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名称: 儿童发展心理学
年级、专业: 14级小学教育
* ** ***
学 号: *********
层 次: 专升本
时 间: 2015年1月
046#《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
一、填空题
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
2、弗洛伊德设想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伊底、自我和超我。
3、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有: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
4、父母与同伴对儿童来说是两种性质的人际关系,父母与儿童基本上是指导与被指导,教育与被教育的纵向关系,而儿童与同伴则是平等的、互相教育的横向关系。
二、名词解释
1、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化。
2、亲社会行为: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
3、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
4、移情: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举个例子来说吧,“爱屋及乌”就是属于典型的移情效应,“恨夫及子”也是属于典型的移情效应,说白了,就是指对某个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
5、顺应:顺应都是生活心理学常用的手段,结果都是顺从,但是过程不一样。
“同化”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其认同你的想要的结果。“顺应”更多利用你的“权威”得到对方的认可。顺应比同化更有强制的手段。
三、 简答题
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儿童的美感教育有哪些途径?
答:主要应通过音乐、体育、美术和语文等涉及艺术的学科进行,还可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如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小组,如绘画组、歌咏组、舞蹈队、乐队。此外,可利用节假日、春游秋游,把儿童带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既可使他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又能激发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也是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参观展览会、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利用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儿童进行道德风尚美、心灵美的教育是美感教育中经常持久的内容。
2、怎样理解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答: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因而称为自律水平的道德。
3、结合儿童生活实际,简述影响儿童个性的家庭因素?
答:家庭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家庭因素有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模式和物理环境、子女的数目、出生次序、家庭情绪氛围、儿童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儿童个性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互相交错,互相制约,不能单考虑某一个因素的绝对作用。
4、简述什么是观察以及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为:一是从无意识向有意性发展;二是从冲动向思考性发展;三是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四是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5、简述父母的作用受到哪几种因素的影响?
答:一是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社会化目标的看法和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二是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性格和能力;三是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外部环境有工作单位、社会网络、社区、文化和亚文化等。
四、论述题
1、试述儿童游戏的种类主要有哪几种?
答:儿童游戏的种类主要有:
(1)创造性游戏。这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如办“娃娃家”,开公共食堂,当宇航员等。
(2)建筑型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的一种形式,利用建筑材料(如积木、石头、沙子)建造各种建筑物。通过儿童在建筑中的想象与模拟,发展儿童的设计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3)教学游戏。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等良好的智力品质。
(4)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通过这类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基本的身体动作,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使动作更加正确、灵活。还能培养勇敢、坚毅、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此外,还有表演性游戏、娱乐性游戏、智慧游戏等。
2、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内容有哪些?
答:(1)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性的整合就是一个儿童总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儿童不同于任何一个儿童的独特的个性表现。
(2)个性或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体貌特征、智力和创造性、与人交往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动机、志向、兴趣、信念和人生观。此外个性还包括自我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