、在两牙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的呈Ⅴ形的空隙,在龈方的空隙称为() [单选题] *
| A、外展隙 |
| B、邻间隙(正确答案) |
| C、楔状缺损 |
| D、缺牙间隙 |
| E、灵长间隙 |
39、髓室增龄变化的继发性牙本质沉积方式因牙位而不同,磨牙继发性牙本质主要沉积() [单选题] *
| A、髓室舌侧壁 |
| B、髓室唇侧壁 |
| C、髓室顶和侧壁 |
| D、髓室底(正确答案) |
| E、髓室顶 |
40、乳牙牙根开始吸收的时间是() [单选题] *
| A、替牙前1年内 |
| B、替牙前1~2年 |
| C、替牙前2~3年 |
| D、替牙前3~4年(正确答案) |
| E、替牙前4~5年 |
二、A2
1、男婴,1岁半,口内检查发现,上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顺序在其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为() [单选题] *
| A、下颌乳尖牙 |
| B、上颌乳尖牙 |
| C、下颌第一乳磨牙(正确答案) |
| D、上颌第一乳磨牙 |
| E、下颌第二乳磨牙 |
2、某医生拔除患者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时,发现他在同样施用旋转的方式且施力的大小和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侧切牙的牙根尖三分之一折断在牙槽窝内,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单选题] *
| A、侧切牙的牙根比中切牙的牙根更易折断 |
| B、侧切牙牙根尖1/3常有弯曲,施用旋转力拔除时较易折断(正确答案) |
| C、拔除侧切牙时,旋转力施用不够 |
| D、与拔除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先后顺序有关 |
| E、以上都不是 |
3、男性患者,17岁,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检查发现: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邻面有深龋洞,在治疗这个龋的过程中,最易出现意外穿髓的部位是() [单选题] *
| A、近中颊侧髓角和远中颊侧髓角 |
| B、近中舌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
| C、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正确答案) |
| D、远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
| E、以上都不是 |
4、男,60岁,因“口内多数牙缺失,要求修复”来就诊,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腔在不说话、不咀嚼、不吞咽时,上下颌牙列脱离接触,此时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 [单选题] *
A、下颌姿势位
| (正确答案) |
| B、肌位 |
| C、牙尖交错位 |
| D、下颌后退接触位 |
| E、下颌前伸位 |
5、一男性患者,外伤致左侧髁突完全性骨折,此时的髁突向何方移位() [单选题] *
| A、向前,向外 |
| B、向前,向内(正确答案) |
| C、向后,向外 |
| D、向后,向内 |
| E、向前,向上 |
6、女性,48岁。右下第一磨牙残冠,邻牙未见松动,建议拔除后义齿修复。拔除时需麻醉哪些神经() [单选题] *
| A、下牙槽神经、舌下神经和颏神经 |
| B、舌神经、颊神经和颏神经 |
| C、下牙槽神经、舌下神经和颊神经 |
| D、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颏神经 |
| E、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正确答案) |
7、一患者因腮腺区外伤,临床检查出现额纹消失,常为面神经哪个分支损伤() [单选题] *
| A、下颌缘支 |
| B、额支 |
| C、上颊支 |
| D、颞支(正确答案) |
| E、颧支 |
8、男性,55岁,面瘫5天,经检查,表现为: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提示面神经哪一部位损伤() [单选题] *
| A、面神经主干损伤 |
| B、面神经在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损伤(正确答案) |
| C、面神经在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损伤 |
| D、面神经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损伤 |
| E、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与内耳门之间损伤 |
三、B
1、A.翼丛和上颌动脉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1> 、在翼外肌的浅面有() [单选题] *
A.翼丛和上颌动脉
| (正确答案) |
|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
|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 |
|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
|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
<2> 、在翼外肌上缘有() [单选题] *
| A.翼丛和上颌动脉 |
|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
|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正确答案) |
|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
|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
<3> 、在翼外肌下缘有() [单选题] *
| A.翼丛和上颌动脉 |
|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
|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 |
|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
|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正确答案) |
<4> 、在翼外肌的深面有() [单选题] *
| A.翼丛和上颌动脉 |
|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正确答案) |
|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 |
|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
|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
<5> 、在翼外肌两头之间有() [单选题] *
| A.翼丛和上颌动脉 |
| B.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
| C.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穿出 |
| D.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正确答案) |
| E.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
2、A.髓室顶
B.髓室底
C.髓室高度
D.根管口
E.髓角
<1> 、髓室底上,为髓室与根管的移行处的是() [单选题] *
| A.髓室顶 |
| B.髓室底 |
| C.髓室高度 |
| D.根管口(正确答案) |
| E.髓角 |
<2> 、与(牙合)面或切嵴相对应的髓室壁称() [单选题] *
A.髓室顶
| (正确答案) |
| B.髓室底 |
| C.髓室高度 |
| D.根管口 |
| E.髓角 |
<3> 、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外形相似的是() [单选题] *
| A.髓室顶 |
| B.髓室底 |
| C.髓室高度 |
| D.根管口 |
| E.髓角(正确答案) |
<4> 、髓室顶与髓室底两者之间的距离称为() [单选题] *
| A.髓室顶 |
| B.髓室底 |
| C.髓室高度(正确答案) |
| D.根管口 |
| E.髓角 |
<5> 、与髓室顶相对的髓室壁称() [单选题] *
| A.髓室顶 |
| B.髓室底(正确答案) |
| C.髓室高度 |
| D.根管口 |
| E.髓角 |
<6> 、磨牙的继发性牙本质主要沉积在() [单选题] *
| A.髓室顶 |
| B.髓室底(正确答案) |
| C.髓室高度 |
| D.根管口 |
| E.髓角 |
3、A.舌在咀嚼中的作用
B.唇在咀嚼中的作用
C.颊在咀嚼中的作用
D.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E.咽在咀嚼中的作用
<1> 、与舌共同压挤食物外,能辨别食物粗糙的程度() [单选题] *
| A.舌在咀嚼中的作用 |
| B.唇在咀嚼中的作用 |
| C.颊在咀嚼中的作用 |
| D.腭在咀嚼中的作用(正确答案) |
| E.咽在咀嚼中的作用 |
<2> 、颊部收缩,可将其推送至上下牙列间进行咀嚼() [单选题] *
| A.舌在咀嚼中的作用 |
| B.唇在咀嚼中的作用 |
| C.颊在咀嚼中的作用(正确答案) |
| D.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
| E.咽在咀嚼中的作用 |
<3> 、传送食物,搅拌食物,选择食物和辨认异物,压挤食物和清洁作用是() [单选题] *
A.舌在咀嚼中的作用
| (正确答案) |
| B.唇在咀嚼中的作用 |
| C.颊在咀嚼中的作用 |
| D.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
| E.咽在咀嚼中的作用 |
<4> 、有丰富的感受器对温度和触压敏感,可防止不适宜的食物进入口腔,并保持食物在上下牙列间,以便对其切割() [单选题] *
| A.舌在咀嚼中的作用 |
| B.唇在咀嚼中的作用(正确答案) |
| C.颊在咀嚼中的作用 |
| D.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
| E.咽在咀嚼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