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内容 | 旭日弘文阅读教程第一单元 读不完的大书---如何读懂文章 | |||||
| 授课类型 | 新授 | 所需时间 | 110分 | 教学时间 | ||
|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2.在读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重点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找段落中的中心句,理清文章的脉络。 4.通过文章的内容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受作者童年读书的乐趣,从而也能爱读书、善读书。 | ||||||
| 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重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段落中的中心句,理清文章的脉络 难点:1.在读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重点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文章的内容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受作者童年读书的乐趣, 从而也能爱读书、善读书。 | ||||||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探究合作式 | |||||
| 教具准备 | Ppt | |||||
| 教学过程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
| 一、课前准备 【出示ppt1 出示 “书”的图片】 师:画面上出现的是一本书的图片,告诉你们,这是 一本生活的大书。 师:孩子们,你们每天在生活的这本大书里徜徉,那 你们在这本书里都看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 些什么呢? 生︰我们领略到了四季美丽的景色 生︰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生:…… 生:我们感受到了清风拂面时,清风的温柔。 生:我们感受到了月夜的宁静 生:…… 师︰真好。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本生活的大书。 师:老师在生活的大书里,也有一番游历与感受。我 看到了美丽的四季;看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也 看到了山川河流 师:让我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感受到了人们美好的 心灵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让 学生对生活有认识。) 二、导入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书籍,感受读书带给我们 的快乐,感受书籍给我们的有益启迪。也让我们 从书中去积淀,去收获吧! 【板书:读不完的大书---如何读懂文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看电视对你有怎样的好处呢? 生:…… 师:此时,你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可母亲走过 来,不由分说把电视关掉了,你会怎样呢? 【出示ppt3 母亲关掉电视那天】 师:请大家翻书到P13,默读文章,然后完成下面的 空 【ppt4 ( )和( )少年时,不喜欢读书, 很顽劣。一次,当我们正在( ), 母亲强行关掉了电视,并要求我们 ( )。在她的坚持和引领 下,我们从此开始了读书,并 ( ),从而有了正确的 人生方向,成就了人生。】 生1:…… 生2:…… 师:没想到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文章内容了 解了。 师:下面找同学来读文章,在同学们读文章的时候, 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ppt出示6 1、“我深知,自己身上所发生的 剧变是从妈妈强行关掉视那天开始的”,怎样理 解这句话中“剧变”一词?联系整篇文章来理 解。2、以母亲关掉电视的前后作者的心理、行 为变化为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 生:之前,我们哥俩成天无所事事,可以与学习无关 的事,我们是了如指掌,后来在妈妈关掉电视之 后,我们便由此开始看书,读书,以至于最后, 我们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 生2:关电视前(顽劣、快乐)——关电视时(不满、 牢骚)——关电视后(应付——慢慢喜欢——被 吸引——成功、感恩) 【到此,带着学生纵观全文,了解并梳理了全文的内 容,做到了把握文章内容,也为下面分析文章奠定了 基础。】 师:同学们,我们在阅读中总是不能很好地读懂文章 内容,原因之一是,没有认真读,所以就只能是 在读后断章取义的乱说一气 师:所以,我们读文章首先要做到:初读文,梳理文 章内容。也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知道故 事的情节与结局才行。 【板书:初读文章,梳理内容】 师:快速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 【“我”和哥哥少年时的性格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说说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改变会是什么结果。本段中的“了如指掌”是什么意思?】 生:…… 生:…… 师:是的,我们哥俩如果真的这样下去,就只能是一 事无成,甚至可能还会走入歧途。妈妈看到之后 真是急啊。 师:那么见我们这样,母亲是什么对待的?作者在文 中采用了间接叙述的方式,描写了母亲的言语行 为,请大家找出来,把它改为直接叙述,然后组 内同学演练当时情景,重现给大家。 生1和2:…… 生3和3:…… 【这样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还原情景,体谅 到母亲的内心,并感知到母亲对孩子的关怀与 关爱】 师:真好,一个小小的情景再现,让老师看到了大家 的表演才能,同时也让我们在角色互换中,能感 受到做母亲的良苦用心? 师: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着急自己的孩子, 为他们的前途命运在考虑。 师:那么母亲接下来是怎样做的的呢?让我们组内阅 读文章3---5自然段,解决下列问题 【ppt出示问题 1.是什么书改变了“我”的思想 行为?“我”有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成就? 2.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自惭形秽”?】 生:…… 生:…… 师:我们在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后,你觉得我们能把文 章的内容分析的这么到位,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通过抓住重点段落及词句的理解做到的 生:还有就是通过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来理解的。 师:对,阅读文章,重在读,而且要读得细,还要注 重联系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 章内容。 【板书:品读词句和重点段落,揣摩作者的写作 用意】 师: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她关掉电视的举动,孩子们 之前尽管不理解,但在母亲这样的“关心”下, 孩子们开始有所转变,到最后能出人头地。如果 你们是这哥俩,你们此时心理在想什么? 生:感激母亲 生:感谢母亲,如果不是您,我们可能就不会有现在 的成绩。 师:面对今天的成就,你设想一下“我”在感恩之时 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生:…… 生:…… 师:所以,孩子们母爱是伟大的。“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今天陪你们来听课是谁? 生:妈妈 师: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建议,如果你的 妈妈在咱们班级,请你给她一个深深的拥抱,并 说些话。没有来的,回家把这一刻补上好吗? 师:你还知道哪些母亲对孩子的一生有深远影响的故 事吗? 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欧母教字》 {这一环节的学法此时就水到渠成了,从前面的读--- 悟----读---悟的训练,再到这一环节真情地流露与 释放,自然而然的就把作者的情感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调动了起来,以此来达到目的) 三、课堂实践 自读P8《我的“悦”读笔记》 1.说说哪本书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怎样评价书籍对人的作用的? 2.再次读文章,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最好的书,是不可以带着功利性去读的。最大的收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的。 (1)“功利性”指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最大的收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到的? 【ppt】出示本课答案,学生订正。 (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讲台,应该在学生 自主学习的时候,走进学生中间,对他们的学习情 况进行巡视,并对有问题的地方给出建议。) 四、实战演练 请能大家完成P4的《童年读书》 并完成课后习题。 《童年读书》主要写了“我”童年读书时的趣事。“我” 如饥似渴地读着能弄到手的每一本书,读书是“我” 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为此,我不得不偷偷摸摸,不 怕被马蜂蛰,不惜和二哥斗智斗勇。 五、全课小结: 社会是书,大自然是书,有的“书”是有形的,有的“书”是无形的。让我们爱上书吧,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 六、作业布置: 1.回顾课本第一单元的文章内容。 2.蓝皮书第一单元做完,家长签字 3.精锐班还要继续读书,并把自己的收获在下节 课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七、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怎样读懂文章 初读文章,梳理内容 品读词句和重点段落,揣摩作者的写作用意 板书设计理念:以上三点是本节课的知识点 | 创设情境,师生交流,达到对书的认识。 教师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初读文章,理清文章内容。 学生完成填空 要求学生站在整体上读文,通过阅读思考问题 总结阅读要点 创设情景,呈现出画面感,让学生感知人物的内心 再次读文,学生小组阅读后解决问题。 总结阅读要点。 读写结合,表达真情,同时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知识拓展 课堂实践,加深知识点,并能尝试运用。 小结全课 作业布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