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届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9:32
文档

2015届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湖北省襄阳市一中张利宝【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
推荐度:
导读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湖北省襄阳市一中张利宝【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    张利宝

【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的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主观题答题规范要求】

文综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

一、读题要规范:

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引言(题引)。

文综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心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举1: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这道题即一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2、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例举1:(2011·福建文综·38)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考查顾炎武对郡县制的观点,所引用材料出自顾炎武《郡县论》,我们据此可以判定,材料所言为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相关内容。

二、审题要规范:

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文综考试因为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所以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二没有认真的审题,没有认真的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打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只有在平时考试当中注意审题的规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审题要做到四大要求:

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4、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

例举1:(2012·天津文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对这一问题大家容易忽视限定词:

限定一:时间:春秋战国;

限定二: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联系春秋战国诸之百家思想史实)

限定三:答题角度:一是政治根源,二是经济根源(如只从一个角度回答问题将至少失分一半以上)

答题要求:一是结合史实说明效果,答题方法上要做到史论结合;

三、答题思路要规范

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1、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2012·天津文综·12)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2、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历史学科,也就不可能对任何历史问题作答了。

3、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4、其他答题基本思路:

(1)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2)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3)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四、卷面要规范:

现在高考普遍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对大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大家在卷面呈现上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卷面呈现上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要规范:尽量认真书写,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此外字尽量要大一点;

2、序号化、提示化、段落化:平时考试中,大家担心答不到得分点上,所以写了大量的文字。应该说,多答是应当提倡的,但是要由两个基本的保障:一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无法完成题目和分析题目,二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卷面极乱,“淹没了”关键信息;三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要多但不是在一个店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为确保卷面整洁,提倡大家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做到以上“三化”。

3、语言表述学科化、准确化。高考阅卷采用“按点得分”原则,即有相关得分点给分,所以要尽量避免“大白话”,应当用相关的学科语言、书面语答题。

文档

2015届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规范与技巧湖北省襄阳市一中张利宝【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