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谷一小 张瑞琴
掐指一算,从事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有好几年了,如何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几乎成了我的一块“心病”,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给我们的实际阅读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真正的课堂教学轻松、有趣。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总结以下几点:
一、以兴趣奠基,激趣质疑。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因此,在四十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同时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继而把课堂交给孩子们,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一种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一旦提升,孩子们提的问题犹如泉水般涌出来,同时他们还会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那么,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尝”到了学习的甜果会很有成就感,甚至有些精彩片断会难以忘却。
现在我校推行“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一改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让他们积极参与提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积极合作寻找最为准确的答案,真乃乐不思疲也。
二、以学生为本,授之以渔。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深知我们的任务是把课堂交给孩子们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
1.导读
导读就是教师在孩子们自由阅读前的指导。其实有句话叫“触类旁通”,我很有感触。比如,我借鉴语文阅读导读这一环节即: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或其他介绍,这样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且可以激发他们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四年级英语上学期Unit 2的Story time中主要是讲rabbit很瘦但是球技高超,射进了好几个球,之前动物们都不敢相信,他就是他们的体育老师这么一个故事。我先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关于足球的知识,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然后再让学生们自己阅读,他们对于story time中所讲的故事还真的是很容易理解,基本能说出个“梗概”。
2.跳读
跳读是由阅读目标所决定的。在进行跳读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跳过个别生词,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抓住关键单词来帮助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学期Let’s read and write这一环节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阅读任务即课后习题,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全篇,对于个别生词让学生忽略,抓住关健字(favourite,apples,carrotjuice,tasty,
sour,vegetables)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果学生们个个举手,课堂气氛非常浓。
4.猜读。
猜读是英语学习中语言运用,交际的一种重要能力。孩子们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单词或词组,此时,要教会孩子们“猜”,使他们学会利用生词的上下文去寻找信息来猜测生词的意思,实际上下文的阅读篇章往往是上文或整段短文的重要信息,对整段意思的理解又反过来为学习生词提供了整体背景。在整个读的环节中,孩子们都是学习的主体,此时他们为自己能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自豪,从而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
高年级的《story time》和《let’s read》,都是一定篇幅的英语情景对话和小短文,相当多的孩子们都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与同学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我在《story time》环节的教学中,通常请孩子们根据图画结合英语信息读一读故事,组织小组活动,对于出现的生词,鼓励他们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大胆发言,参与表演,置身于情境中。
《let’s read》环节的教学中,我常常是这样做的:
1、鼓励孩子们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通;
2、鼓励孩子们根据上下文大胆地猜测,不懂的画上记号;
3、当有人提问时,我适时地把问题抛向全班,看谁能帮助自己的伙伴解决困难?此时孩子们常常跃跃一试,Let me try的要求声遍布教室里的每个角落,全班的积极性显然被调动起来了。
4、扫除学习障碍后,分组合作阅读。在课堂上采用合作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极大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及参与意识。
四、以图导思,丰富想象。
图片是非常直观的教具,所以利用图片开展阅读教学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段之一。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预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通常是这样做的:根据故事制作相关的系列图画→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展示第一幅图,组织学生根据图画用英语进行对故事的发展进行预测、想象。法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有时我会根据学生情况或故事特点,只提供两幅开始的图画并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画对故事的细节进行想象,或只给出第一或最后一幅,组织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想象。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合理地去想象,鼓励他们放开种种束缚,敢于奇思妙想,放飞学生之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乐于在思维的天地里翱翔。
学无止境,阅读理解也无止境。要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体现当代教学模式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