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8:29
文档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站】欣赏自然景色,聆听自然物语(26分)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自然景象出处自然物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①,。《观沧海》曹操【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②,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A.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B.④,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C.夕阳西下,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D.⑥?。《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寄愁心与明月,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丙】落日余(huī)⑧,(
推荐度:
导读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站】欣赏自然景色,聆听自然物语(26分)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自然景象出处自然物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①,。《观沧海》曹操【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②,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A.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B.④,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C.夕阳西下,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D.⑥?。《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寄愁心与明月,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丙】落日余(huī)⑧,(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站】欣赏自然景色,聆听自然物语(26分)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自然景象出处自然物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①     ,     。

《观沧海》曹操【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
②     ,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谭嗣同
A.③     ,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
B.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C.夕阳西下,⑤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D.⑥     ?     。

《次北固山下》王湾
我寄愁心与明月,⑦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李白

【丙】
落日余(huī)⑧     ,(làn)⑨     漫山花,美不(shèng)⑩     收的自然景象中酝(niàng)⑪     着各式各样的自然物语。孔子也从不断流逝的

河水中领悟到了“⑫     ,     ”的人生哲理。

(1)请在①—⑦及⑫处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古诗文名句。

(2)请根据拼音,在⑧—⑪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汉字。

(3)请在【丙】处填写恰当的自然物语。

(4)请从ABCD四句诗中,选出自然物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A

B.B

C.C

D.D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小瓯:课外的诗歌中也有许多自然景象呢,比如《淮村兵后》这首诗通过展示无人欣赏的桃花、(1)     、(2)     等景象,展现了一幅衰败萧条的画面。

       我:是啊!让我来试着分析这首诗中的自然景物所表达的自然物语吧!(3)     

【第二站】森林篝火晚会(13分)

3.《西游记》阅读。

本次篝火晚会邀请了许多《西游记》中的动物朋友,请你补全嘉宾名单。

生肖
角色(1)

     

牛魔王虎力大仙(2)

     

龙王蟒蛇精(3)

     

羊力大仙孙悟空(4)

     

哮天犬猪八戒
4.在篝火晚会上,八戒和悟空聊的不亦乐乎。

(1)猪八戒:猴哥猴哥,动物有这么多,为啥吴承恩非要把俺写成一只猪呢?

       孙悟空:呆子!吴承恩可不是凭空捏造,读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把你写成一只猪是有理由的。(试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2)猪八戒: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明白,为啥吴承恩将你设定为猴子?(试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5.“叮铃铃……”八戒的电话响,原来是沙师弟打来的。

       沙和尚:大师兄,二师兄,我也好想参加你们的篝火晚会呀!

       猪八戒:沙师弟呀!这是我们森林动物的聚会,你不是我们的村民呀!

       孙悟空:师弟别急,我有办法了,我让我的朋友想想,你最适合成为哪个动物?然后你再化身前来!(试结合具体情节选择一个最符合沙和尚形象的动物)

【第三站】有趣的动物朋友们(28分)

6.文言文阅读。

黠鼠赋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④而不得去者也。”发⑤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⑥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注:①(拊)拍。②(橐)袋子。③(嘐嘐聱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④(见闭)被关闭。⑤(发)打开。⑥(索)搜索。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拊床而止之      

②既止复作      

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④是鼠之黠也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发 而 视 之 寂 无 所 有 举 烛 而 索 中 有 死 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4)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相同评价狼亦黠矣异哉!是鼠之黠也
不同方法假寐①     

结局毙命逃脱
②从“狼”和“鼠”的不同结局中,你有什么发现?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

刘亮程

       (1)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我坐在一蓬白草下面,离鼠洞约二十米远。这是老鼠允许我接近的最近距离。再逼近半步,老鼠便会仓皇逃进洞穴,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2)老鼠洞筑在地头一个土包上,有七八个洞口。不知老鼠凭什么选择了这个较高的地势。也许是在洞穴被水淹了多少次后,知道了把洞筑在高处。但这个高它是怎样确定的?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

       (3)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4)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

       (5)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里面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

       (6)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被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

       (7)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

       (8)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9)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厮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

       (10)我终生都不会走进老鼠深深的洞穴,像个客人,打量它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老鼠应该有这样的好收成。这也是老鼠的土地。

       (11)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儿和草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味口,老鼠吃着它胃舒不舒服。

       (12)这些匆忙的抢收者,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

       (13)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

       (14)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觉到。

       (15)它们和村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而我们,几乎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也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学习任务单
老鼠的智慧①     

②     

③鼠洞设计精巧

④读完文章,我认为老鼠有

     品质。(选序号)

A.勤劳  B.奉献  C.团结

理由:     

(2)任选角度,赏析句子。

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3)小温和小瓯在微信上就本文主题进行了讨论,请阅读他们的对话,补全语音部分。

①小瓯:我觉得不能删去,因为      

②小温:从最后两段的人称变化看,我认为      

【第四站】与动物朋友的快乐时光(30分)

8.阅读下面的对话,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小瓯:“我很喜欢小动物。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小狗,它陪伴我走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小文:“我家隔壁邻居对他家的小狗可好了,天天抱着它叫‘儿子’‘宝贝’,简直比对家人还亲呢!”

       这时,小越的同桌小兴也加入了对话:“我觉得现在养狗的人太多了,小区里时常有狗跑来跑去,挺吓人的,还有一些流浪狗脏兮兮的,很是可怜。”

       对此,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

【写作提示】

       选择你认为恰当的方式写一篇文章,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但要有明确的中心,并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突出中心。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与(解析含作文范文)

【第一站】欣赏自然景色,聆听自然物语(26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余huī”写作“余晖”,“làn漫”写作“烂漫”,“美不shèng收”写作“美不胜收”,“酝niàng”写作“酝酿”。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故可用“心系友人,远方的牵挂”作为情感表达的自然物语。

(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为: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与“真想念我的家乡啊”的主题不符。

故选:B。

【解答】答案:

(1)①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②河流大野尤嫌束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⑤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⑥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⑦随君直到夜郎西

⑫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⑧晖

⑨烂

⑩胜

⑪酿

(3)示例:心系友人,远方的牵挂

(4)B

2.【分析】由这首诗的题目可知,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一场战争之后,诗中的景物无一不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境由象生”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诗歌前三句“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意思是: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满眼是迷离的春草,笼罩着雾气,黄昏里盘旋着几只乌鸦。一处处毁坏倒塌的矮墙,缭绕着废弃的水井。诗歌意象:小桃、烟草、晚鸦、败垣、故井。桃花盛开本是一幅很鲜明的画面,显示出勃勃的春的生机,但诗加上“无主”二字,就平添了凄凉与伤惨。“烟草、晚鸦、败垣、故井”则营造萧条、衰败的氛围。烟草茫茫,晓鸦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据此可提取意象:茫茫的烟草、毁坏倒塌的矮墙。

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联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后两句“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是人家”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是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侵敌(战乱)的仇恨。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战”这一主旨。

答案:

(1)茫茫的烟草

(2)毁坏倒塌的矮墙

(3)诗人通过描绘无主的花卉、无人耕种的荒田、盘旋的乌鸦等意象,写出了战争之后淮村的破败荒凉。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入侵者的仇恨。

【第二站】森林篝火晚会(13分)

3.【分析】《西游记》为明代时期吴承恩创作的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解答】本题考查《西游记》有关角色的理解。要与十二生肖有关,根据阅读积累作答。老鼠精:《西游记》之中的女妖角色,全名金鼻白毛老鼠精,又称半截观音、地涌夫人、地养夫人、姹女、老鼠精、白鼠精。有着花容月貌,所使用的兵器为一对双股剑,而且擅使遗鞋之术,在陷空山无底洞落草为妖。先前她在灵山愉食了如来佛祖的香花宝烛成精,如来差托塔天王父子将她拿住,披佛祖放过后,认李天王为父,认托三太子为兄,并在下界白己的妖洞中供设神位香火。后却没有悔过,假扮成一名受难的女子,自缚把绑在树上,骗引唐僧师徒搭救,在数次和孙悟空斗法后,最终被孙悟空请来的李天王父子和天兵缉拿回天宫。玉兔精:是《西游记》中的妖怪,原为广寒宫中捣药的玉兔,溜出宫门,逃至下界,因与广寒宫仙女素娥有隙,摄藏了素娥转世的天竺国的公主,而变成公主模样,戏哄国王。玉兔精算好唐僧路过天竺国的日子,设计搭台抛彩球,砸中了唐僧,要招唐僧为驸马,诱取唐僧的元阳,成太乙上仙。后被孙悟空识破,几番激战,玉兔精不敌,悟空正欲挥棒将其打死,太阴星君从空降临,把玉兔收走。白龙马:《西游记》中的角色。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称为“玉龙三太子”,并未提及名字,电视剧《西游记后传》将其取名为敖烈。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而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又称“八部天龙马”。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昴日星官:《西游记》中的昂日星官是二十八宿之一,住在上天的光明宫,本相是六七尺高的大公鸡。神职是“司晨啼晓”,其母是大慈大悲的毗蓝婆菩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在毒敌山琵琶洞被蝎子精困住,那妖怪异想天开,想与唐僧结为夫妻,好取圣僧的真阳之气。孙悟空、猪八戒久战难以取胜,多亏观音菩萨指点,昴日星言慷慨答应下界捉妖。等到孙悟空引诱蝎子精出洞来战,星自现出本相,变成六七尺高的大公鸡,长叫一声,妖怪现出原形,再叫一声,蝎子精一见昴日星官的本身——大公鸡,便浑身酥软,最后死于昴日星官的面前。

答案:

(1)老鼠精

(2)玉兔精

(3)白龙马

(4)昴日星官

4.【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归来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作者把猪八戒和孙悟空分别写成一猪和一只猴的原因,要根据人物外形特征,再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

(1)猪八戒不仅体形、嘴脸和猪相似,而且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在取经路上,多次想要散伙,与猪好吃懒做的性情很相似,因此作者把他设计成错投猪胎的一只猪。

(2)孙悟空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而且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孙悟空不守规矩、活泼好动、喜欢惹是生非的性情与猴子非常相似,如在如来手掌上撒尿、偷摘人参果等,因此作者把他设计成猴子的形象。

答案:

(1)猪八戒性情贪吃、懒惰,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困难时,多次想要散伙,他的性格特征和好吃懒做的猪一样,所以吴承恩把他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猪。

(2)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掌上撤尿等行为体现了他的调皮捣蛋、不懂规矩,他的性情和活泼好动的猴子一样,所以吴承恩把他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猴子。

5.【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沙僧的行为,找出和某些动物的相似之处,判断沙僧像什么动物。例如沙僧像一头老黄牛,在取经路上,沙僧总是挑着担子,从不抱怨,他憨厚老实、忠心耿耿,在取经之路上,其从来没有像悟空那样动不动因为与唐僧意见不合而出走,他一直跟在唐僧身边,照顾着师傅。

答案:

示例:沙僧最适合成为老黄牛。在和唐僧一同取经的路上,沙僧总是挑着担子,跟在最后,路上没有一句怨言。做事总是很小心翼翼、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他憨厚老实、忠心耿耿:在取经之路上,其从来没有像悟空那样动不动因为与唐僧意见不合而出走,他一直跟在唐僧身边,照顾着师傅,没有一点坏心眼。他就跟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相似。

【第三站】有趣的动物朋友们(28分)

6.【分析】参考译文:

       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奇怪。”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止:制止;

②句意: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既:已经;

③句意: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去:离开;

④句意:这只老鼠真狡猾。黠:狡猾。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故断为: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覆,倒;堕,落;虽,即使。句意为: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①结合“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可知老鼠采取的方法是:装死。

②结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一文是人战胜了狼,由屠户的识破狼诡计,到抓到时机杀狼,可知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断;本文是人被鼠糊弄,童子的言行作为,表现了对对手的不了解,及大意,导致老鼠逃脱。可知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携带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答案:

(1)①制止;②已经;③离开;④狡猾。

(2)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3)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4)①装死

②要善抓时机,行动果断;要注意不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7.【分析】本文记叙了“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发现了老鼠的智慧:把洞筑在高处、工作分工明确、鼠洞设计精巧。文章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表达出希望人类与世间万物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通读全文,找到有关老鼠的智慧的语句概括填空。第一空,根据第(3)段“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可概括为:把洞筑在高处。第二空,概括第(4)段“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可概括为:工作分工明确。第三空,关于者鼠的品质,三项可任选一项,根据文章内容说出理由即可,如,选A勤劳,根据第“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可概括为:它们分工明确,没有任何老鼠偷懒。选B“奉献”,可从“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 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可见小老鼠不顾脊背疼痛,甘愿充当搬运工具,富有奉献精神。选C团结,根据“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被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 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可知它们外运里搬井然有序,大小老鼠配合默契。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跑起来一歪一斜”,是动作描写,写老鼠跑路的姿势别扭。这两种描写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背部被磨掉了毛累得跑路也吃力的样子,表现了老鼠们为了收获粮食而分工明确,不辞劳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它们辛勤、奉献、尽职尽责工作精神的赞美。

(3)①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第(11)至(13)段,写人类没未开垦时,老鼠们在这片荒地上靠草籽儿和草杆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当我们开垦荒地,毁掉老鼠洞,种上麦子后,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老鼠和鸟都是自然的一员,它们与人类同在一个星球上,有权分享这个星球的一切物产;人类如果将地球视为自己所有,恰恰是对自然的掠夺和亵读,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这三个段落,对人类丰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鼠等野生物种的同情及对人类与自然万物存在的冲突反思,更好地表达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②本题考查人称代词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最后两个自然段,可知段中的“它们”指代老鼠、鸟类等动物,“我们”指人类。作者将“它们”与“我们”并列相举,体现了作者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由“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可知作者把动物看作与人类一样重要的物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表达出希望人类与世间万物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答案:

(1)①把洞筑在高处;②工作分工明确

示例一A理由:它们分工明确,没有任何老鼠偷懒。

示例二:B理由:小老鼠不顾脊背疼痛,甘愿充当搬运工具。

示例三:C理由:外运里搬井然有序,大小老鼠配合搬运。

(2)示例: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写出充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的背部状态与跑起来的姿态,体现出老鼠的奉献和辛劳,表达了作者对老鼠们分工明确、尽职尽责的赞赏。

(3)①作者加入人类开垦荒地、毁掉鼠洞而获得丰收的描写,表达作者对老鼠的同情及对人类与自然万物存在的冲突反思,更好表达人与自然相处主题。

②作者将“它们”和“我们”并举,“它们”指代老鼠、鸟类等动物,而“我们”指代人类,表现出作者希望双方的期望都不落空,流露出尊重动物、敬畏自然的生命意识,同时也表达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站】与动物朋友的快乐时光(30分)

8.【分析】这是篇材料作文。材料由三个人的对话组成。第一、二句表述的意思差不多,表达了养小动物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意思。第三句则从负面现象入手,说出了养狗带来的弊端。

根据前两人的对话内容,可写一篇人与宠物的记叙文。可写自己或家人养小狗、小猫、小鸟、小鸡等宠物的经历,先简要介绍宠物的基本特征,写出它的可爱之处,再详细写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体验到哪些乐趣,最后简要说明从饲养宠物得到什么启示等。

根据第三个人所说的话,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对待宠物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一方面,转变对待动物的错误观念,要把宠物当作平等的生命甚至是家人一样来对待。尊重生命,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另一方面,要有责任感,不能随意领养,更不能随意遗弃,既然选择养宠物就要关心照顾好它们。最重要的一点,还要注意社会文明公德,不能因自己饲养宠物而影响甚至伤害到他人。从以上分析中确立一种中心论点,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论证。

【解答】

遛狗之趣

      要说我平日里的乐趣,嘿嘿,那非遛狗莫属了。

      每天放学回到家,前一秒还筋疲力尽、满脸倦容的我,只要一放下沉重的书包,看见我们家的“金豆子”——一只可爱的猎狐梗,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倦意也一扫而光。“金豆子”也极力表现出许久不见主人的热情,小尾巴摇得飞快,就像开到最大挡位的汽车雨刮器。“走起!”我俯身打开狗笼,麻利地给它戴上颈圈,拉着它一溜烟儿飞奔下楼。

      一到楼下,那可真是“人欢狗悦”。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拉着“金豆子”四处飞奔。“金豆子”憋了一天,就盼着我这个小主人带它出门撒欢儿。只见它迈开矫健的步伐,不停地围着我前后奔跑,开心极了。

      跑累了,我就带着它在花园的小路上溜达,它不停地用鼻子闻闻其他狗狗留下的气味,有时会在其他狗狗留下气味的地方撒尿,宣示它的“主权”。那样子十分认真,好像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让人忍俊不禁。它还有个“癖好”——老爱找又细又高的圆柱形物体,树、电线杆……都是它宣示“主权”的地方。但每次抬腿浇“金汁”时,它又很吝啬,只施舍两三滴就扬长而去,另觅他处了!它“便便”时就更神秘了:四处找“风水宝地”,一大片草坪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走了几趟,才在一小片它认为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留下它“到此一游”的“纪念品”。我每次都帮它打扫“战场”——用提前准备好的纸巾把它的“战利品”捡起来,小家伙在一旁歪着头诧异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干什么呀?用得着这么费劲吗?这可是我的杰作呀!

      接下来就到了它最快乐的时光——找碴儿和其他狗狗打架。倘若人家的狗不理我们,我就会把“金豆子”拉到一边,可“金豆子”不依不饶,非要冲着人家大吼几声,表达愤怒:“我可不是好惹的!”如果那家的狗主人是性情中人,我就会松开狗绳,让两只狗狗一起玩耍。只见“金豆子”一会儿把人家的狗狗摁在地上耀武扬威,一会儿又被人家的狗狗压在身下,它赶紧露出肚皮,好像在说:我输了,我服了还不行吗?就这样,两只狗狗玩得不亦乐乎,直到人家带狗离开,它还眼巴巴地望着人家离去的背影,一脸的迷茫和惆怅。“臭豆子,走,我们也回家啦!”我大喊一声,它立刻恢复了活力,“汪汪汪——”欢叫着和我一起冲上楼。

      回到家,我浑身也充足了电,开始了我的“作业之旅”……有时我不禁怀疑:到底是我在遛“金豆子”,还是“金豆子”在遛我呢?

文档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站】欣赏自然景色,聆听自然物语(26分)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自然景象出处自然物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①,。《观沧海》曹操【甲】胸怀壮志,意气风发。②,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A.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乙】真想念我的家乡啊!B.④,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C.夕阳西下,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D.⑥?。《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寄愁心与明月,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丙】落日余(huī)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