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一)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002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目标和方向“到2010 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 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 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 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该决定也着重指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2011 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特别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使命、内涵、要求等。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不足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供求矛盾凸现的时候,既是职业教育院校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职业教育院校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解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需求为目标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的时机,谁解决得好,谁就能在需要发展和供给适应过程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职业院校应加强训练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应系统的将专业所涉及的各岗位的操作方法、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毕业生工作后的适应能力。
二、调研目的意义
开展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中医康复保健岗位设备配置情况及课程设置建议,把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发展方向,为确定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建立与中医康复保健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等提供依据,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过硬职业技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康复组织等服务岗位的从事中医康复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一)调研对象、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调研走访、开小型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我们根据行业的不同,并考虑到各种专业的代表性,抽样选取了各级医院(按摩科、理疗科、康复科)、美容院、推拿诊所、足道馆、及其综合保健场所(包括宾馆饭店、疗养院、保健会所等)的员工与管理人员为调研对象。
共收回调查问卷172 份。
(二)调研内容
1.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2.从业范围
3.岗位职责要求
4.任职要求
5.课程设置
6.职业综合能力
二、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一)社会需求不断增加
现代康复医学从上世纪80 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来,康复医疗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在临床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等,而这些病人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如何提高存活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最终能重返工作或学习岗位,是康复治疗工作的主要任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目前60 岁以上老年人约有1.78 亿,其中8000 多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康复保健服务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交通等的日益发达, 各种意外事故不断增多,再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伤残人员呈增多态势。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8296 万残疾人,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000 万,每年因车祸、疾病等原因导致新增加的残疾人数量达100 多万。提高伤残者的生存质量,最终能重返社会,也是康复治疗工作的主要任务。
此外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心理精神障碍人数不断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康复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从以上诸方面可见,社会对康复治疗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二)人才缺口急待解决
目前国内除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建有康复医院以外,在内地大多数医院,包括不少三级医院,由于缺乏真正的现代康复医务工作者,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所开设的业务仅为理疗、针灸推拿等,而现代康复治疗的项目都未开展。与康复治疗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复治疗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 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 多人。我国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仅为700 名。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平均为70 人/10 万人,而我国只有0.4 人/10 万人口,照此计算,我国目前尚缺康复技术人员约90 万人。在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康复专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建军教授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将出现井喷现象” 。国家计划到2015 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到2015 年,中国至少需要35 万名康复技术人才”。由此可见,我国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作为拥有60 余万人口的曲阜市而言,专门从事康复治疗、保健推拿、中医美容的人数则更显不足。
三、调研的结果
(一)康复保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山东的地缘优势
21 世纪是人类热心追求健康的世纪,在这追求健康的世纪里,所有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科学生活、保障健康的医疗卫生手段,都将得到充分利用,并在充分运用中不断完善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人类健康现状堪忧。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5%,75%和20%。健康事业将成为21 世纪的龙头行业,也将是专业人才最挚手可热的时代。针灸推拿是中医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必将大放光彩,被世人所接受推崇。随着我国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及社会日趋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人们将有一个新的生活概念和新的保健需求观念,而追求一个健康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环境,是适应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快节奏的需要,中医保健推拿对解除精神疲劳、放松肌体,增强免役力,特别对多种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康复保健效果。正因如此,保健推拿做为一种绿色保健,近年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将逐渐取代其他保健方法,其位居行业之首,市场潜力极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该行业的服务人员不足100 万人,按国家劳动部门和有关方面测算,我国每1000 人需有5 名左右专业保健按摩师,共需要800 万名按摩师,这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规范这个市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推拿按摩人才加入其中。所以就业的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宏大。就山东保健按摩行业而言,人才缺口就高达70%。据了解,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后成为合格的保健按摩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百分之百都能够就业。
(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用人单位三级医院2 家,二级医院5 家,社区医院2 家,保健中心4 家,美容院5 家,足道馆3 家,统计调查问卷172 份,并经过选择,共纳入有效统计120 份。所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如下:
所调查人员中,职务为技术人员者116 人,管理人员4 人;男性82 人(68.3%),女性38 人(31.7%),男女比例为2.2:1;年龄范围:20 岁以下22 人(18.3%),20—25 岁28 人(23.3%)26—30 岁36 人(30.0%)31—35 岁26 人(21.7%)35 岁以上8 人(6.7%)见表1;工作年限:最短3 个月,最长35 年,平均6.41 年,其中3 年以下52 人占(43.3%)3—5 年28 人占(23.3%)。5—10 年24 人占(20%)10—20 年12 人占(10%)20 年以上4 人占(3.3%)。
| 表1 受调查人员构成比(人,%) | ||||||
| 年龄范围 | <20 岁 | 20—25 岁 | 26—30 岁 | 31—35 岁 | >35 岁 | 合计 |
| 人数 | 22 | 28 | 36 | 26 | 8 | 120 |
| 百分比 | 18.3 | 23.3 | 30.0 | 21.7 | 6.7 | 100 |
医院人员共98 人(81.7%),其中按摩科80 人,康复科12 人,康复理疗中心4 人,针灸科2人;保健中心共8 人(6.7%);美容院8 人(6.7%);足道馆6 人(4.9%)。
(四)岗位职责
1.核心职责
| 表2 岗位核心职责(人,%) | |||||||||
| 核心职责 | 局部 推拿 | 全身 保健 | 拔罐 | 足疗 | 针灸 | 刮痧 | 美容 美体 | 芳香治疗 | 其它 |
| 人数 | 54 | 46 | 24 | 22 | 20 | 16 | 4 | 2 | 2 |
| 百分比% (总数120 人) | 45.0 | 38.3 | 20.0 | 18.3 | 16.7 | 13.3 | 3.3 | 1.7 | 1.7 |
2.常规职责
常规职责中调查了工作室卫生、设备清洁、设备维护、推销产品、客户接待、信息咨询等项目,选择不分排名,可单选或多选。结果显示:20%的从业人员选择工作室卫生、设备清洁、设备维护为日常常规职责,15%的从业人员选择推销产品、客户接待、信息咨询是日常常规职责。
| 表3 岗位常规职责(人,%) | ||||||
| 常规职责 | 工作室 卫生 | 设备清洁 | 设备维护 | 推销产品 | 客户接待 | 信息咨询 |
| 人数 | 32 | 30 | 26 | 22 | 18 | 12 |
| 百分比 % (总数120 人) | 26.7 | 25.0 | 21.7 | 18.3 | 15.0 | 10.0 |
1.学历要求
以上构成比显示结果,受调查人中一般具有中专(职高)或大专(高职)学历,共占85%左右。
初中以下的只有1 人,本科以上者16 人,并且调查中发现一般具有继续考取高一级学历的趋势。
| 表4 学历要求(人,%) | |||||
| 学历要求 | 初中及以下 | 中专或职高 | 大专或高职 | 本科及以上 | 合计 |
| 人次 | 2 | 58 | 44 | 16 | 120 |
| 百分比 | 1.7 | 48.3 | 36.7 | 13.3 | 100 |
本次共调查了岗位需要的上岗证书及其级别,其种类较多,包括保健按摩师、反射疗法师、针灸推拿师、芳香保健师、美容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助理医师等。一般所需要的级别为中级或高级,其中初级证书占16.7%,中级证书占37.8%,高级证书占38.0%,技师级证书占8.5%。
(六)课程设置
1.基础知识
调查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有心理基础与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其中多数人认为人际沟通、社交礼仪、法律常识比较重要。
| 表5 基础文化知识(人,%) | |||||||
| 基础知识 | 数学 | 语文 | 英语 | 计算机 | 社交 礼仪 | 心理 与沟通 | 法律 常识 |
| 人数 | 24 | 30 | 32 | 28 | 50 | 52 | 38 |
| 百分比 % (总数120 人) | 20 | 25 | 26.7 | 23.3 | 41.7 | 43.3 | 31.7 |
以上构成比显示结果,受调查120 人者中多数人认为经络腧穴、解剖生理、中医常识、临床常见病在完成岗位职责中比较重要,其选择率分别占前四位,而选择中药方剂、中成药、中医养生、食疗学的选择率则较低,详见表6、图4:
| 表6 专业基础知识(人,%) | ||||||||
| 专业基础 知识 | 经络 腧穴 | 中医 常识 | 解剖 生理 | 临床 常见病 | 中药 方剂 | 中医 养生 | 中成药 | 食疗学 |
| 人数 | 104 | 104 | 100 | 80 | 52 | 52 | 48 | 8 |
| 百分比 % (总数120 人) | 86.7 | 86.7 | 83.3 | 66.7 | 43.3 | 43.3 | 40.0 | 6.7 |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认为推拿手法、推拿治疗、针灸、足疗、拔罐、刮痧在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中均非常重要,并且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和针灸,详见表7、图5:
| 表7 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人次,%) | ||||||||
| 专业技能 | 推拿 手法 | 推拿 治疗 | 针灸 | 足疗 | 拔罐 | 刮痧 | 放血 疗法 | 美容 技术 |
| 人次 | 114 | 98 | 76 | 70 | 68 | 60 | 50 | 14 |
| 百分比 % (总数120 人) | 95.0 | 81.7 | 63.3 | 58.3 | 56.7 | 50.0 | 41.7 | 11.7 |
本次调查,对岗位所需的13 项职业综合能力进行调查,按照低、较低、一般、较高、高5 个层次选择,为了统计方便,分别设计分数为:低(1 分)、较低(2 分)、一般(3 分)、较高(4分)、高(5 分),统计结果如下:
总体均数为4.14±0.8,表明所需综合能力要求为较高以上。各项能力重要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1.与人合作、2.业务实施、3.与人交流、4.语言表达、5.解决问题、6.理解判断、7.自我学习、8.文字表达、9.业务开拓、10 决策、11.信息处理、12.数字应用、13.组织协调,详见表8:
| 表8 职业综合能力分数 | |||||||||||||
| 综合能力 | 与人 合作 | 业务实施 | 与人交流 | 语言表达 | 解决问题 | 理解判断 | 自我 学习 | 文字 表达 | 业务开拓 | 决策 | 信息处理 | 数字应用 | 组织协调 |
| 平均分 | 4.43±0.6 | 4.40±0.6 | 4.40±0.6 | 4.37±0.5 | 4.37±0.7 | 4.30±0.6 | 4.17±0.6 | 4.13±0.9 | 4.10±0.8 | 3.87±1.0 | 3.87±0.9 | 3.73±0.9 | 3.67±0.8 |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职业素质、有法律意识、懂得服务礼仪,具备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保健推拿专业各项技能,能在各类康复保健行业从事保健推拿康复等医疗或服务性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岗位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 岗位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 |||
| 职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 建议开设课程 |
| 综合医院 推拿科 | 推拿治疗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临床常见病知识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学基本理论,掌握全面的推拿手法技能,具有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实施推拿治疗的能力。 3.具有规范、熟练的保健推拿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医院推拿科岗位工作。 4.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5.能够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 | 推拿手法学 推拿练功 |
| 病员接待 | 推拿治疗学 | ||
| 工作室卫 | 解剖生理学 | ||
| 中医基础学 | |||
| 临床常见病 | |||
| 经络腧穴学 | |||
| 社交礼仪 | |||
| 职业道德 病理学 免疫学 | |||
| 综合医院 康复理疗 科 | 推拿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康复医学知识临床常见病知识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学基本理论,掌握全面的推拿手法技能,具有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实施推拿治疗的能力。 3.具备正确应用理疗设备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康复理疗科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5.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6.能够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 | 推拿手法学 |
| 针灸 | 推拿治疗学 | ||
| 理疗 | 解剖生理学 | ||
| 病员接待 | |||
| 中医基础学 | |||
| 设备维护 | 临床常见病 | ||
| 经络腧穴学 | |||
| 设备清洁 | 康复治疗技术 | ||
| 刺灸学 | |||
| 社交礼仪 | |||
| 康复医学概论 | |||
| 康复评定学 | |||
| 常见疾病康复学 | |||
| 社区医院 | 推拿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康复医学知识临床常见病知识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学、针灸学基本理论,掌握全面的推拿手法技能,刺灸、拔罐、刮痧技能,具有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实施针灸推拿治疗的能力。 3.具备正确应用理疗设备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5.能够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 6.具有运用科学的保健养生方法指导社区保健、家庭保健及不同人群保健的能力。 | 推拿手法学 |
| 针灸 | 推拿治疗学 | ||
| 理疗 | 解剖生理学 | ||
| 病员接待 | |||
| 设备维护 | 中医基础学 | ||
| 特色疗法 | |||
| 设备清洁 | 经络腧穴学 | ||
| 康复治疗技术 | |||
| 刺灸学 | |||
| 中医康复学 食疗学 社交礼仪 职业道德 推拿练功 免疫学 | |||
| 足道馆 | 保健推拿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临 床常见病知识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推拿手法基本理论,掌握全面的推拿手法技能,足 底按摩技能,具有初步诊断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实施推 拿治疗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服务礼仪、心理调节能力,人际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5.能够解答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相关疑问。 | 推拿手法学 |
| 足疗 | 推拿治疗学 | ||
| 客户接待 | 解剖生理学 | ||
| 工作室卫生 | 中医基础学 | ||
| 信息咨询 | 临床常见病 | ||
| 设备维护 | 经络腧穴学 | ||
| 特色疗法 食疗学 社交礼仪 职业道德 推拿练功 | |||
| 美容院 | 美容服务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中 医美容学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美容美体推拿手法、具备刺灸、拔罐、刮痧技能, 完成美容美体减肥服务。 4.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服务礼仪、心理调节能力,人际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5.能够解答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相关疑问。 | 推拿手法学 |
| 美体服务 | 美容适用技术 | ||
| 减肥 | 解剖生理学 | ||
| 客户接待 | 特色疗法 | ||
| 信息咨询 | 经络腧穴学 | ||
| 产品推销 | 中医美容学 | ||
| 食疗学 社交礼仪 职业道德 |
| 保健中心 | 保健推拿 |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学本知识、中医美容学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推拿手法基本理论,掌握全面的推拿手法技能,全 身保健按摩、足底按摩技能。 2.掌握美容美体推拿手法、具备刺灸、拔罐、刮痧技能, 完成美容美体减肥服务。 4. 具有良好的服务品质、服务礼仪、心理调节能力,人际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5.能够解答客户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疑问。 | 推拿手法学 |
| 信息咨询 | 推拿治疗学 | ||
| 客户接待 | 解剖生理学 | ||
| 美容美体 | 中医基础学 | ||
| 减肥、足疗 | 临床常见病 | ||
| 经络腧穴学 | |||
| 工作室 卫生 | 康复治疗技术 | ||
| 刺灸学 | |||
| 社交礼仪 康复评定学 常见疾病康复学 |
专业方向课:康复治疗方向设中医康复学、常见疾病康复学,保健推拿方向设特色疗法、推拿练功学,中医美容方向设美容实用技术、中医美容学。
(二)综合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 综合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表 | |
| 综合职业能力 | 文化基础课程 |
| 语言表达 文字表达 理解判断 | 语文应用基础 |
| 数字应用 | 数学应用基础 |
| 语言表达 | 英语 |
| 信息处理 | 信息技术基础 |
| 与人交流 | 心理基础与人际沟通 |
| 自我学习 | 职业生涯规划 |
| 解决问题 | 哲学与人生基础 |
| 业务实施 业务开拓 决策 组织协调 与人合作 | 在学习和实训、毕业实习过程中, 不断具备和提高 |
三、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建议
本专业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包括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针灸科医师、芳香保健师、中医美容师、中医刮痧师、康复理疗师等。一般所需要的级别为中级或高级,由于本专业建议开设的课程基本满足各类考证需求,鼓励学生尽量多考取几类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建议在学生毕业前开设专门的相应考证辅导课程,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四、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本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康复保健、康复教育培训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医疗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康复治疗技能,主要从事中医康复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规模较大的康复机构合作,联系一批长期稳定可开展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推行早期接触企业,加强院校深度融合。主要合作内容包括:
1.聘请行业权威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2.结合中医康复保健岗位需求情况,将课堂搬进医院现场教学,由合作医院提供顶岗实习条件,或在校内建设的仿真实训室,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从巩固已有实训基地, 挖掘医院在接纳顶岗实习方面潜力,确定各医院顶岗实习岗位、计划方案等,同时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体系的育人环境。
(三)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要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中医康复保健课程体系。
(四)建立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或培养、择优招聘等方式有计划、分步骤的采用行业进修与考察进修结合、学历提升与技能培训结合, 培养一批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通过聘任康复行业资深专家,完善优化队伍结构, 逐步建立一支较为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兼职教学人才梯队。
(五)建设融专业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临床服务于一体的康复针灸按摩保健中心在学校附院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与运行制度,建设多功能的康复针灸按摩保健中心,一方面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为社会进行教育培训专业人才,还为社会提供各种康复治疗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2016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