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留吕初中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历史考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0:56
文档

留吕初中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历史考试

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A.中国工农
推荐度:
导读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A.中国工农
 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  D.中国人民志愿军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6、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 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9、今年,某人五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北京欢迎您》   D.《学习雷锋好榜样》

10、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11、在“文化大”期间,国家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  B.孙中山和  C.和  D.刘少奇和

1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1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6、中国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将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7、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音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会----21世纪初

18、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外事评论家答:中国战略导弹实现了历史性跨跃。这支创建于

A.1949年         B.19年         C.1966年         D.1970年

19、图2中的人物“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詹天佑   C.袁隆平    D.侯德榜

20、在党和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定工程的是

A.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1956年召开的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久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4分)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2分)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2分)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2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4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些? (4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1972年作。

材料三: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港澳回归;2008年12月1 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3月27日晚,经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

(1)材料一中图A、B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4分)这表明我国的哪一科学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2分)请你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心愿? (2分)

(3)材料三中“三通”的实现表明党和制定的哪一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2分)

(4)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两点即可,4分)

24、材料解析

今年是中国党成立90周年,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党领导中国取得胜利的阶段;而1949年到今天,是中国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摘自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请回答:

(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试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8分)

材科二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

材料三  2007年,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分)2008年“神七”飞天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分)

(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应的内容之间的关系。(2分)

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AADDDDD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CCDBCBCCB
21、(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4)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不拘泥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

23、

24、(1)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港澳回归等(任选4项,每项2分,共8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叙述亦可)

(2)863计划  航天技术

(3)科教兴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局限上述说法)

文档

留吕初中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历史考试

2010年---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A.中国工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