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案《虽有嘉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6:02
文档

教案《虽有嘉肴》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20虽有嘉肴-2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讲读课主备人授课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礼记》常识2、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理解。3、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4、类比说理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品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对于自身教育成长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实践中明事理,在实践中出真知。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2、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3、诵读默写。难点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20虽有嘉肴-2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讲读课主备人授课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礼记》常识2、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理解。3、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4、类比说理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品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对于自身教育成长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实践中明事理,在实践中出真知。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2、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3、诵读默写。难点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
七  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20虽有嘉肴-2

总课时授课时间
课型讲读课主备人授课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礼记》常识

2、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理解。

3、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

4、类比说理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品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对于自身教育成长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实践中明事理,在实践中出真知。

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

2、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

3、诵读默写。

难点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
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及时间安排
一、复习巩固:

1、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明确:

(1)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论证思路)

明确: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在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3、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提示:教者的角度—      学者的角度—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教师小结,诵读全文

四、延伸拓展,体验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儒家相关的教学思想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五、课外阅读 《玉不琢不成器》(学案)

六、课外作业:(学案)

板书:

      嘉肴  食 旨             学    知不足    自反

                  学习重要性                      教学相长       至道  学 善             教    知  困    自强

学学半

附:《学案》答案参考

《玉不琢不成器》参考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治国犹栽树》参

24.①停止(1分);②只(1分)

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

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

【中考链接参】

小组展示,

矫正明确

小组交流,展示明确本文的思想内容及论证手法。(10分钟)

自由诵读,加深理解,质疑。(3分钟)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对儒家教育思想谈体会,说看法,进一步(5分钟)

拓展阅读《礼记》相关语段及中考题,进一步了解《礼记》。

教后

札记

文档

教案《虽有嘉肴》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20虽有嘉肴-2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讲读课主备人授课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礼记》常识2、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理解。3、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4、类比说理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品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对于自身教育成长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实践中明事理,在实践中出真知。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含义。2、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道理。3、诵读默写。难点理解本文阐述的关于“学习”和“教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