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呕血、黑便:
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口渴、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患者排便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的浓度升高,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升高,3-4日后恢复正常。
急救措施:
迅速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输血,根据患者失血量和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必要时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去甲肾上腺素4~8mg+100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咪替丁、垂体后叶素等。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
(3)胃内降温止血法 用冷盐水反复洗胃。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出血活动期禁食。
出血停止后的饮食
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患者 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流食和水温不宜过热,以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
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出血停止24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食物(如:花生、苹果、瓜子、核桃、鱼和排骨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粘膜而再次出血。
活动:
(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侧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2)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
(3)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复查:
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随时复查。
其他注意事项:
1、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的刺激,以减少出血,促进止血。
2、出血应卧床休息,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吸入气道。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4、插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积极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5、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如避免过度疲劳,控制饮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