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1:44
文档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人们关于“时代之题”的
推荐度:
导读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人们关于“时代之题”的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人们关于“时代之题”的哲学思考说明了(     )

A.哲学是一门能派生多种新知识的学问

B.哲学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和总结

C.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为破解时代之题提供科学的方

2.下列哲学思想中,基于哲学基本问题而对立的是(     )

①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理主动静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④心之官则思——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3.总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世界观和方的有机统一

②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顶峰

③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4.在“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这一重大发现说明(     )

A.有颌类的存在依赖于科学家的发现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5.清理海藻和种植地瓜,看似毫无关联,某地却抓住海藻地瓜这一金点子,蹚出一条新路子。近年来,该地引导群众用过去严重影响经济作物种植的海藻,制成有机肥,在滨海沙地上培育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海藻地瓜。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A.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的联系都是无条件的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联系 .人们可以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6.供应链是主要由物资供应链条、产品集成链条和市场营销链条三个相对又环环相扣的环节形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应是一个不断强化和增值的过程——将最好的材料变成最好的产品,得到最好的销售。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     )

①立足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坚持联系观点,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7.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总产量持续增加,但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按照这一规律,如下图,企业的理性选择是(     )

①当Q②当Q=A时,企业效益处于稳定状态,要停止可变要素投入

③当A④企业要持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实现总量持续增长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8.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着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充电难等问题,但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相关鼓励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种认识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A.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9.2022年中秋节前夕,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美术学院的艺术家,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到细如粉末的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这说明(     )

①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高科技手段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③人们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料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0.—般认为,常吃水果,不仅可以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和美白皮肤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是不宜多吃水果的,如阳虚之人,本身阳气就不足、怕冷,如果吃过多的水果,体内的阳气将会更虚。这说明(     )

①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超出其适用条件的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④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11.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及其所占课时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家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④劳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2.党的以来的1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滚石上坡、攻坚克难的10年,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共召开了27次会议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其目的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③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说明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3.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下列观点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

③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

④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14.近日,一位小伙在网上“火”了,他称自己毕业于某研究生院,目前选择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有网友认为这个小伙至少自食其力,没有躺平;也有网友指责小伙浪费教育资源。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要看他的社会贡献

②评价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必须因人而异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5.全国优秀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首届五星级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邹德凤说:“让被帮助者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是我最开心的事。”由此可见,实现人生价值(     )

①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②需要全面提高个人能力

③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必须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A.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16.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说:“我死过很多回,但只要不是最后一次死亡,我就还努力”。朱彦夫,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新中国成立后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7.“好人精神”绘就时代底色。2022年8月13日,总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希望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全社会弘扬“好人精神”(     )

①是基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滋养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22年电视台中秋晚会以“月文化”设题,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激荡起世界各地华人心中悠悠家国情。这表明,中华文化(     )

①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多元一体、兼收并蓄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19.“小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家熟知的概念,都是从文化经典中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这告诉我们(     )

①要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②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问题

③要不忘本来,深人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其植根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20.睹物思英烈,英魂永不朽,每一件遗物,都有一段英雄故事,都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透过无声的遗物,读到的是烈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炽热滚烫的家国情怀。我国加强对烈士遗物进行管理保护(     )

①旨在形成中国价值,契合国民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

②可以从中汲取中国力量,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③充分发挥烈士遗物的红色教育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

④是弘扬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的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21.在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有一份别具民族风情的国礼——镶锡瓷塑舞者,它展现的是一名身着印尼传统“巴迪克”蜡染服饰、跳着迎宾舞的美丽少女。这件国礼见证着中国与印尼的友好交往。镶锡和瓷塑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经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印尼。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交流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22.如果说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那么外来优秀文化则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有益养料。要汲取西方现代文化理念及形式的内在精华,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

②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保持开放的心态

③要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④文化传承应在博采众长的根基上推陈出新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23.我们所进行的文化强国建设,是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证文化强国建设不偏航、不迷航,就要(     )

①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融合同一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24.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发典型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与人物命运,让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才能为观众提供精神和思想的力量。这是因为(     )

①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人民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③优秀文化作品应该承载现代价值理念,展现时代精神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定理想信念,融通不同资源

A.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90年代初,党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30年间,中国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了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全面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制定黄河保,是党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黄河保的基本框架是在现有生态环境保律体系的支撑下,借鉴和参考《长江保》相关立法经验和章节体例,度科学设计的,既考虑了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治理、流域生态环保、水资源保障和利用、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基本问题,同时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来谋篇布局。黄河保将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基本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如何科学立法才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不规范放生导致的生态环境受损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修订野生动物保更好规范放生行为,成为期待。

中国现行野生动物保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有关专家认为,这条将放生野生动物的责任规定为放生者个人的自觉,缺乏监管,不利于落实该条款对放生者法律责任的规定。建议增加规定:放生者要取得县级以上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许可才可以放生,以强化事前监督。

2022年8月30日,野生动物保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强调应对放生行为严加约束,并授权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放生的具体办法。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分析我国野生动物保修订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求“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总重要指示的哲学依据。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洛宁县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洛出书处”“仓颉造字”“伶伦制管”就有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音乐之源”之说。该县打造农文旅田园综合体,为活用遗产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该县挖掘民俗内涵和洛书文化时代价值,根据史料恢复建设了古代丝绸之路驿道、大豫山、讲理村、洛书院、土窑洞,建设了乡愁博物馆、集“伶伦制管”“仓颉造字”“孟宗哭笋”等于一体的故事园、二十四孝砖雕壁画,使遗址保护、文物展示、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交叉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该县还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深入挖掘“兴华豆腐”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打造“兴华豆腐宴”餐饮品牌;文化与绿竹相结合,挖掘传承竹编传统工艺,同时结合境内历史文化遗存多的实际,挖掘开发“洛水竹艺”系列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洛宁县是如何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政治试卷参

1.C

【详解】

C: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人们关于“时代之题”的哲学思考说明了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C符合题意。

A: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一门能派生多种新知识的学问,A错误。

B: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和总结;B错误。

D: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为破解时代之题提供科学的方和方;D错误。

故本题选C。

2.D

【详解】

①:“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意思是因为器才有道,离开器,道也不存在了(所谓器是指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道则是具体事物中所共有的规律和法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万物独化,物各自生”,意思是没有造物主,万物都是自生自长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理主动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不符合题意。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③正确。

④:“心之官则思”,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D

【详解】

③④:之所以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只因为其实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能够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④应选。

①: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的统一,①不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顶峰,②不选。

故本题选D。

4.C

【详解】

A:有颌类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错误。

B:材料未涉及意识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

C:有颌类的发现证明了自然界是物质的,C正确。

D: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一定是正确的,D错误。

故本题选C。

5.A

【详解】

A:清理海藻和种植地瓜,看似毫无关联,某地却抓住海藻地瓜这一金点子,蹚出一条新路子,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A正确。

B:事物的联系都是无条件的的说法错误,具体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B说法错误。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C说法错误。

D:人们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D

【详解】

③④:供应链是主要由三个相对又环环相扣的环节形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应是一个不断强化和增值的过程,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③④符合题意。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所以要立足整体,而不是要立足关键部分,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要注重供应链内部三个环节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而不是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②排除。

故本题选D。

7.B

【详解】

①:当Q<A时,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加可变要素投入,这是企业注重量的积累,促成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不断上升,①应选。

③:当A②:当Q=A时,企业的边际产量处于峰值,但总产量仍然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应该开始优化要素投入结构,而不是停止可变要素投入,②不选。

④:说法错误,当Q=B时,企业的总产量处于峰值,此时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的话,总产量会持续下降,④不选。

故本题选B。

8.A

【详解】

①: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着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充电难等问题,这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正确。

③:但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相关鼓励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表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从哲学角度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又表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未涉及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A

【详解】

①②: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及美术学院的艺术家,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到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这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高科技手段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到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属于科学实验,不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③排除。

④:材料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体现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0.C

【详解】

②③:由一般认为的常吃水果的有诸多好处,到有些人是不宜多吃水果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当超出适用条件和范围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②③应选。

①:说法错误,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是认识具有反复性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①不选。

④: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

①③:国家之所以重视劳动教育,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基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③应选。

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不选。

④:说法正确,但不构成因果关系,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2.B

【详解】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①正确。

②: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而非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②错误。

③: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③正确。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非对抗性的矛盾,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

①②: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是真正的英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的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通晓民情,通晓民情的人,必定亲近人民,这都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与鲁迅先生的观点相一致,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强调君主心术对天下的影响,③与题意不符。

④: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属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4.B

【详解】

①③:有网友认为这个小伙至少自食其力,没有躺平;也有网友指责小伙浪费教育资源。这表明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要看他的社会贡献,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①③符合题意。

②:评价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是客观的,不会因人而异,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不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

①③:“让被帮助者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是我最开心的事。”由此可见,实现人生价值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实现人生价值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涉及提高个人能力,②排除。

④: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不是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志愿服务活动,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C

【详解】

②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的是朱彦夫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不符合题意。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A

【详解】

①②:在全社会弘扬“好人精神”是基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滋养,①②符合题意。

③:弘扬“好人精神”属于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没有涉及科学文化修养,③错误。

④:弘扬“好人精神”,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目的不是为了抵制腐朽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8.B

【详解】

①③:2022年电视台中秋晚会以“月文化”设题,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激荡起世界各地华人心中悠悠家国情,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作用,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排除。

④: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的特点,不是中华文化特点,而且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9.B

【详解】

①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启示我们要不忘本来,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①③正确。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但不能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问题,②错误。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植根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是民族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基础而非文化价值的表现,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0.D

【详解】

①:一是中国价值早已形成,二是我国加强对烈士遗物进行管理保护,有利于发挥红色教育作用,而不是旨在形成中国价值,该选项夸大了对烈士遗物进行管理保护的作用,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加强对烈士遗物进行管理保护,可以从中汲取中国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物质基础”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④:透过无声的遗物,读到的是烈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炽热滚烫的家国情怀,因此,我国加强对烈士遗物进行管理保护有助于弘扬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烈士遗物的红色教育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1.D

【详解】

③④:镶锡和瓷塑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经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印尼,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表明文化交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③④应选。

①: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文化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①不选。

②: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交流与文化多样性,没有体现文化交流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不选。

故本题选D。

22.C

【详解】

②③:在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又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表明我们要秉持平等和尊重,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②③应选。

①:说法错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①不选。

④:说法错误,文化传承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④不限。

故本题选C。

23.D

【详解】

①:我们要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但应该借鉴外来有益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属于封闭主义的表现,不利于文化强国建设,①排除。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会在文化交流中加强融合、共同发展,但不会趋向同一、削弱文化多样性,②错误。

③④:“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向”启示我们,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强国建设不偏航、不迷航,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4.C

【详解】

②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让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才能为观众提供精神和思想的力量,这是因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优秀文化作品应该承载现代价值理念,展现时代精神,②③符合题意。

①: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①错误。

④:材料强调文化创作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没有体现要坚定理想信念,融通不同资源,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5.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党的科学部署和英明决策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按照“三步走”战略规划,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跨越。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我国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尊重自然规律和航天事业发展规律,攻克了一系列尖端课题,使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分析】

背景素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就

考点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回答此题需要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应原理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党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联系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有效信息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可联系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有效信息③:中国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可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相关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6.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黄河保的起草要正视、回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现实问题,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法律保障。(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制定黄河保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法律保障。”或者“矛盾双方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制定黄河保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黄河保的制定要具体分析黄河流域基本问题,科学设计法律基本框架。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黄河保的制定既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谋篇布局,又要考虑黄河保护的其他基本问题,才能解决黄河治理难题。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包含普遍性。黄河治理和长江治理有共通之处,黄河保的起草可以借鉴长江保的内容确定黄河保的基本框架。

【分析】

背景素材:黄河保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角度。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设问指向要求分析如何科学立法才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属于措施类试题,需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等知识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黄河保将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基本遵循→可联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关键词②:制定黄河保,是党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③:既考虑了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治理、流域生态环保、水资源保障和利用、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基本问题,同时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来谋篇布局→可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关键词④:黄河保的基本框架是在现有生态环境保律体系的支撑下,借鉴和参考《长江保》相关立法经验和章节体例,度科学设计的→可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因不规范放生导致的生态环境受损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用立法规范放生行为的重要性,推动了野生动物保的修订和完善。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中国现行野生动物保的相关规定不利于落实该条款对放生者法律责任,需要修订和完善。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修订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

背景素材:野生动物保的修订

考点考查:实践是认识基础

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注意把握设问范围,调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因不规范放生导致的生态环境受损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修订野生动物保更好规范放生行为,成为期待→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②:实践证明中国现行野生动物保的相关规定不利于落实该条款对放生者法律责任,需要修订和完善→可联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③:修订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8.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针对地震灾情做出的重要指示,对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发挥重要指导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分析】

背景材料: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地震

考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答,注意知识限定是社会真谛的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地震发生后,总作出重要指示中的强调和要求→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总针对地震灾情做出的重要指示,对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②: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和方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调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29.①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挖掘民俗内涵和洛书文化时代价值,通过建设乡愁博物馆、故事园、砖雕壁画等形式,打造新的文化载体,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乡村振兴相协调。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打造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和文旅融合新业态,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乡村振兴要求的文化形式。

【分析】

背景材料:洛宁县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考点考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如何做”角度作答,注意知识限定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该县挖掘民俗内涵和洛书文化时代价值,建设了乡愁博物馆、集“伶伦制管”“仓颉造字”“孟宗哭笋”等于一体的故事园、二十四孝砖雕壁画,使遗址保护、文物展示、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交叉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可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角度分析;

关键词②:该县还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挖掘开发“洛水竹艺”系列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调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文档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人们关于“时代之题”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