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一:钻爬护栏真危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和阅读幼儿用书,知道攀爬的危险。
2.能够辨别木偶表演中人物行为的正误。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木偶,积木搭的护栏,玩具小汽车。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你们怎么过马路的?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2)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也可以走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没有这么做,他是怎么过马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1)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一:夹住!扎住了!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二:一个倒载葱。
(3)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三:和汽车的“亲密接触”
(4)与幼儿讨论理解情景,知道攀爬的危险。
3.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知道哪些动作是有危险性的。
(1)教师: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攀爬护栏会发生什么危险?有的马路中间有什么?忽然从护栏跳下来会怎样?
很多地方都有栅栏,栅栏是什么样子的?爬栅栏和钻栅栏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2)教师小结:攀爬护栏和栅栏的行为都很危险,可能会伤到自己,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攀爬。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1)教师:你们喜欢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
活动二:危险的游戏场所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画画,知道危险的地方不能去玩。
2.能够辨别什么地方的危险,听从成人的建议。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好玩耍的场景,马路的场景,小区场景。
2.小男孩木偶,成人木偶三个(两男一女)
3.小汽车道具,放大的电箱标志图。
4.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平时都在哪里玩?有没有经常在自己家附近玩?你们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
(1)使用道具布置玩耍的情景。
(2)在情景表演中了解马路边玩耍的危险性。
情景表演。
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讨论思考
(3)在情景表演中,了解在电箱旁游戏的危险性。
情景表演
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讨论思考
3.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鼓励幼儿围绕挂图内容进行交流。
(1)幼儿自由地相互交谈,教师深入幼儿中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
(2)教师总结
活动三:危险的水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知道在水边玩得危险性。
2.理解故事,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小女孩木偶各一个,妈妈木偶一个,积木搭建水池。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地方有水池吗?你在水边玩过吗?在水边玩安全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了解在水边玩得危险。
(1)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一:是深还是浅。
(2)引导幼儿讨论理解情景一。
(3)教师操作表演情景二:看清脚下。
(4)引导幼儿讨论理解情景二。
3.通过谈话,拓展幼儿经验。
4.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描述,进一步巩固认识,知道在水边玩耍的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