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cos 4=,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
21, 233t y t x (t 为参数)。(1)求极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点P 的极坐标;
(2)若M 、N 分别为曲线C 、直线l 上的动点,求MN 的最小值。2.已知椭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4cos 312
2
22
θ
θρ+=
点21,F F 为其左,右焦点,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22
22R t t t y t x ∈⎪⎪⎩
⎪⎪⎨
⎧=+=为参数,.(1)求直线l 和曲线C 的普通方程;(2)求点21,F F 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
3.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4222
2
是参数t t y t x ⎪⎪
⎩
⎪⎪⎨
⎧+==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2πθρ+=.(1)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
(2)由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os ,
:sin ,x t C y t αα=⎧⎨=⎩
(t 为参数,0t ≠),其中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
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2:2sin C ρθ=
,曲线3:C ρθ=.(Ⅰ)求2C 与3C 交点的直角坐标;
(Ⅱ)若2C 与1C 相交于点A ,3C 与1C 相交于点B ,求AB 的最大值.5.在极坐标系中,曲线2
:sin 2cos L ρθθ=,过点αα)(,5(A
直线l ,且l 与曲线L 分别交于C B ,两点.
(1)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取与极坐标相同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曲线L 和直线
l 的普通方程;(2)求||BC 的长.
6.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
3(π曲线C 的方程为sin(22π
θρ+=;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l 经过点M .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证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并求||||MB MA ⋅的值.
7.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t t
y t
a x ,3⎩⎨
⎧=+
=.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θρcos 4=.(1)求圆C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2)若圆C 与直线l 相切,求实数a 的值.
8.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已知圆C 的圆心为),3
,2(π
半径P r ,1=在圆C 上运动。(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
(2)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极点O 为原点,以极轴为x 轴正半轴)中,若Q 为线段
OP 的中点,求点Q 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
9.已知极坐标系下曲线C 的方程为θθρsin 4cos 2+=,直线l 经过点)4,2(πP ,倾斜角3
πα=.(1)求直线l 在相应直角坐标系下的参数方程;
(2)设l 与曲线C 相交于两点B A 、,求点P 到B A 、两点的距离之积.10.已知圆1O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点A 的极坐标是(2,)π.
(1)把圆1O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参数方程,把点A 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2)点),(00y x M 在圆1O 上运动,点(,)P x y 是线段AM 的中点,求点P 运动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
1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
3,22x t y ⎧=-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θρsin 52=.(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B A ,.若点P 的坐标为)5,3(,求PA PB +与PA PB -.
12.已知B A ,两点是椭圆14
92
2=+y x 与坐标轴正半轴的两个交点.
(1)设2sin ,y αα=为参数,求椭圆的参数方程;
(2)在第一象限的椭圆弧上求一点,P 使四边形OAPB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最大值.
13.设直线l 经过点)1,1(P ,倾斜角6
πα=,(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l 与圆42
2
=+y x 相交与两点B A ,.求点P 到B A ,两点的距离的和与积.14.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3
,3(P 作倾角为α的直线l 与曲线1:22=+y x 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N M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2)求
|
|1
||1PN PM +
的取值范围.1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
⎧-=+=
t x t
y 232
5t (为参数)
。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ρθ=。
(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B A ,,若点P
的坐标为,求||||PB P A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ϕϕ
sin cos b y a x (0>>b a ,ϕ为参数),在以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2C 是圆心在极轴上,且经过极点的圆.已知曲线1C 上的点3
,
1(M 对应的参数3πϕ=
,射线3πθ=与曲线2C 交于点)3
,1(πD .(1)求曲线21,C C 的方程;(2)若点),(1θρA ,)2,(2π
θρ+
B 在曲线1
C 上,求22
2111ρρ+的值.17.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415
315x t y t ⎧
=+⎪⎪⎨
⎪=--⎪⎩
t (为参数),若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2π
θρ+
=
求直线l 被曲线C 所截的弦长.1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
⎨⎧==αα
sin cos 4y x α(为参数)上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
然后整个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最后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1C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
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中的曲线2C 的方程为,sin 4θρ=求1C 和2C 公共弦的长度.
19.经过)010(M 作直线l 交曲线C :⎩
⎨⎧==θθ
sin 2cos 2y x (θ为参数)于A 、B 两点,若MB AB MA ,,成等比数
列,求直线l 的方程.
2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C :x =-2,圆2C :()()2
2
121x y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1C ,2C 的极坐标方程;(Ⅱ)若直线3C 的极坐标方程为()4
R π
θρ=
∈,设2C 与3C 的交点为M ,N ,求MN C 2∆的面积.21.已知曲线1C :2cos 2sin x y θθ=⎧⎨=⎩,
(θ为参数),曲线2C
:1x y ⎧=+⎪⎨=⎪⎩,(t 为参数).
(1)指出21,C C 各是什么曲线,并说明1C 与2C 公共点的个数;
(2)若把21,C C 上各点的纵坐标都拉伸为原来的两倍,分别得到曲线''21,C C .写出'
'21,C C 的参数方程.1C '与2C '公共点的个数和1C 与2C 公共点的个数是否相同?说明你的理由.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练习答案
1.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 得l :033=+-y x ,则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3,3(=,设)1,33(t t P +
-,则)1,33(t t OP +-=,又a OP ⊥,则023)233(3=++
-t t ,得:32
3
=t ,
将323=
t 代入直线l 的参数方程得)343,43(-P ,化为极坐标为)3
2,23(πP 。(2)θρρθρcos 4cos 42
=⇒=,
由2
2
2
y x +=ρ及θρcos =x 得4)2(2
2
=+-y x ,
设)0,2(E ,则E 到直线l 的距离2
5=d ,则2
1
min
=
-=r d MN
。2.【解析】(Ⅰ)直线l 普通方程为2y x =-;
………………………………3分
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2
143
x y +
=.……………6分
(Ⅱ)∵1(1,0)F -,2(1,0)F ,…………………7分
∴点1F 到直线l 的距离1,2
d =
=
…………………8分
点2F 到直线l 的距离22
d ==
………………9分
∴12d d +=……………10分
3.解:(I)θθρsin 2cos 2-= ,
θρθρρsin 2cos 22-=∴,
…………(2分)02222=+-+∴y x y x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圆,
…………(3分)
即122(22(22=++-
y x ,)2
2
,22(-∴圆心直角坐标为.…………(5分)(II)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长是
6224)4(4081)242
222()2222(
2222≥++=++=-+++-t t t t t ,…………(8分)
∴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6
2…………(10分)
4.解:(Ⅰ)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022
2
=-+y y x 曲线3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0322
2
=-+x y x 联立方程组,解得).3
,3(
),0,0((Ⅱ)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0)R θαρρ=∈≠,其中0απ≤<.因此A 得到极坐标为(2sin ,)αα,B 的
极坐标为,)αα.
所以2sin AB αα=-4in()3s π
α=-,当56
πα=时,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5.【解】(Ⅰ)由题意得,点A 的直角坐标为()3,4(1分)
曲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22
=(3分)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x y (5分)
(Ⅱ)设B (11,y x )C (22,y x )
⎩⎨
⎧-==1
22x y x y 联立得0142
=+-x x 由韦达定理得421=+x x ,121=⋅x x (7分)
6.解:(1)∵点M 的直角坐标是)3,0(,直线l 倾斜角是 135,…………(1分)
∴直线l 参数方程是⎩⎨⎧+==
135
sin 3135cos t y t x ,即⎪⎪⎩
⎪⎪⎨⎧+=-=t y t x 2232
2
,………(3分)4
sin(22π
θρ+
=即2(sin cos )ρθθ=+,两边同乘以ρ得22(sin cos )ρρθρ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02222=--+y x y x ;………………(5分)
(2)⎪⎪
⎩
⎪⎪⎨⎧+=-
=t y t x 2232
代入02222=--+y x y x ,得0
3232=++t t ∵06>=∆,∴直线l 的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7分)设03232=++t t 的两个根是21t t 、,321=t t ,∴||||MB MA ⋅3||21==t t .
………………(10分)
7.解:(Ⅰ)由4cos ρθ=得2
4cos ρρθ=,…………2分结合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cos sin x y ρθρθ
=⎧⎨
=⎩得224x y x +=,即22
(2) 4.
x y -+=…………5分
(Ⅱ)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a t y t
⎧=⎪⎨=⎪⎩为参数
化为普通方程,得,0x a -=.…………7分
结合圆C 与直线l
2=,解得26a =-或.
8.解:(Ⅰ)设圆上任一点坐标为),(θρ,由余弦定理得3
cos(22212
2
2
πθρρ-
⋅-+=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03)3
cos(42
=+-
-π
θρρ…………………(5分)(Ⅱ)设),(y x Q 则)2,2(y x P ,P 在圆上,则Q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4
123(21(22=-+-y x …………………(10分)
9.解:(Ⅰ)圆的标准方程为2
2
16
x y +=……2分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cos 3
2sin 3x t y t ππ
⎧=+⎪⎪⎨⎪=+⎪⎩
,即12222x t y ⎧=+⎪⎪⎨⎪=+⎪⎩(t 为参数)
……5分
(Ⅱ)把直线的方程12222
x t y ⎧=+⎪⎪⎨⎪=+⎪⎩代入22
16x y +=,
得22
1(2)(2)1622
t +
++=
,21)80t t ++-=……8分
所以128t t =-,即=8
PA PB ⋅……10分.
10.【解】(Ⅰ)由4cos ρθ=得2
4cos ρρθ=,将cos x ρθ=,2
2
2
x y ρ=+代入可得
224x y x +=.圆1O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22(2)4x y -+=,
圆1O 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可写为22cos ,
2sin .
x y αα=+⎧⎨
=⎩点A 的极坐标是(2,)π,
由cos x ρθ=,sin y ρθ=知点A 的直角坐标为(-2,0).
(Ⅱ)点M(x y 00,)在圆1O 上运动,所0022cos ,
2sin .
x y αα=+⎧⎨
=⎩点(,)P x y 是线段AM 的中点,所以02222cos cos 22
x x α
α-+-++=
==,
0002sin sin 22
y y α
α++=
==,所以,点P 运动轨迹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是cos ,sin .
x y αα=⎧⎨
=⎩即点P 运动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是2
2
1x y +=.
11.解:(Ⅰ)由ρ=
sin θ,得ρ2=
2sin θ,∴x 2+y 2=
,所以5)5(5)552(2
2
2
2
=-+⇒=+-+y x y y x .
(Ⅱ)直线的一般方程为03553=-+-⇔-=-y x y x ,容易知道P 在直线上,又5)55(32
2
>-+,所以P 在圆外,联立圆与直线方程可以得到:)25,1(),15,2(--B A ,所以|PA|+|PB|=|AB|+2|PA|=23222=+.
同理,可得PA PB -=
.
12.解:(1)把2sin y α=代入椭圆方程,得224sin 194
x α
+=,
于是
()22291sin 9cos x αα=-=,即
3cos x α=±………………(3分)
由参数α的任意性,可取3cos x α=,
因此,椭圆1492
2=+y x 的参数方程是3cos 2sin x y αα
=⎧⎨=⎩(α为参数)………(5分)(2)由椭圆的参数方程,设()3cos ,2sin 02P πααα⎛
⎫<< ⎪⎝
⎭
易知A(3,0),B(0,2),连接OP
,
1132sin 23cos 224OAPB OAP OBP S S S πααα∆∆⎛
⎫=+=⨯⨯+⨯⨯=+ ⎪⎝⎭……(9分)
当4π
α=
,即322P ⎛ ⎝时,……………………………(11分)(
)max OAPB S =………………………………(12分)
13.解:(Ⅰ)依题意得,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t y t x 21123
1①4分
(Ⅱ)由①代入圆的方程42
2=+y x 得
02)13(2=-++t t ….………………6分
由t 的几何意义21,t PB t P A ==,因为点P 在圆内,这个方程必有两个实根,所以
2
),13(2121-=+-=+t t t t ……………………8分
21221214)(t t t t t t PB P A -+=-=+=8)13(2++=3212+………10分
221=∙=∙t t PB P A ………12分14.解:(Ⅰ)⎪⎪⎩⎪⎪⎨
⎧+=+=ααsin 23cos 2
3t y t x t (为参数)……………4分
(Ⅱ)⎪⎪⎩
⎪⎪⎨
⎧+=+=ααsin 23cos 2
3t y t x t (为参数)代入122=+y x ,得
02)sin 3cos 3(2
=+++t t αα,
3
6
)6
sin(0>
+
⇒>∆π
α(
]
3
,26
sin(32)sin 3cos 3(1111212121∈+=+=+=+=+παααt t t t t t PN PM 10分
15.解:
(1)由ρθ=
得2
2
0,x y +-=
即2
2
( 5.x y +=-----3分(2)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得22
22(3))522
t t -
+=
即240,t -+=由
于24420∆=-⨯=>,设12,t t 是上述方程的两实根,
所以12124
t t l P t t ⎧+=⎪⎨=⎪⎩又直线过点故由上式及t 的几何意义得:
|PA |+|PB |=12|t |+|t |=12t +t
=分
16.解:(I)将)23,1(M 及对应的参数3πϕ=,代入⎩⎨
⎧==ϕϕsin cos b y a x ,得⎪⎪⎩⎪⎪⎨⎧
==3sin
2
33cos 1ππb a ,即⎩⎨⎧==12b a ,
所以曲线1C 的方程为⎩⎨⎧==ϕ
ϕsin cos 2y x (ϕ为参数),或122
=+y x .设圆2C 的半径为R ,由题意,圆2C 的方程为θρcos 2R =,(或2
2
2
)(R y R x =+-).将点),
1(πD 代入θρcos 2R =,得cos 21π
R =,即1=R .(或由),
1(π
D ,得23,21(D ,代入222)(R y R x =+-,得1=R ),
所以曲线2C 的方程为θρcos 2=,或1)1(2
2
=+-y x .(II)因为点),(1θρA ,2
,(2π
θρ+
B 在在曲线1
C 上,所以
1sin cos 221221=+θρθρ,1cos sin 22
2222=+θρθρ,所以45)cos 4sin ()sin 4cos (1
1
222
222
21=+++=+θθθθρρ.17.【解析】:将方程415
315x t y t
⎧=+⎪⎪⎨⎪=--⎪⎩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得,3x+4y+1=0,………3分
将方程ρ
cos(θ+
4
π
)化为普通方程得,x 2+y 2-x+y=0,……………6分它表示圆心为(
12,-12
),半径为2
的圆,…………………………9分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
10
,……………………………10分弦长为
275
=.……………………12分18.解:曲线⎩⎨⎧==αsin y α
cos x 4(α为参数)上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得到⎩
⎨⎧==αy α
x sin cos 2,
然后整个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
⎨⎧=+=α
y αx sin 1
cos 2,
最后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
⎨⎧=+=αy αx sin 21
cos 2,
所以1C 为4)1(2
2
=+-y x ,又2C 为θρsin 4=,即y y x 42
2
=+,
1C ∴和2C 公共弦所在直线为,0342=+-y x )0,1(∴到0342=+-y x 距离为∴,25
公共弦长为114
542=-.19.解:直线l 的参数方程:⎩⎨⎧=+=α
α
sin cos 10t y t x (t 为参数),…………①
曲线C :⎩⎨
⎧==θ
θsin 2cos 2y x 化为普通方程为42
2=+y x ,…………②
将①代入②整理得:06)cos 10(22=++t t α,设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21,t t ,
⎩⎨
⎧==+6
cos 102-2121t t t t α,由MB AB MA ,,成等比数列得:212
21)t -(t t t =,624-cos 402=∴α,23cos ±
=α,3
3
±=k ,直线l 的方程为:103+±=y x 20.解:(Ⅰ),
sin ,cos θρθρ==y x 1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cos C -=θρ的极坐标方程为0
4sin 4cos 22=+--θρθρρ(Ⅱ)将4
πθ=
代入04sin 4cos 22=+--θρθρρ,得,04232
=+-ρρ解得2,2221==ρρ,221=-=∴ρρMN 2C 的半径为.2
145sin 1221,12=⨯⨯⨯=
∴∆ MN C S 21.解:(1)C 1是圆,C 2是直线.C 1的普通方程为2
2
x y 4+=,圆心C 1(0,0),半径r=2.C 2的普通方程为x-y-1=0.因为圆心C 1到直线x-y+1=0
的距离为22
<,所以C 2与C 1有两个公共点.
(2)拉伸后的参数方程分别为C 1′:2cos 4sin x y θθ=⎧⎨=⎩,θ为参数);C 2
′:1x y ⎧=+⎪⎨=⎪⎩,
(t 为参数)
化为普通方程为:C 1′:
22
1416
x y +=,C 2′:22x y =+
联立消元得2
2230x x --=其判别式028)3(244>=-⨯⨯-=∆,
所以压缩后的直线C 2′与椭圆C 1′仍然有两个公共点,和C 1与C 2公共点个数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