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第7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9:08
文档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第7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章主要介绍了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方法和评价,从考试题型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目都会考核,主观题考点是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和简要分析。本章考点:1.盈利能力分析的含义与内容2.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3.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4.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5.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本章重点难点: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影响企业能力的各项因素的理解。本章具体内容:第一节盈利能力分析概述盈利能力又称为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
推荐度:
导读第七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章主要介绍了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方法和评价,从考试题型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目都会考核,主观题考点是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和简要分析。本章考点:1.盈利能力分析的含义与内容2.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3.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4.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5.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本章重点难点: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影响企业能力的各项因素的理解。本章具体内容:第一节盈利能力分析概述盈利能力又称为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本章主要介绍了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方法和评价,从考试题型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目都会考核,主观题考点是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和简要分析。

  

  本章考点:

  1.盈利能力分析的含义与内容

  2.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3.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4.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5.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

  本章重点难点:

  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影响企业能力的各项因素的理解。

  本章具体内容: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盈利能力又称为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保证。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含义

  大纲要求:

  识记:企业盈利能力的含义;

  盈利能力分析目的

  理解:盈利能力的相对性

  具体内容:

  1.企业盈利能力的含义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盈利的能力,是决定企业最终盈利状况的根本因素,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对于企业的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来说,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2.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1)从企业管理者角度:盈利能力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的升迁、收入;也是管理者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方法的突破口,帮助其了解企业运营状况,进而更好的经营企业。

  (2)从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的角度:他们的收益是来自企业的股息、红利和转让股票产生的资本利得。股利来自利润,利润越高,投资人所获得的股息越高;而能否获得资本利得取决于企业股票市场走势,只有企业盈利状况看好才能够使股票价格上升,进而投资人获得转让差价。

  (3)从企业债权人角度:定期的利息支付以及到期的还本都必须以企业经营获得利润来保障。企业盈利能力决定了其偿债能力,债权人关注盈利状况就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按时收到本金和利息的能力。

  (4)从的角度看:企业赚取利润是其缴纳税款的基础,利润多则缴纳的税款多,利润少则缴纳的税款少。而企业纳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十分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

  3.盈利能力的相对性

  盈利能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仅仅凭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来判断其盈利能力的大小,因为企业利润水平还受到企业规模、行业水平等要素的影响。所以应该用利润率指标而非利润的绝对数量来衡量盈利能力,这样可摒除企业规模因素影响。

  计算出来的利润率应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总的来说,利润率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企业盈利能力弱。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主要有三种方法:

  1.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

  2.盈利能力的趋势分析

  3.盈利能力的结构分析

  【例题·简答】简述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第二节 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7个比率

  

  一、投资资金的界定方法

  大纲要求:理解投入资金的界定方法

一个企业投入资金通常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优先股权益和普通股权益。究竟选择哪些资金作为计量投资报酬的基数,要视分析主体和分析目的而定,常见的投入资金范畴包括:

  1.全部资金――范围最大的投入资金,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各种形式存在的资产总额,包括债权人和股东投资的全部资金,以此为基数,可以衡量企业整体业绩。

  2.权益资金――指所有者权益,即企业股东所提供的资金。以净资产为基数衡量盈利能力比较符合股东的利益。

  3.长期资金――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可以摒除流动负债因数量剧烈变动对指标结果的影响,各期数据之间的可比性更强。

  计算投资收益率时,要确定该期间可利用的投入资金。

  如果投入资金在该期内,投入资金发生了改变,应该用该期间可利用的平均资金来计算。

  由于投入资本的不同,相应的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资金收益率。

  【例题单选】为了衡量企业整体业绩,应选择( )作为计量投资报酬的基数

  A.长期资金 

  B.流动负债 

  C.全部资金 

  D.权益资金

  [答疑编号1107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二、总资产收益率

  大纲要求:识记:总资产收益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理解: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应用:总资产收益率的运用与分析

  具体内容:

  1.含义与计算公式

  总资产收益率也称为资产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可将资产收益率与借入资金成本率进行比较决定企业是否要负债经营。

  若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则净资产收益率大于资产收益率,说明企业充分利用了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不但投资人从中受益,而且债权人的债权也是比较安全的。

  若资产收益率小于借入资金成本率,则净资产收益率小于资产收益率,说明企业遭受杠杆负效应所带来的损失,不但投资人遭受损失,而且债权人的债权也不安全。

  不论投资人还是债权人都希望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率。

  2.总资产收益率的表现形式

  (1)以净利润作为收益:

  理论依据是企业归投资人所有,企业的收益应该是归投资人所拥有的净利润,因此企业的收益的计算就应该将所得税和筹资方式的影响都考虑在内。

  (2)以税前息后利润作为收益:

  理论依据是:企业收益应该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即利润总额,无论归投资人所有的净利润还是上交国家的所得税都是企业收益的组成部分,所以收益的计算应该排除所得税率影响而不排除筹资方式的影响。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得税)/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3)以税后息前利润作为收益:

  理论依据是企业的资产是归投资人和债权人共同所有的,企业的收益就应该由归投资人所有的净利润和归债权人所有的利息费用所组成,企业收益的计算排除筹资方式而包含所得税税率影响。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息)/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4)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收益:

  理论依据是无论是归投资人所有的净利润,还是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和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都是企业运用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一部分,因此收益的计算应排除所得税率和筹资方式的影响。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息+所得税)/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例题单选】排除所得税率和筹资方式影响的收益形式是( )

  A.净利润 

  B.税前息后利润  

  C.息税前利润 

  D.税后息前利润

  [答疑编号1107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3.总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1)纵向分析:将本期总资产收益率与前期水平相比,衡量企业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趋势。

  (2)横向分析:与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内最高水平相比,衡量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例7-1】

20022003200420052006
净利润17620.2720573.80-368112.0428503.6730590.74
总资产1867036.7321328.15902.981582398.871656997.32
平均资产总额  2001732.811850665.9351573650.9251619698.095
A公司总资产收益率

  1.03%-19.%1.81%1.%
B公司总资产收益率

  1.21%1.46%0.77%1.08%
行业平均值  1.77%0.76%1.47%1.45%
   [答疑编号11070201:针对该题提问]

  纵向比较:A公司除了2004年外,总资产收益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盈利能力有所增强。2004年总资产大幅度下降是由于当前计提了坏帐准备造成的。

  横向比较:A公司除2003年2004年外,其余年份的总资产收益率要高于B公司和行业平均值,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较强的。

  (四)总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及影响因素

  

  说明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

  从以上两个因素对总资产收益率的作用过程看,总资产周转率是基础。因为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现有资产规模下创造尽可能多的收入,在所创造收入基础上尽可能控制成本费用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注意:

  企业处于不同时期和属于不同行业,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突破口也有不同。

  ①若企业产品处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可选择通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②若企业处于扩大规模时期,可选择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销售净利率来达到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目的。

  ③固定资产比例较高的重工业,主要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④固定资产比例较低的零售企业,主要通过加强总资产周转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例题·判断说明题】总资产收益率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以总资产周转天数

   [答疑编号110702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总资产收益率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以总资产周转率

  【例题·多选】关于总资产收益率的正确说法有( )

  A.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工业,主要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B.固定资产比例较低的零售企业,主要通过加强总资产周转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C.若企业处于扩张规模时期,可选择提高销售净利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D.若企业产品处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可选择通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

  E.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从这两个因素对总资产收益率的作用过程看,销售净利率是基础。

  [答疑编号110702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

  解析: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工业,主要是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所以A是错的。总资产周转率是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的基础,所以E是错的。

  

  三、净资产收益率

  大纲要求:识记:净资产收益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理解: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应用:净资产收益率的运用与分析

  具体内容:

  1.净资产收益率含义及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为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值收益率或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其平均净资产之间的比值,反映股东投入的资金所获得的收益率。

  该指标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1)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00%

  该指标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

  (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额×100%

  净资产平均额=(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该指标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企业净资产为企业新创造利润的多少,是一个说明企业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有助于企业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应使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对于经营者总结过去,制定经营决策意义重大。

  从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所有者角度看,应使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例题·判断说明题】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指标( )

  [答疑编号110702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指标。

  2.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股东投入的资金获得报酬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对净资产收益率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例7-2】

20022003200420052006
净利润17620.2720573.80-368112.0428503.6730590.74
股东权益1292624.651313211.95945532.27979099.466033.76
平均净资产   

1302918.30 1129372.11 962315.87 937566.61 
A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8%-32.59%2.96%3.26%
B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37%4.51%2.25%3.15%
行业平均值   

4.8%2.22%3.22%3.70%
  3.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式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分解过程如下:

 

  该等式为杜邦等式,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是代表资产获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以及反映企业权益资本占总资产比例的权益乘数。总资产收益率越高,权益乘数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这也意味着投资者投入权益资本较高的回报能力。

  【例题·单选】净资产收益率是权益乘数与下列哪一项的乘积( )

  A.销售净利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总资产收益率 

  D.长期资本收益率

  [答疑编号110702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4.净资产收益率的缺陷

  (1)净资产收益率不便于进行横向比较

  不同企业负债率是有所差别的,导致某些微利企业净收益偏高,而某些效益不错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却很低。

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看出,在总资产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重越高,权益乘数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这会导致很多企业提高负债比率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净资产收益率不利于进行纵向比较

企业可通过诸如负债回购股权的方式来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实际上,该企业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未提高。

  【例题·单选】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当年为40%,平均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利润总额为300万元,所得税为87万元,则该企业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A.13.4% 

  B.14.67%

  C.17.75% 

  D.22%

  [答疑编号110702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净收益=利润总额-所得税=300-87=213万元

  平均净资产=平均资产总额×(1-资产负债率)=2000×(1-40%)=1200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213/1200×100%=17.75%

  【例题·计算题】

  某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为144万元,税后净利为14.4万元,资产总额为90万元,负债总

  额为27万元。

  要求: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期末数)

  [答疑编号110702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144/90=1.6

  总资产收益率=14.4/90×100%=16%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90/(90-27)=1.4286

  净资产收益率=14.4/(90-27)×100%=22.86%

  四、长期资金收益率

  大纲要求:

  识记:长期资金收益率概念及公式

  应用:长期资金收益率的运用及分析

  具体内容:

  长期资金收益率等于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比上平均长期资金,即

  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100%

  其中:平均长期资金=[(期初长期负债+期初股东权益)+(期末长期负债+期末股东权益)]/2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长期资金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长期资金获取报酬的能力越强,对长期资金收益率进行横向的比较,可以观察到该企业的该指标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分析出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例题·单选】某企业营业利润为100万元,营业外支出净额为20万元,利息费用为10万元,当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0%,总资产平均余额为2000万元,负债由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其中长期负债占80%,则该企业的长期资金收益率为( )

  A.5.56% 

  B.6%

  C.6.67% 

  D.7.22%

  [答疑编号110703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解析:息税前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息费用=100+20+10=130万元

  负债总额=2000×50%=10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1000万元

  长期负债=1000×80%=800万元

  平均的长期资金=1000+800=1800万元

  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的长期资金×100%

         =130/1800×100%

         =7.22%

  五、其他比率

  大纲要求:

  识记:各指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运用:各指标的运用及分析

  除了以上常用的几个比率外,还有一些其他比率,也能够反映企业投资生产盈利的能力,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流动资产收益率和固定资产收益率。

  (一)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可以直观地反映资本数量的变动,而总的来说,资本数量的变动是由企业经营产生利润引起的。因此,资本保值增值率也可以反映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通过该公式可以较为直观地考察企业资本增值情况,为投资者考察企业规模变化提供一个可靠的视角。

  【例7-4】不考虑客观因素

20022003200420052006
股东权益1292624.651313211.95945532.27979099.466033.76
A公司资本保值增值率

   

  

101.59%72.00%103.55%91.52%
  [答疑编号11070302:针对该题提问]

  【例题·单选】某企业2008年初与年末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40万元和288万元,不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则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 )。

  A.167% 

  B.120% 

  C.150% 

  D.20%

  [答疑编号110703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B.

  【解析】资本保值增值率=288/240=120%

  (二)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

  在用资产收益率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用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来进一步评价企业的投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教材【例7-5】

20022003200420052006
资产总额1867036.7321328.15902.981582398.871656997.3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98796-744037604614213538554
公司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  -3.72%4.11%9.03%2.38%
  [答疑编号11070304:针对该题提问]

  2003年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

  =(-74403)/[(1867036.73+21328.)÷2]×100%

  =-3.72%

  (三)流动资产收益率

  流动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流动资产所实现的效益,即每百元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额。它由企业净利润与流动资产平均额相比所得,计算公式为:

  

  教材【例7-6】

20022003200420052006
A公司流动资产

1525909.101753749.601191182.201232922.081195710.80
净利润17620.2720573.80-368112.0428503.6730590.74
公司流动资产收益率   

1.25%-25.00%2.35%2.52%
   [答疑编号11070305:针对该题提问]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销售净利率为5%,销售毛利率为8%,流动资产周转率为6次,总资产周转率为3次,则该企业流动资产收益率为( )

  A.15% 

  B.24%

  C.30% 

  D.48%

  [答疑编号110703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流动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5%×6

            =30%

  (四)固定资产收益率

  

  注意:固定资产平均值是固定资产的平均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得到的净值。使用该值而非固定资产原值,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的净利润中已经对当期折旧作了扣除。

  固定资产收益率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所实现的收益。

  教材【例7-6】

20022003200420052006
固定资产原值4541.46523668.18545226.16544520.16410695.80
累计折旧159944.4186849.10216296.05237428.23151374.8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563.0641319.7639936.5538098.6616936.65
固定资产净额252657295499.322893.562693.27242384.34
净利润17620.2720573.80-368112.0428503.67  

30590.74

公司固定资产收益率   

  

7.51%-125.96%10.22%11.96%
  [答疑编号11070307:针对该题提问]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销售净利率为5%,销售毛利率为8%,流动资产周转率为6次,总资产周转率为3次,不包括其他资产,则该企业固定资产收益率为( )

  A.15% 

  B.24%

  C.30% 

  D.48%

  [答疑编号110703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

           =360×流动资产平均额/销售收入

           =360÷6=60天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360×总资产平均额/销售收入

          =360÷3=120天

  总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总资产平均额/销售收入-360×流动资产平均额/销售收入

  =360×(总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

  =360×固定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

  =120-60=60天

  即:固定资产周转率=360÷60=6次

  固定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5%×6

         =30%

  【例题·计算题】W公司2007年至2009年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期末流动资产150020502580
期末固定资产136010001100
期末总资产286030503680
销售收入8088759260
净利润510532.5578.75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2008年及2009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

  (2)根据计算结果,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

  [答疑编号11070309:针对该题提问]

  【参】

  (1)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8875/【(1500+2050)÷2】

            =5

  2009年流动资产周转率=9260/【(2580+2050)÷2】

            =4

  (2)流动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

  2008年流动资产收益率=532.5/[(1500+2050)÷2]×100%

            =30%

  2009年流动资产收益率=578.75/[(2580+2050)÷2]×100%

            =25%

  (3)固定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00%

  2008年固定资产收益率=532.5/[(1000+1360)÷2]×100%

            =45.13%

  2009年固定资产收益率=578.75/[(1000+1100)÷2]×100%

            =55.12%

  简要分析:

  (1)该公司2009年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低,说明2009年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下降,由于2009年销售收入要高于2008年的销售收入,所以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增长幅度较大所致,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具体原因需进一步分析。

  (2)该公司2009年流动资产收益率小于2008年流动资产收益率,而2009年的固定资产收益率大于2008年固定资产收益率。主要原因是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减慢导致了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而固定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导致了固定资产收益率上升。说明流动资产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固定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有所上升。

  (3)该公司应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增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效果,从而提高流动资产收益率。

   

第三节 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

  大纲要求:

  识记: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应用: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的运用及分析

  具体内容:

  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对企业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产出、耗费和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研究和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在该过程中,不考虑企业的筹资和投资等问题,只研究利润与成本或收入之间的比率关系。它能够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产生利润的能力。

  

  一、销售毛利

  (一)销售毛利率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扣除期间费用。因此,它能够排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直接反映销售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为:

  

  注意:销售收入净额指产品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

  销售毛利率的值越大,说明在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中主营业务成本占的比重越小,企业通过销售获得利润的能力更强。正是因为销售毛利率的以上特点,它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对于利润创造的贡献。

  (二)销售毛利率的分析

  主营业务毛利是企业最终利润的基础。

  1.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越高,最终的利润空间越大。

  例如,甲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为50%,乙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为20%。这意味着甲企业每卖出100元钱产品,产品的成本只有50元,毛利为50元,只要每100元销售收入需要抵补的各项费用低于50元,企业就能盈利。而乙企业每卖出100元钱产品,产品的成本高达80元,毛利只有20元,只有每100元销售收入需要抵补的各项费用低于20元时企业才能盈利。

  2.对销售毛利率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通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洞悉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空间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如果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过低,则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通过与企业以往各期的销售毛利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主营业务盈利空间的变动趋势。如果在某一期间内销售毛利率突然恶化,作为内部分析则应进一步查找原因,看看是由于降价引起的,还是由于成本上升所致,并及时找出改善的对策。

  教材【例7-8】

20022003200420052006
主营业务收入1258518.471413319.551153869.811506111.551875731.81
主营业务成本1071074.9912082.31988661.981261906.361584654.66
主营业务毛利187443.48205055.24165207.83244205.19291077.15
销售毛利率14.%14.51%14.32%16.21%15.52%
  [答疑编号11070310:针对该题提问]

  二、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可以从总体上考察企业能够从其销售业务上获得的主营业务盈利,

  其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表示每1元销售净收入可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销售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变化,不仅可以促使企业扩大销售,还可以让企业注意改善经营管理,控制期间费用,提高盈利水平。

  同时,销售净利率的分子是企业的净利润,也即企业的收入在扣除了成本和费用以及税收之后的净值,是企业最终为自身创造的收益,反映了企业能够自行分配的利润额。之后的提取公积金、发放股利等行为,都是建立在这个净利润的基础上。因此,用它与销售收入相比,能够从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的的角度,看待销售收入的贡献。

  销售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由盈转亏的可能性越小,并且通过扩大主营业务规模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对销售净利率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从横向来说:将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销售业务的盈利空间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如企业规模、产品结构、营销方式等具体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发现不足,提高企业利用销售业务盈利的能力。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企业销售净利率的变动情况,即与以往的水平相比,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有所降低,则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分析究竟是收入水平降低还是成本提高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及时找出改善的对策。

20022003200420052006
主营业务收入1258518.471413319.551153869.811506111.551875731.81
净利润17620.2720573.80-368112.0428503.6730590.74
销售净利率1.40%1.46%-31.90%1.%1.63%
  【例题判断说明题】销售净利率能够排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 )

  [答疑编号1107031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解析:销售毛利率能够排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

第四节 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大纲要求:

  识记:基本每股收益率和稀释每股收益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每股现金流量、每股股利、市盈率、股利发放率、股利收益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应用:各指标的运用及分析评价

  具体内容: 

  上市公司是一类特殊的企业,是指经过批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而筹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权益资本被分成等额的股份,也被称为股本。

  此外,上市公司与一般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有股票二级市场形成的交易价格,并通过发放股利的形式进行利润分配。因此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还可以通过对每股收益、市盈率、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收益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作为股东对上市公司最为关注的指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之间的比率。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的规定,每股收益由于对分母部分的发行在外流通股数的计算口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业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每股收益。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注意:

  (1)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

  ÷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即按月计算。

  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发行合同的具体条款,从应收对价之日(一般为股票的发行日)起计算确定。通常包括下列情况:

  ①为收取现金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应收现金之日起计算。

  ②因债务转资本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停计债务利息之日或结算日起计算。

  ③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购买日起计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应当计入各列报期间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④为收购非现金资产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确认收购之日起计算。

  例如:20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股,3月1日新发行4500股,12月1日回购1500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

  [答疑编号11070401:针对该题提问]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0+4500×10/12-1500×1/12=13625股 

  【例题·单选】甲公司2007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600万元。该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6月30日定向增发12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240万股拟用于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该公司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A.0.50 

  B.0.51 

  C.0.53 

  D.0.56

  [答疑编号110704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5600/(10000+1200×6/12-240×3/12)=0.53(元)

  (2)企业发放股票股利(是一种股利的分配方式)、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应当在相关报批手续全部完成后,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上述变化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每股收益。

  【例7-10】

  A上市公司2006年初在外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亿股,2006年10月1日增发新股2000万股;

  B上市公司2006年初在外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为1亿股,2006年7月1日按照10:3的比例派发股票股利,两家上市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均为1亿元,计算两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

  [答疑编号110704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1)A公司

  A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亿股+0.2亿股×(3/12)

  =1.05亿股

  A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亿元÷1.05亿股=0.95元

  (2)B公司

  B公司派发股票股利使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增加数=1亿股÷10×3=0.3亿股

  B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亿股+0.3亿股×(6/12)

  =1.15亿股

  B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亿元÷1.15亿股=0.87元

  (3)企业当期发生配股的情况下,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据以调整各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补充: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和相应程序,旨在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需要投资者按照一定比例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配股后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

  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行使配股权后的理论价格)

  =(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价值+配股收到的款项)÷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调整系数=行权前每股公允价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调整系数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行权前普通股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行权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例题】某企业200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600万元,2006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4000万股,2006年6月10日,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5股配1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元,除权交易基准日为2006年7月1日。假设行权前一日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2元。

  要求确定重新计算的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2006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

  [答疑编号110704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11×4000+5×800)÷(4000+800)=10(元)

  调整系数=11÷10=1.1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2005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1.1=2(元)

  2006年度基本每股收益=9600÷(4000×1.1×6/12+4800×6/12)=2.09(元/股)

  (二)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具体包括:

  (1)可转换公司债券。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例题·单选】乙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利息率为8%,每张面值100元的可转换债券10万张,规定每张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80股。2007年净利润8000万元,2006年发行在外普通股4000万股,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则2007年的稀释每股收益为( )。

  A.2   

  B.1.68 

  C.1.76 

  D.1.28

  [答疑编号110704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稀释的每股收益:

  税后利息费用=100×10×8%×(1-33%)=53.6(万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80=80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8000+53.6)/(4000+800)=1.68(元/股)

  (2)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

  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例题·多选】企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的稀释性潜在的普通股包括( )。

  A.股份期权

  B.认股权证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不可转换公司债券

  E.股票股利

  [答疑编号110704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解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前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三)每股收益的分析

  每股收益是反映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每股收益越高,一般可以说明盈利能力越强。这一指标的高低,往往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每股收益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考察企业每股收益在整个行业中的状况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不过,在进行每股收益的横向比较时,需要注意不同企业的每股股本金额是否相等,否则每股收益不便直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与企业以往各期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每股是收益的变动趋势。

  【例题·单选】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比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B.该比率可以反映风险

  C.该比率在不同时期不可比

  D.该比率可反映股东获得的现实财富

  [答疑编号110704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解析:每股收益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该比率无法反映风险水平的高低;该比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该比率无法反映股东获得的现实财富(如股利、资本利得等属于股东现实财富)

  

  二、每股现金流量

  每股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优先股股利之后,与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对比的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注重股利分配的投资者应当注意这个指标,每股收益的高低虽然与股利分配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决定股利分配的唯一因素。如果每股收益很高,但是缺乏现金,那么也无法分配现金股利。因此,还有必要分析企业的每股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每股股份可支配的现金流量越大,普通股股东获得现金股利回报的可能性越大。

  对每股现金流量同样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考察企业每股现金流量在整个行业中的状况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与每股收益类似,在进行每股现金流量的横向比较时,需要注意不同企业的每股股本金额是否相等,否则每股现金流量不便直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与企业以往各期的每股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每股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

  【例题·单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优先股股利之后,与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对比的结果称为( )

  A.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B.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 

  C.每股现金流量 

  D.每股收益

  [答疑编号110704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三、每股股利

  1.含义及公式:

  普通股每股股利简称每股股利,它反映每股普通股获得现金股利的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股利通常只派发给年末的股东,因此计算每股股利时分母采用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而不是全年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

  2.分析:每股股利反映了普通股股东获得现金股利的情况。每股股利越高,说明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报酬越多。

  注意:每股股利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状况。因为股利分配状况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状况,还与企业的股利分配相关。而且,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中,股东对现金股利的期望往往并不高,更多的投资者是希望通过股票的低买高卖来获取报酬。

  [答疑编号11070501:针对该题提问]

  【例题·判断说明题】每股股利能够完全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状况( )

  答案:×

  说明:每股股利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状况。因为股利分配状况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状况,还与企业的股利分配相关以及投资者的期望有关。

  【例题?单选】普通股每股股利简称每股股利,它反映每股普通股获得现金股利的情况,其公式为( )

  A.股利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B.股票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C.现金股利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D.现金股利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答疑编号110705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

    

  注意分母采用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而不是全年发行在外的平均股数。

   

  四、市盈率

  1.含义及公式:

  市盈率又称价格盈余比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

  

  可以理解成投资人愿意为获取公司每一元的收益付出多高的价格。

  2.分析:

  (1)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因此,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要高一些。

  例如,假设甲、乙两个公司的每股收益相等,说明两个公司当期每股的盈利能力相同。如果甲公司的市盈率高于乙公司,说明甲公司的每股市价高于乙公司的每股市价。对当期盈利能力相同的两支股票,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甲公司的股票,这说明投资者对甲公司的未来发展更加看好。

  (2)如果某一种股票的市盈率过高,则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例如,还是上述甲、乙两个公司,假设它们的每股收益都为0.5元。甲公司得市盈率为80,乙公司的市盈率为20,也就是说甲公司的每股市价为40元,而乙公司的每股市价只有10元。那么,此时购买甲公司的股票所花费的代价是乙公司股票的四倍,但甲公司股票报酬能达到或超过乙公司股票报酬的四倍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这种情况下购买乙公司的股票可能更加有利,而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则投资风险较大。

  (3)在我国现阶段,股票的市价可能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法,因为股价中含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在内。因此,我们应用市盈率对公司作评价时需要谨慎。

  【例题判断说明题】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但股票的投资风险也较大。( )

  [答疑编号110705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对 

  说明: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五、股利支付率

  1.含义及公式:股利支付率又称股利发放率,是指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2.分析:

  一般来说,公司发放股利越多,股利的分配率越高,因而对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司信誉。

  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会使公司股票供不应求,从而使公司股票市价上升。公司股票的市价越高,对公司吸引投资、再融资越有利。

  另一方面,过高的股利分配率,一是会使公司的留存收益减少,二是如果公司要维持高股利分配而对外大量举债,会增加资金成本,最终必定会影响公司的未来收益和股东权益。

  股利支付率是股利的核心。

  确定股利支付率,首先要弄清公司在满足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本支出需求和营运资本需求,有多少现金可用于发放股利,然后考察公司所能获得的投资项目的效益如何。如果现金充裕,投资项目的效益又很好,则应少发或不发股利;如果现金充裕但投资项目效益较差,则应多发股利。

  【例题·判断说明题】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发放的股利越多,公司的股票市价越高,对公司的发展越有利。( )

  [答疑编号110705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说明: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发放的股利越多,一方面可能会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使得股票的市价越高,对公司吸引投资、再融资有利,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公司的留存收益减少,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大量举债或融资导致资本成本上升,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和发展。

  

  六、股利收益率

  1.含义及公式:股利收益率又称股息率,指投资股票获得股利的回报率,

  其计算公式为: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股价×100%

  2.股利发放率与股利收益率的关系: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

       =市盈率×股利收益率

  3.股利收益率分析:

  股利收益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利收益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利收益率越高越吸引人。

  股利收益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利收益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例如两支股票,A股价为10元,B股价为20元,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5元股利,则A公司5%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5%诱人。

  【例题·单选】某支股票每股市价为10元,每股收益为0.5元,每股股利为0.2元,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股利收益率为2% 

  B.股利发放率为5%

  C.市盈率为20

  D.股利发放率=市盈率*股利收益率

  [答疑编号110705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0.2÷10×100%=2%

  股利发放率(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0.2/0.5×100%=40%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10/0.5×100%=20

  股利发放率=市盈率×股利收益率=20×2%=40%

  【例题·计算题】某公司2006、2007年的相关财务资料见下表:

  单位:万元

项目2006年度

2007年度

流动负债150190
长期负债350410
资产总额11001300
利息支出净额1216
  此外,该公司2007年的市盈率为20,每股市价为30元,销售成本为630万元,毛利率为30%,假设全部为赊销,无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50万股,无优先股,当年的所得税为36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2007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长期资金收益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参:

  (1)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所以:每股收益=每股市价÷市盈率=30÷20=1.5元

  [答疑编号11070506:针对该题提问]

  (2)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所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毛利率)

      =630÷(1-30%)=900万元

  净利润=每股收益×股数=1.5×50=75万元

  所以: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75/900×100%

          =8.33%

  [答疑编号11070507:针对该题提问]

  (3)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75+36+16=127万元

  平均长期资金

  =[(期初长期负债+期初股东权益)+(期末长期负债+期末股东权益)]/2

  其中: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期初股东权益=1100-(150+350)=600万元

   期末股东权益=1300-(190+410)=700万元

  平均长期资金=[(350+600)+(410+700)]÷2=1030万元

  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

         =127/1030×100%

         =12.33%

  [答疑编号11070508:针对该题提问]

  (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其中平均总资产=(1100+1300)÷2=12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900÷1200=0.75

   [答疑编号11070509:针对该题提问]

  

第五节 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

  

  大纲要求:理解影响盈利能力的特殊项目

  

  一、税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是指国家未来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的主要手段。

  税收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因此,国家的税收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

  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三、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

  

  五、企业盈利模式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例题·多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包括( )

  A.税收 

  B.利润结构 

  C.资本结构 

  D.资产运转效率 

  E.盈利模式

  [答疑编号110705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E

  解析:以上5个因素均属于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但税收属于国家进行宏观的主要手段。属于影响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

  【例题·多选】下列关于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有( )

  A.通常情况下,独特的盈利模式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B.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C.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小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D.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则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E.通常情况下,符合国家税收优惠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答疑编号1107051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E

  解析: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大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以C错误。

  【例题·多选】以下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是( )

  A.资本保值增值率 

  B.利息保障倍数

  C.销售净利率 

  D.市盈率

  E.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

  [答疑编号1107051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DE

  解析:利息保障倍数是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例题·多选】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 )

  A.总资产收益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销售毛利率 

  D.销售净利率

  E.每股收益

  [答疑编号1107051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D

  解析: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收益反映的是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本章小结

  

  一、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盈利能力的含义、分析目的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1.投入资金的界定方法

  2.各种指标(15个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额×100%

  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100%

  

  三、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四、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五、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

  税收、利润结构、资本结构、资产运转效率和盈利模式

文档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第7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章主要介绍了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方法和评价,从考试题型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目都会考核,主观题考点是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和简要分析。本章考点:1.盈利能力分析的含义与内容2.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3.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4.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5.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项目本章重点难点: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影响企业能力的各项因素的理解。本章具体内容:第一节盈利能力分析概述盈利能力又称为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