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其搭建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平台,根据吉林省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的精神,经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研究决定,定于10月份开始举行全县中职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
一、比赛项目及权重
1.写教学经验论文一篇——10%
2.讲课比赛——90%
二、参赛人员:所有任课教师(含音、体、美、微机教师)。
三、比赛程序及具体要求
1.写教学经验论文一篇时间:2011年10月20日交到教育局职成科。文章格式要求:打印,A4纸,4号字,3000字以内。统一进行评阅计分。
2.预赛时间:2011年9月,由学校自行安排。
3.决赛时间地点:2011年10月,另行通知。
4、比赛程序:2011年9月,学校进行校内预赛,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决赛。
5、决赛形式:论文分加赛课分,赛课以小课的形式进行,时间为十分钟。
6、决赛后选出二节优质课参加全县示范课展示。时间为2011年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华春
副组长:马成立、卢国强、孙胜波、朱永太
(2)评委小组:
成 员:孙胜波、卢国强、提福利、张俊英、王占元
(3)计分小组:
成 员:王润州、王梅
五、讲课要求:
教学设计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导学内容科学、准确,结构、层次清晰,难易结合,面向全体学生。
导学方案设计新颖,有一定的独创性,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循循善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确实起到“导学”的作用。
讲课结构清楚、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准确、全面,教材地位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符合学生实际。
教法科学合理、形式多样、因材施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使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
突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学案设计,注意创设情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标准见附表)
教育局职成科
进修学校职教部部
2011年8月25日
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教学评价表:
| 项目 | 内容 | 赋 分 | 得分 |
| 教学目的任务评价 (15) | 教学目标明确、适当,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 10 | |
| 体现学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道德情感目标相结合,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 5 | ||
| 教学理念思路评价 (20) | 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 5 | |
|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更多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成功体验。 | 5 | ||
| 关注学生课堂内的学习状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或措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善于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出合理评价。 | 10 | ||
| 教学过程设计评价 (20) | 教学设计科学有效,教学过程和步骤符合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环节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学案设计科学、合理、实用。 | 10 | |
| 善于通过学案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探究和学习。 | 5 | ||
| 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 5 | ||
| 业务素质评价 10 | 组织教学、板书、语言表达、教态、良好,教学效果得到及时恰当反馈。灵活应变能力较强。能恰当、有效地使用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 | 5 | |
| 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并且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 。 | 5 | ||
| 教学效果评价 (25) | 课堂效果明显,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道德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总体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10 | |
| 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利于课外学习和研究的延伸。 | 5 | ||
| 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有兴趣、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热烈,因而思维活动和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求知欲望得到明显激发。 | 10 | ||
| 总体 评价 | 合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