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是( )
A.战争与和平 B.兴盛与发达
C.繁荣与发展 D.和平与发展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就是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2012·马鞍山月考)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选A。考查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理解。关键信息是:“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即可知当今的局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012·哈师大附中高二测试)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发展问题仅仅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①项表述不完整,所以排除带①的选项。
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途径是C。
一、选择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由于( )
①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抑制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上述都是从历史当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是制止战争的重要因素。
和平与发展( )
A.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B.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C.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D.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繁荣发展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2012·济南第一中学高二测试)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实际上反映了( )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解析:选D。社会现实决定人们的发展思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变化决定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
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障
B.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互相排斥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
解析:选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才能发展;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只有各国经济发展了,才能减少战争,维护和平。
《饥饿的非洲女孩》
(2012·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测试)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改变贫困落后状况而努力。
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 )
A.新的科学技术
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D.经济全球化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下半期,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2012·武汉中学高二测试)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
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解析:选B。题目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干涉提供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战争。
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基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B.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C.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D.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
解析:选D。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几乎所有的007系列电影,邦德的对象几乎全是“凶恶的人”。电影是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对社会民众心态影响极为深刻,可以想见在这样电影熏陶下的美国民众对苏联能抱有怎样“友好”的态度。
苏联解体以后,好莱坞拍出的不少战争电影甚至形成了共同的模式:“正义美国”VS“苏联(,或者换成朝鲜、越南、伊拉克等,国名可以改造,情节可以改造,但是不变的是正义的美国最终战胜了的某国内核不变)
请回答:
(1)007系列电影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局势?你怎样看待这类电影的出现及影响?
(2)冷战结束后的电影模式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以二战后至今的电影入题,考查了美苏争霸以及当今时代的国际格局。第(1)问,结合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的形势来分析;第(2)问,结合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
答案:(1)反映了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影视艺术是当时客观现实的反映;人为地造成了美苏两国人民的仇视心态。
(2)冷战意识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结束;反映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称霸世界的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