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2岁的幼儿逐步掌握语言、运动能力,培养其注意力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适应幼儿园环境奠定基础,本文从实践出发,针对1-2岁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明确了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 注意力 培养 策略
1-2岁的幼儿具有好奇、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征,随着幼儿逐步掌握语言、运动的能力,幼儿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能够吸引幼儿注意的事物也逐渐增多,因此,1-2岁的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1-2岁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感知周围环境,开发幼儿智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适应幼儿园环境。1-2岁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主要由家长进行,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
一、故事引导策略
家长首先应选购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图书应以图片为主,图片应形象稚拙,颜色鲜艳,文字较少)并定期更换图书;其次,家长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观看图书内容,例如:图书中小动物的名称、穿着、颜色、表情、活动等,并注意语言、语调的变化,增加动作、表情,扩充或简化故事内容,吸引幼儿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家长可以观看一些少儿节目,学习借鉴讲故事的方法。
二、动画片引导策略
家长首先应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动画片(动画片音乐优美,内容有趣欢快,形象卡通,情节简明),并定时给幼儿观看;其次,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和幼儿简单交流,根据情节,变化表情;或者家长可以先熟悉动画片的人物、情节引导幼儿观看,例如:家长可以选择《花园宝宝》、《天线宝宝》给幼儿观看,观看时,可以和幼儿交流,“叮叮车要开去那里呀?”、“快看,他们在跳舞!”、“哇,唔西迪西的小床,真漂亮啊,模仿动画片里的动作,让幼儿喜爱看动画片,从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三、游戏引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本能,通过家长的引导,可以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从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家长应有意识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游戏的变化,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例如:家长和幼儿一起搭积木,幼儿搭一块,家长搭一块,并不断鼓励称赞幼儿的成果;家长示范搭建一些形象,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等。
四、玩具选择策略
家长应有意识的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可操作的、颜色鲜艳的玩具提供给幼儿玩耍,呈现给幼儿玩具时不能过多,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分批呈现给幼儿,间隔性的更换玩具,对于旧玩具可以收起来,一段时间后再提供给幼儿,能够引起幼儿再次操作的兴趣。例如:积木、镶嵌玩具等。
五、表扬、鼓励策略
家长应注意使用表扬、鼓励策略,幼儿都喜欢成人的称赞,家长应注意幼儿的进步,例如:吹出一个小泡泡、建出一座小房子等,家长的鼓励幼儿应明确,注意语气的变化,例如:“哇,宝宝吹出了一个小泡泡,真能干啊!”能够让幼儿更乐意继续游戏。
六、兴趣引导策略
家长要注意观察理解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玩具、开展游戏。幼儿有兴趣就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例如:幼儿喜欢吹泡泡,家长就可以买吹泡泡的玩具,和幼儿一起吹泡泡,鼓励幼儿吹泡泡等。
在对1-2岁幼儿注意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运用以上六种策略外,家长应有意识的关注幼儿的行为,长期坚持培养的策略,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才能取得培养幼儿注意力维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家雄,施燕等.21世纪幼儿家庭教育指南[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出版社,2001.
[6]徐明.幼儿社会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7]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