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概述
一、技术分析的基本假设与要素
(一)技术分析的定义
通过对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应用数学和逻辑上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变化规律,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的变化趋势的技术方法。不但用于证券还应用于外汇、期货、其他金融市场。
(二)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①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②价格沿着趋势移动;③历史会重演。(重点)
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第一假设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主要思想是认为影响证券价格的所有因素——包括内在的、外在的、基础的、的和心理的因素都反映在市场行为中,最终都体现在股票的价格上。作为技术分析人员,只关心这些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效果,而不关心具体导致这些变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2、价格沿着趋势移动
第二个假设是进行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这个假设认为价格的变动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价格保持原来方向的惯性。而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技术分析法认为证券价格的运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供求关系的变化。
3、历史会重复
第三个假设是从统计和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考虑的。投资者在某一场合得到某种结果,那么,下一次碰到相同或相似的场合,这个人就认为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就会按同一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前一次失败了,后面这一次就不会按前一次的方法操作。
不合理的一面:①市场反映的信息同原始信息总有些差异,信息损失是必然的。
②价格由供求关系实现,但最终还受到内在价值影响。
③历史会重演,但是证券市场千变万化,不可能重复出现。
(三)技术分析的要素:价、量、时、空
价格、成交量、时间和空间是进行技术分析的4个要素。
1、价格和成交量是市场行为最基本的表现
市场行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成交价和成交量。过去和现在的成交价和成交量涵盖了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在某一时点上的价和量反映的是买卖双方在这一时点上共同的市场行为,是双方的暂时均衡点,随着时间的变化,均衡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价量关系的变化。一般说来,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通过成交量的大小得到确认,认同程度大,成交量大;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小。
双方在价、量上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价升量增、价跌量减
①价格上升时,成交量不再增加,意味着价格得不得买方确认,价格上升趋势将会改变。
②价格下跌时,成交量萎缩到一定程度,意味着卖方不再认同价格继续下跌了,价格下跌趋势也会改变。
2、时间和空间体现趋势的深度和广度
(1)时间
在进行行情判断时,时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针对价格波动的时间跨度进行研究的理论。
一方面,一个已经形成的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另一方面,一个形成了的趋势又不可能永远不变,经过了一定时间又会有新的趋势出现。
(2)空间
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价格的一方面。它指的是价格波动能够达到的从空间上考虑的限度。
二、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道氏理论
(一)、形成过程
美国人 查尔斯.亨利.道 爱德华.琼斯 创立著名的道—琼斯平均指数
(二)、主要原理
1、市场价格平均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道氏理论对证券市场最大的贡献。
道氏认为收盘价最重要的价格,并用收盘价计算平均指数。
2、市场波动具有某种趋势。
①主要趋势:1年或1年以上趋势,看起来像大浪
②次要趋势:持续3周~3个月的趋势 ,看起来像波浪,对主要趋势的调整
③短暂趋势:持续不超过3周,看起来像波纹
3、主要趋势有3个阶段
①积累阶段:股价横向盘整时期,聪明的投资者会得到信息分析,开始买入
②上涨阶段:更多投资者根据财经信息分析,开始参与。尽管趋势是上升的,但股价也存在修正和回落。
③市场价格达到顶峰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累积阶段。 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是下降趋势,并又回到累积期。
4、两种平均价格指数必须相互加强。
工业平均指数和运输业平均指数必须在同一方向上运行才能确认某一市场趋势。
5、趋势必须得到交易量的确认。
交易量应在主要趋势方向上放大。
6、一个趋势形成后将持续,直到出现明显反转信号。这是趋势分析的基础。但趋势的反转却不太容易。
(三)、道氏理论应用注意的问题
道氏理论从来不是用来指出应该买卖哪知股票,而是在相关收盘价的基础上确定股票市场的主要趋势。
①道氏理论对大势判断有较大作用,对每日每时的小波动未能为力,甚至对次要趋势的判断作用也不大。
②另一个不足就是可操作性较差。原因:道氏理论的结论落后于价格变化;理论本身存在不足。
三、技术分析方法的分类
在价、量历史资料基础上进行的统计、数学计算、绘制图表是技术分析的主要手段。
(一)指标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公式。
常见:强弱指标(RSI)、随机指标(KDJ)、趋向指标(DMI)、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能量潮(OBV)、心理线(PSY)、乘离率(BIAS)
(二)切线类:绘制一条切线,推测未来趋势
常见:趋势线、轨道线、黄金分割线、甘氏线、角度线
(三)形态类: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
常见:M头、W底、头肩顶、头肩底等十几种。
(四)K线类:若干天的K线组合,推测证券市场中多空双发力量的对比
(五)波浪理论:股价上下变动和不同时期的持续上涨、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认为股票价格运动遵循波浪起伏的规律。
与其他技术派的区别:能提前很长时间预计行情的底和顶,别的技术要等新趋势确立之后才能看到。
四、技术分析方法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一)技术分析必须与基本分析结合起来使用
基本分析基点是事先分析,即在基本因素变动对证券市场发生影响之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
技术分析基点是事后分析,以历史预知未来。
(二)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综合研判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第二节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一、K线理论
(一)K线的主要画法和主要形状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又称为日本线。由影线和实体组成。中间的矩形部分是实体。实体的上下端为开盘价和收盘价,分阴线和阳线,收盘价大于开盘价为阳线,反之为阴线。证券价格涉及4个: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
上海、深圳均采用集合竞价产生开盘价;上海,最后一笔,深圳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
单根K线的含义。从单独一根K线对多空双方优势进行衡量,主要依靠实体的长度、阴阳和上下影线的长度。单独一根K线的含义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一般说来,上影线越长,下影线越短,阳线实体越短,越有利于空方占优,不利于多方占优;上影线越短,下影线越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多方占优,而不利于空方占优。上影线和下影线相比的结果,也影响多方和空方取得优势。上影线长于下影线,利于空方;反之,下影线长于上影线,利于多方。(重点理解)
主要形状:光头阳线、光头阴线;光脚阳线、光脚阴线;光头光脚的阳线、阴线;十字型;T字型、倒T字型;一字型
(二)K线的组合应用
1、单根K线的应用
单根K线研判行情,主要从实体的长短、阴阳,上下影线的长短以及实体的长短与上下影线长短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
最普遍的:有上下引线的阴、阳线 十字星:大十字星(很长的上下影线,后市可能有变化)、小十字星(交易清淡)
单根K线多空力量取决于影线的长短和实体的大小。一般,指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股价今后朝这个方向变动。
2、多根K线组合的应用——更重要
K线组合的情况非常多,要综合考虑各根K线的阴阳、高低、上下影线的长短等。无论K线多复杂,都是由最后一根K线相对于前面K线的位置来判断多空双方的实力大小。
(三)应用K线组合注意的问题
尽量使用根数多的K线组合。
二、切线理论
“顺势而为,不逆势而动”——共识
(一)趋势分析
(1)趋势的定义
趋势是价格的波动方向,或者说是证券市场运动的方向。市场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直来直去,中间肯定要出现曲折,从图形上看就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折线,每个折点处就形成一个峰或谷。由这些峰和谷的相对高度,我们可以看出趋势的方向。
(2)趋势的方向
①上升方向;峰和谷都高于前面的峰和谷;一底比一底高;底部抬高
②下降方向;峰和谷都低于前面的峰和谷;一顶比一顶低;顶部降低
③水平方向,峰和谷和前面相比相同,几乎呈水平延伸。。处于水平方向的技术分析作用不大。
(3)趋势的类型
按道氏理论的分类,趋势分为3种类型。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主要趋势是趋势的主要方向,主要趋势是价格波动的大方向,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幅度大。
次要趋势是在进行主要趋势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
短暂趋势是对次要趋势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调整。短与次的关系如同次与主的关系。
它们之间最大区别:时间的长短和波动幅度的大小上的差异。主要趋势:时间最长、波动幅度最大;短暂趋势:时间最短,波动幅度最小。
(二)支撑线和压力线
1、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定义
又称抵抗线,阻止价格继续下跌或暂时阻止价格位置继续下跌的价位就是支撑线所在的位置。——买方增加,卖方减少
又称阻力线,阻止或暂时阻止价格继续上升的价格位置就是压力线所在的位置。——卖方增加,买方减少
不要产生这样的误解,认为只有在下跌行情中才有支撑线,只有在上升行情中才有压力线。
在某一价位附近之所以形成对股价运动在支撑和压力:投资者筹码分布、持有成本、投资者心理因素决定的。(如机构持仓成本附近、价位下跌一定程度、下跌到过去的最低价位区域)。常用的选择支撑线和压力线的方法是前期的高点和低点、成交密集区。
2、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
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就是阻止或暂时阻止价格向一个方向继续运动。
支撑线和压力线有被突破的可能,同时,支撑线和压力线又有彻底阻止价格按原方向变动的可能。
例如,未跌破支撑线,过后又突破下降趋势的压力线,则为下降趋势结束的信号。P259图
3、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互转化
两者能转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因素;证券市场有空头、多头、观望者(持股者、持币者)
一个支撑如果被突破,那么这个支撑将成为今后的压力;同理,一个压力被突破,这个压力将成为支撑。这说明支撑和压力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可以改变的,条件是被有效的、足够强大的价格变动所突破。怎样才能算被突破呢?一般说来,穿过支撑线或压力线越远,突破的结论越正确。
4、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确认和修正。
支撑线或压力线对当前时期影响的重要性出于对3个方面的考虑。
①价格在这个区域停留的时间的长短;
②价格在这个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
③这个支撑区域或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的远近。
价格停留的时间越长,伴随的成交量越大,离现在越近,则这个支撑或压力区域对当前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修正过程其实是对现有各个支撑线和压力线重要性的确认。
(三)趋势线和轨道线
1、趋势线
趋势线是衡量价格的趋势的,由趋势线的方向可以明确地看出价格的趋势。长期、中期、短期趋势线之分。
在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依次上升的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上升趋势线。上升趋势线起支撑作用。
在下降趋势中,将两个依次下降的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下降趋势线。下降趋势线起压力作用。
趋势线画法:连接一段时间内价格波动的高点或低点,画出一条趋势线。
确定高点和低点:两个反转的点。原始趋势线:点是一定是行情下跌转为上升的点
趋势线的确认:
①必须确实有趋势线存在②画出趋势线之后要得到第三个点的验证(趋势线被触及次数越多越有效;延续时间越长越有效。)
趋势线有两种作用:
(1)对价格今后的变动起约束作用
使价格总保持在这条趋势线的上方(上升趋势线)或下方(下降趋势线)。
(2)趋势线被突破后,趋势将反转,被突破的趋势线将起相反的作用。
2、轨道线(通道线或管道线)
基于趋势线的一种支撑压力线。在经得到趋势线后,通过第一个峰和谷可以做出这条趋势线的平行线,这条平行线就是轨道线。
与突破趋势线不同,对轨道线的突破并不是趋势反向的开始,而是趋势加速的开始,趋势线的斜率会增加。
轨道线的确认:触及的次数越多,延续的时间越长,认可程度和重要性就越高。
轨道线作用:
①股价的变动范围,让它不能变得太离谱。
②发出趋势转向的预警。如果在一次波动中未触及到轨道线,离得很远就开始掉头,这往往是趋势将要改变的信号。
先有趋势线,后有轨道线,趋势线比轨道线重要,趋势线可单独存在,轨道线不行
(四)黄金分割和百分比线
黄金分割线和百分比线的特点:水平直线(其他切线大多是斜线),他们注重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价位,而对什么时间到不关心
意大利 斐波那契 数列
①任一数字由其前两个数字之和组成②前一个数字和后一相邻数字之比趋于0.618③后一个数字和前一相邻数字之比趋于1.618④任一数字和其相邻的第二个数字比,趋于0.382
1、黄金分割线(黄金比率法)
(1)几个重要比率
0.191 0.382 0.500 0.618 0.809
1.191 1.382 1.618 1.809 2.000
(2)找到一个点,以便画黄金分割线:这个点是上升和下跌行情结束点。
利用特定比率预测行情的跌幅或涨幅:
上升行情结束时: 下跌行情的支撑=顶点价位—比率×上升幅度
下跌行情结束时: 上升行情的压力=底点价位+ 比率×下跌幅度
举例:下跌行情的最高点5000点,最低点3000点,该下跌行情已结束、正反转向上,则几个压力位为:
3000+0.191×(5000-3000)=3382 3000+0.382×(5000-3000)=37
3000+0.5×(5000-3000)=4000 3000+0.618×(5000-3000)=4136
2、百分比线 应用与黄金分割线相同,比率不同。
10个分数点位:1/8 1/4 3/8 1/2 5/8 3/4 7/8 1 1/3 2/3 用分数表示是一个习惯
(五)切线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支撑压力线有被突破的可能,切线提供了一种参考。
三、形态理论
形态理论通过研究价格所走过的轨迹,分析和挖掘出曲线所体现的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
1、价格移动的规律和两种形态类型。
(1)价格移动规律
价格的移动是由多空双方力量大小决定的。根据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可能发生的变化,可以知道价格的移动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①价格应在多空双方取得均衡的位置上下来回波动;
②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价格将寻找新的平衡位置。即,持续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寻找到新的平衡→再打破新的平衡→再寻找更新的平衡→……。
(2)价格移动的两种形态类型
价格曲线的形态分成两个大的类型:
①持续整理形态;——保持平衡(相对的,股价只要在一个范围内变动都是平衡)
②反转突破形态。——打破平衡 (刚突破一点不能算真正打破,反转突破存在着种种假突破)
2、反转突破形态——头肩形、双(三)重顶底形、圆弧形、喇叭形、V形反转
(1)头肩形态——实际股价形态中出现最多的一种形态,也是最著名最可靠的形态。
分为:头肩顶、头肩底、复合头肩形态
①头肩顶形态——一种可靠的沽出形态,一般通过连续的3次起落构成的3部分,也就是要出现3个局部的高点。
中间的高点比另外两个都高,称为“头”,左右两个相对较低的高点称为“肩”。颈线—支撑线
见图P268
只有当走到F点,即股价向下突破了颈线,才能说头肩顶成立
假头肩顶形态:
①右肩的高点比头部还高②股价最后在颈线水平回升,且回升幅度高于头部,或跌破颈线后又回到颈线上方,则需观察
头肩顶形态的特征:
(1)左肩和右肩高点大致相等,有时右肩较左肩低,即颈线向下倾斜;
(2)成交量:左肩最大,头部次之,右肩最小,呈梯形状递减;
(3)突破颈线不一定需要大成交量配合,但日后继续下跌时,成交量会放大。
当颈线被突破,反转确认后,股价大跌,从突破点算起,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实际跌幅因素很多
形态高度测算方法:从头到颈线的直线距离。
②头肩底形态 ——可靠的买进时机。
头肩顶和头肩底最大的区别:成交量。头肩顶形态完成后,向下突破颈线时,成交量不一定要放大;但头肩底形态向上突破时,若没有较大成交量出现,可靠性大为降低,甚至出现假头肩底。
③复合头肩形态:与头肩形态基本相似,只是左右肩部或者头部出现多于一次。分析意义和头肩形态类似。
(2)双重顶和双重底
双重顶和双重底就是M头和W底,这种形态在实际中出现得非常频繁。双重顶底一共出现两个顶和底,也就是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和低点。
M头形成后,有两种可能走势:①未突破颈线,演变成矩形。②突破颈线的支撑位置继续向下,出现真正的双重顶反转形态。
真正的M头形态出现,需要:①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②向下突破支撑点,颈线(突破颈线位)
双重顶底形态一旦得到确认,有测算功能,即:从突破点算起,价格将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
形态高度就是从顶点到颈线的垂直距离。
双重顶和双重底的特征:
(1)双重顶的两个高点不一定在同一水平位,两者相差少于3%就不影响形态
(2)向下突破颈线时不一定有大成交量的伴随,但日后下跌时,成交量会放大
(3)双重顶形态确认后,最后跌幅是形态高度
双重底的颈线突破时必须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否则可能是无效突破。
(3)三重顶底形态是头肩形态的变体
它是由3个一样高或一样低的顶和底组成。
形成原因是:投资者在形态为完全确定是,便急于跟进或者跳出;走势不尽人意时又急于杀出或者抢进。
应用和识别三重顶底形态主要采用识别头肩形态的方法。
与一般头肩形态的最大区别:三重顶底的颈线和顶底部连线是水平的,这使得三重顶底具有矩形的特征。比起头肩形态来说,三重顶底形态更容易演变成持续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
三重顶底的顶峰和顶峰,谷底和谷底的间隔和时间在分析时不必相等。
三重顶底的三个顶(底)的高度从左到右依次下降(上升),则会演变成直角三角形形态。
(4)圆弧形态
将价格在一段时间的顶部高点用折线连起来,得到一条类似于圆弧的弧线,覆在价格之上。将每个局部的低点连在一起也能得到一条弧线,托在价格之下。圆弧形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则是绝好的机会,它的反转深度和高度是不可测的。
圆弧形态的各种顶或底没有明显的头肩感觉,顶部和底部的地位都差不多,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
这种局面很可能是一些机构大户炒作的结果。
圆弧形态的特征:
(1)形态完成、股价反转后,行情多属爆发性,涨跌急速,持续时间也不长,中间极少出现回档或者反弹。
(2)圆弧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都是两头多,中间少。越靠近顶或底成交量越少,顶和底最少。突破后一段,相当大(3)圆弧形态形成所花时间越长,今后反转力度越强。一般应和一个头肩形态形成时间相当。
(5)喇叭形(扩大形或增大形)
一般出现在顶部,较可靠的看跌形态。由于价格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形成了越来越高的三个高点,以及越来越低的两个低点。这说明当时的市场已失去控制,完全由参与交易的公众的情绪决定。此时进入市场是很危险的。
喇叭形形成之后的下调过程中,肯定会反扑,而且反扑力度相当大,主要反扑高度不超过下跌高度的一半,下跌势头继续。
喇叭形态的特征:
(1)一般是一个下跌形态,暗示升势到头,只有少数情况会在高成交量下向上突破,才会改变其分析意义
(2)成交量,整个形成过程都会保持不规则的大成交量,否则难以构成该形态
(3)跌幅不可量度,一般跌幅会很大。
(4)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因而在投资意愿不强、气氛低沉的市道中,不可能形成。
(6)V形反转
反转速度很快的形态,较难预测。它出现在剧烈的市场动荡之中,底和顶只出现一次。V形没有试探顶和底的过程。V形反转事先没有征兆,在我国的股票市场,V形基本上是由于某些消息而引起的,而这些消息我们是不可能都提前知道的。
V形反转的重要特征:必须有大成交量的配合,且成交量在图形上是倒V形。V形是个失控形态,应用起来要小心
3、持续整理形态——三角形、矩形、旗形、楔形
股价在向一个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运行后,不再继续原趋势,而在一定区域内上下窄幅波动,等待时机继续前进。
(1)三角形态
三角形态属于持续整理形态。三角形主要分为3种——对称三角形(正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①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发生在一个大趋势进行的途中,它表示原有的趋势暂时处于休整阶段,之后还要沿着原趋势的方向继续行动。
对称三角形有两条聚拢的直线,上面的向下倾斜,起压力作用;下面的向上倾斜,起支撑作用。交点为“顶点”。
对称三角形应有6个转折点,上下两条直线的支撑压力作用才能得到验证。
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要尽早突破,突破位置一般在三角形的横向宽度的1/2至3/4的某个位置。横向宽度:顶点到底的宽度。
成交量:对称三角形成交量因越来越小的股价波动而递减,但向上突破需要大成交量的配合,向下则不必。
测算价位的方法:①突破点,横向宽度②与下面的向上倾斜线作平行线,形成轨道线
注意点:对称三角形虽然是整理形态,但有时也能在顶和底出现反转形态。
②上升三角形
不同点:上升三角形的上方阻力线并非向下,而是一条水平直线。压力不变,支撑越撑越高,可见它比对称三角形有更强的上升意识。
如果股价趋势向上,遇到上升三角形,几乎肯定今后向上突破。
如果股价趋势向下,遇到上升三角形,判断有些难,但出现在下降的末端,以看涨为主——这时,则为反转了
突破颈线位,必须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升幅同对称三角形。
③下降三角形
是看跌形态,与上升三角形相反
下降三角形的成交量一直十分低沉,突破时也不必有大成交量配合。
如果股价原来是上升趋势,遇下降三角形后,趋势难判断,但如果是上升末端,则为反转下跌
(2)矩形(箱形)
股价在两条横着的水平直线之间上下波动,做横向延伸。
成交量:开始多空积极争夺,随着时间一长,成交量减少
如果原趋势是上升,经过矩形整理,股价会突破矩形上界。如果原趋势是下降,经过矩形整理,股价会突破矩形下界。
矩形在形成过程中,极有可能演变成三重顶。所有矩形判断上有这么个容易出错的地方,一个整理,一个反转突破。
股价向上突破时,要有成交量,向下突破时不必有成交量。对与突破后的反扑,矩形上下界有阻止作用。
涨跌幅等于矩形本身的宽度。矩形形态给我们做来回短线的机会,收益可观。
(3)旗形和楔形是两个的持续整理形态
两种形态出现的频率最高。两者都是一个趋势的中途休整过程。休整之后,还要保持原来的趋势方向。它们都有明确的形态方向,并且形态方向与原有的趋势方向相反。
①旗形
旗形的形状是一上倾或下倾的平行四边形。旗形大多发生在市场极度活跃,价格的运动是剧烈的、近乎于直线上升或下降的方式的情况下。两条平行线的其中一条被突破则旗形走完。
旗形分为上升旗形(旗面上升),下降旗形(旗面下降)
突破后的高度:突破后至少走平行四边形左右两边的长度,大多数要走旗杆的高度,
注意点:
(1)旗形出现之前,应该有一个“旗杆”。这是由于价格做直线运动形成
(2)旗形时间不能太长,时间一长,保持原趋势的能力就下降了。经验表明,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3)旗形形成之前和被突破之后,成交量都很大。在旗形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从左向右逐级减少。
②楔形
如果将旗形中上倾或下倾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上倾和下倾的三角形,就会得到楔形。楔形也保持原有趋势方向的功能。
楔形分为上升楔形、下降楔形
上升楔形是股价经过一次下跌之后产生的强烈反弹,股价升至一定水平开始回落,低点越来越低,高点越来越高。
上升楔形表示一个技术性反弹渐次减弱的市况,常在跌市中的回升阶段出现,显示股价未见底,只是一次技术反弹。
下跌楔形常出现在中长期升市的回落调整阶段
与整理三角形形态的不同:楔形的三角形上下两条边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的,具有明显的倾斜
与矩形、三角形不同的地方:楔形偶尔也出现在顶部或者底部而作为反转形态。但这种情况一定出现在趋势的尾声。
与旗形不同:楔形形成花费时间长,一般需要2周以上时间。
楔形形成过程中,成交量渐次减少,在楔形形成之前和突破之后,成交量一般都很大。
4、缺口(跳空)
| 缺口类型 | 出现时机 | 缺口确认 | 对投资者的指导 | 
| 普通缺口 | 整理形态中,特别是矩形、对称三角形中 (盘整阶段,跳空也不影响股价短期走势,仍在整理形态内)  | 3日内回补;成交量很小;很少有主动参与者,缺口支撑和阻力弱 | 利用短期必补的特征,有短线机会: 向上普通缺口,抛掉点,回补接回 向下普通缺口,买进点,回补出掉  | 
| 突破缺口 | 价格急速运动,跳出原有形态 (蕴含强劲动能,预示行情发生重大变化)  | 突破时成交量大,且缺口不封闭 (量小;量大缺口短期封闭——假突破)  | 突破缺口形态确认,不论指数的升跌情况,必须马上做出买入或卖出指令,行情必向突破的纵深发展。 | 
| 持续性缺口 | 有效突破之后,急速运动途中出现的缺口,趋势持续的信号 | 缺口产生时,交易量可能不会增加(增加更好) 缺口不会在短期内被封闭  | 变动距离是突破缺口到持续缺口的距离 向上运动,买入 向下运动,卖出  | 
| 消耗性缺口 | 行情末端,股价变动结束 可能出现在突破缺口和持续缺口之后 与持续缺口区别:行情末并伴随大成交量  | 缺口是否在短期内封闭 若封闭,则确认  | 上升行情中,卖出 下跌行情中,买入  | 
(1)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形态产生不同理解。
(2)实际操作时,形态理论要求形态完成明朗之后才行动,那样就有错过机会的可能。
四、波浪理论
(一)波浪理论的形成历史及其基本思想
1、波浪理论形成的简单历史
波浪理论最初是由美国人 艾略特首先发现并应用于证券市场。20世纪70年代,柯林斯的专著《波浪理论》出版后,波浪理论才得到广泛注意。
2、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
艾略特最初发明波浪理论是受到价格上涨下跌的现象的不断重复的启发,以周期为基础的。把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指出,在一个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小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与短,都是以一种相同的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就是波浪理论的核心——8浪过程。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才能说这个周期已经结束。
除周期理论以外,还有道氏理论和弗波纳奇数列。在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中的大部分理论是与道氏理论相吻合的,所用到的数字都是来自弗波纳奇数列。
优胜之处:艾略特不仅找到股价移动的规律,而且还找到了股价移动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比道氏优胜)
(二)波浪理论的主要原理
1、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是三个方面:
(1)价格走势所形成的形态;
(2)价格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
(3)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简单地概括为:形态、比例和时间。价格的形态是最重要的。
2、波浪理论价格走势的基本形态结构
价格的上下波动也是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的。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可以分成8个小的过程,这8个小过程一结束,一次大的行动就结束了,紧接着的是另一次大的行动。第一、第三和第五浪称为上升主浪,而第二和第四浪是对第一和第三浪的调整浪。上述5浪完成后,紧接着会出现一个3浪的向下调整。a浪、b浪、c浪 ( 图P286)
波浪理论的周期的规模大小和层次的区别。每个层次的不同取法,可能会导致使用波浪理论发生混乱。可能一个主升浪只是更大8浪中的一部分。
(三)波浪理;论的应用及其注意的问题
1、波浪理论的应用
我们如果发现了一个5浪结构,而且目前处于这个5浪的末尾,我们就知道一个3浪调整即将出现。如果这个5浪结构同时又是更上一层波浪的末尾,则一个更深,更大规模的3浪结构会出现。
2、应该波浪理论注意的问题
最大不足:①应用上困难,也就是学习和掌握上的困难。
②面度同一个形态,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数法,而且都有道理
例如:一个下跌浪被当成第二浪,也能当成a浪,其结果大不相同。
理论上,8浪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主浪和调整浪的变形会产生复杂多变的形态,波浪所处的层次也会出现大浪套小浪。
波浪理论难点:浪的层次、浪的起始点。
五、量价关系理论
1、成交量与价格趋势——葛兰碧九大法则——重点
(1)价格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升的关系,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
(2)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股价随着递增的成交量而上涨,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创下新高价,继续上扬。然而,此段股价上涨的整个成交量水准却低于前一个波段上涨的成交量水准。此时股价创出新高,但量却没有突破,则此段股价涨势令人怀疑,同时也是股价趋势潜在反转信号。
(3)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原动力,原动力不足显示出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信号。
(4)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升,渐渐地,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喷发行情,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跃升暴涨;紧随着此波走势,继之而来的是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时股价急速下跌。这种现象表明涨势已到末期,上升乏力,显示出趋势有反转的迹象。
(5)股价走势因成交量的递增而上升,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并无特别暗示趋势反转的信号。
(6)在一波段的长期下跌形成谷底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没有随股价上升而递增,股价上涨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原先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当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时,是股价将要上升的信号。
(7)股价往下跌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此时随着日益放大的成交量,股价大幅度下跌;继恐慌卖出之后,预期股价可能上涨,同时恐慌卖出所创的低价,将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因此,随着恐慌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但并非一定是)空头市场的结束。
(8)股价下跌,向下突破股价形态、趋势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了大成交量,是股价下跌的信号,明确表示出下跌的趋势。
(9)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数月之后,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无力,在高位整理,无法再向上大幅上升,显示了股价在高位大幅振荡,抛压沉重,上涨遇到了强阻力,此为股价下跌的先兆,但股价并不一定必然会下跌。
2、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关系分析。
涨跌停板制度下,成交量得不到彻底地宣泄,量价关系有变化。
(1)涨停或跌停量小,将继续上扬或下降。
(2)涨停或跌停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越有利于反转。
(3)涨停或跌停关门的时间越早,次日继续原来方向的可能性越大。
(4)封住涨停或跌停的成交量越大,继续原来方向的概率越大。
此外,应该注意庄家借涨停板制度反向操作。
判断挂单虚实依据:是否频繁挂单、撤单行为,涨跌停是否经常被打开,当然成交量是否放大、
第三节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技术指标
一、技术指标方法简述
(一)技术指标法的含义与本质
1、所谓技术指标法,就是应用一定的数学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指标值,将指标值绘成图表,从定量的角度对股市进行预测的方法。这里的原始数据指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等。
2、技术指标法的本质是通过数学公式产生技术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股市的某一方面深层次的内涵,这些内涵仅仅通过原始数据是很难看出的。技术指标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克服了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极大提高了具体操作的精确度。
(二)技术指标的分类
技术指标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将常用的技术指标分为:
1、趋势型指标; 2、超买超卖型指标; 3、人气型指标; 4、大势型指标。
(三)技术指标法与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的关系
其他技术分析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分重视价格,而对成交量重视不够。然而没有成交量的分析,无疑是丢掉重要的一类信息,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将降低。
技术指标种类繁多,考虑的方面也多,人们能够想到的,都能在技术指标中得到体现。这一点是别的技术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
(四)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1、任何技术指标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应用条件,得出的结论也都有成立的前提和可能发生的意外。
2、应用一种指标容易出现错误,应使用多个具有互补性的指标,可以极大提高预测精度。
二、主要技术指标
(一)趋势指标
1、MA(移动平均) 计算方法: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
MA有5个特点。(特点)
(1)追踪趋势
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MA消除了价格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的小起伏。因此,可以认为,MA的趋势方向反映了价格波动的方向。
(2)滞后性
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调头转向的速度落后于价格的趋势。等到MA发出趋势反转信号时,价格调头的幅度已经很大了。
(3)稳定性
MA在数值上要发生比较大地改变,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
(4)助涨助跌性
当价格突破了MA曲线的时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
(5)支撑压力性
MA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对MA的突破,实际上是对支撑线或压力线的突破。
黄金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周期MA曲线从下向上穿过大参数的长周期MA曲线。
死亡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周期MA曲线从上向下穿过参数大的长周期MA曲线。当然交叉还有其他的条件。
2、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该指标是在对价格进行指数平滑的基础上进行行情的研判。
DIF和MACD由负数变成正数,与横坐标轴产生交叉,则市场属于多头市场。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突破MACD是买入信号。属于黄金交叉的范畴;在横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作获利了结。
DIF和MACD由正数变成负数,与横坐标轴产生交叉,则市场属于空头市场。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突破MACD是卖出信号,属于死亡交叉的范畴;在横轴附近,DIF向上突破MACD只能认为是反弹,作获利了结。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大的时候,应该考虑卖出: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小的时候,应该考虑买进。
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低的位置形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高的位置形成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
当BAR横轴下面的绿线缩短的时候买入,当横轴上面的红线缩短的时候卖出。
(二)超买、超卖指标
1、WMS(威廉指标)
这个指标是由拉里.威廉于1973年首创,取值的大小表示市场当前的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处的相对高度,进而指出价格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的状态。
第一,当WMS%低于80,即处于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顶,应当考虑卖出。
第二,当WMS%高于20,即处于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底,应当考虑买入。
(详细内容请参见P298)
2、KDJ(随机指标)
K指标应用法则。KD指标其实是两个技术指标和两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考虑:KD的取值的大小、KD曲线的形态、与D指标的交叉、KD指标的背离、J指标的取值大小。
(1)从KD的取值大小
KD的取值范围0~100,划分为4个区域:超买区、超卖区和徘徊区。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高抛低吸。
(2)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
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越正确。
(3)从KD指标的交叉
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黄金交叉,买入;K从上向下与D交叉为死亡交叉,卖出。对这里的KD指标交叉还附带有很多的条件。第一,交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或比较高。第二,相交的次数越多越好。第三,右侧相交比左侧相交好。
(4)从KD指标的背离
当KD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时价格还在上涨,并出现两个上升的“峰”,这就构成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与之相反,KD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两个“谷”,而价格还在继续下跌,并出现两个依次下降的“谷”,这就构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
J大于100,卖出;J小于0买入。
(5)在实际使用中,常用J线坐标。J指标常规领先于KD值显示曲线的底部和头部。J指标的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为超买,小于0为超卖。
3、RSI相对强弱指标
RSI的应用法则。
(1)不同参数的两条RSI曲线的联合使用
参数小的RSI被称为短期RSI,参数大的被称为长期RSI,当短期RSI>长期RSI,属多头市场;短期RSI<长期RSI,属空头市场。
(2)从RSI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
将0-100分成4个区域,区域的划分如:
(3)从RSI的曲线形态上判断行情
当RSI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4)从RSI与价格的背离判断行情
RSI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依次下降的两个峰,与此同时,价格所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的依次上升的两个峰,这就形成顶背离。这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底背离,应该买入。
4、乖离率(BIAS)
乖离率是描述价格与价格的移动平均线的相距的相对距离。
BIAS的原理是离得太远了就该回头,因为价格天生就有向心的趋向。另外,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也是产生这种向心作用的原因。
找到某个正数或负数,BIAS一超过这个正数,就应该考虑抛出;BIAS低于这个负数,就考虑买入。这个正数或负数与3个因素有关:第一,BIAS选择的参数的大小;第二,选择的股票类型;第三,不同的时期,分界线的高低也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参数越大,采取行动的分界线就越大。股票越活跃,选择的分界线也越大。BIAS形成从上到下的两个或多个下降的峰,而此时价格还在继续上升,则这是抛出的信号;BIAS形成从下到上的两个或多个上升的谷,而此时价格还在继续下跌,则这是买入的信号。
(四)大势趋势
1、ADL腾落指数
ADL计算每天股票上涨家数和下降家数的累积结果,与综合指数相互对比,对大势的未来进行预测
ADL的应用重在相对走势,并不看重取值的大小。ADL的取值大小是没有意义的。
ADL只适用于对大势未来走势变动的参考,不能对选择股票提出有益的帮助。
A DL与价格指数同步上升(下降),创新高(低),则可以验证大势为上升(下降)趋势,短期内反转的可能性不大。
ADL连续上涨(下跌)了很长时间,而价格指数却向相反方向下跌(上升)了很长时间,这是买进(卖出)信号,至少有反弹存在。这是背离的一种现象。
2、ADR涨跌比例指标
ADR是由股票的上涨家数和下降家数的比值,推断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出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ADR的取值范围是以1为中心。ADR取值在0.5~1.5之间是ADR处在常态的状况,多空双方都不占大的优势。超过了^DR的常态状况的上下限,市场就进入了“非”常态的状况。ADR进入“非”常态状况就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ADR上升(下降)而综合指数同步上升(或下降),则综合指数将继续上升(下降),短期反转的可能性不大。ADR上升(下降)而综合指数向反方向移动,则短期内会有反弹(回落)。这是背离现象。
3、OBOS超买超卖指标
OBOS是运用上涨和下跌的股票家数的差距对大势进行分析的技术指标。
OBOS的多空平衡位置应该是0,OBOS大于0或小于0就是多方或空方占优势。
当市场处于盘整时期时,OBOS的取值应该在0的上下来回摆动。如果是多头市场,OBOS应该是正数,并且距离0较远。同样,市场处在空头市场时,OBOS应该是负数,并且距离0较远。
同一般的规则一样,强过头了或者弱过头了就会走向反面,所以,当OBOS过分地大或过分地小时,都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当OBOS的走势与价格指数背离时,也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属于背离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