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 第 五 单元 时间: 2015.2
| 研讨主题 | 古文单元 | 达成共识 | ||||||
| 参加人员 | 张京慧 褚万群 | 中心发言人 | 褚万群 | |||||
研 讨 记 录  | 单元主要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 同意 | |||||
| 重难点 | 1.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点意境和深邃哲理。 2.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  | 同意 | ||||||
| 每节课解决的注意问题 | 《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塑造了一位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送东阳马生序》从难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 同意 | ||||||
|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点拨法 | 同意 | ||||||
| 教具 | 多媒体 | 同意 | ||||||
| 备课人 | 备课任务分配(课节) | |||||||
| 褚万群 | 与朱元思书 2 | 同意 | ||||||
| 褚万群 | 五柳先生传 2 | 同意 | ||||||
| 褚万群 | 马说 1 | 同意 | ||||||
| 褚万群 | 送东阳马生 2 | 同意 | ||||||
| 褚万群 | 诗词曲 3 | 同意 | ||||||
| 褚万群 | 综合性学习 3 | 同意 | ||||||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 第 五 单元 时间: 2015.2
| 课节 | 备课人 | 说课 (教材处理、教法、学法、学生情况、习题等)  | 研讨记录 | 达成共识 | 
| 与朱元思书 2 | 褚万群 |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 同意 | 
| 五柳先生传 2 | 褚万群 |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2、诵读课文,总结归纳  | 同意 | 
| 马说 1 | 褚万群 | 1.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 托物寓意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思想于具体事物或形象中 | 同意 | 
| 送东阳马生 2 | 褚万群 |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 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 同意 | 
| 诗词曲 3 | 褚万群 |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 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 同意 | 
| 综合性学习 3 | 褚万群 | 1、 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 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活动设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 同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