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 下列与电阻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的电阻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与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
C. 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则电阻越大
D.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导体形状、温度都无关
2. 如图所示,A、B两点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一条电场线上,若
一带负电的粒子从B点运动到A点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则
可判定( )
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C. 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左侧
D. 点电荷一定在B点的右侧
3. 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而运动,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粒子的运动轨
迹,则由图像可以做出判断的有( )
A. 电场线的方向
B. 粒子的运动是由a→b还是由b→a
C. 粒子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D. 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孰高孰低
4.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R x< B. 当R x>>R A时,用甲种接法误差较小,当R x< D. 两种电路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 5. 如图所示,Oxy坐标系中,将一负检验电荷Q由y轴上a点移至x轴上b点时,需克服静电力做功W;若从a点移至x轴上c点时,也需克服静电力做功W,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静电场可能是( ) A. 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B. 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C. 处于第一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 处于第四象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6. 如图所示,E为一稳压电源,C为一平行板电容器,以下操作能够维持两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不变的有( ) A. 保持开关S闭合,向电容器两板间充入煤油(相对介电常数为2) B.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增加一倍,极板间距减少一半 C. 将开关S断开,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减少一半,极板间距减少一半 D. 将开关S断开,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增加一倍,极板间距减少一半 7.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附近有用绝缘支架支撑着的金属导体B,当开 关S1、S2断开时,导体B左端带有负电荷,右端带有正电荷。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S1,则导体B左端不再带有电荷C. 闭合开关S 2,则导体B 左端不再带有电荷 D. 闭合开关S 2,则导体B 右端不再带有电荷 8. 如图所示为某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中的倾斜虚线为特性曲线的切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电压为12V 时该元件电阻为60Ω B. 电压为12V 时该元件电阻为20Ω C. 该元件的电阻随电压变化,但总是小于5Ω D. 该元件的电阻随电压变化,但总是大于5Ω 9. 如图所示,A 灯与B 灯电阻相同,当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对两灯明暗程度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灯变暗, B 灯变亮 B .A 灯变亮,B 灯变暗 C .两灯都变亮 D .两灯都变暗 10. 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于点O ,当小球平衡时,细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速度方向和细线垂直,使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圆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为( ) A. gl B. θgl cos C. θgl cos D. 0 11.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现设计投影仪的简易电路,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 图7-6启动后,灯泡才可以发光,电动机没有启动,灯泡不亮,电动机的电路元件符号是M ,如下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12.在如图7-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 为小灯泡,R 为光敏电阻,D 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光越强),且R 与D 相距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滑动触头P 向左移动时,L 消耗的功率增大 B .当滑动触头P 向左移动时,L 消耗的功率减小 C .当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L 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 .无论怎样移动触头P ,L 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二实验题 13.(8分)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备有以下器材: A .电池组(3 V 、内阻lΩ) B .电流表(0~3 A ,内阻0.0125Ω) 图7-9 C .电流表(0~0.6 A ,内阻0.125Ω) D .电压表(0~3 V ,内阻4 kΩ) E .电压表(0~15 V ,内阻15 kΩ) F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l A ) G .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 ) H .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 (只填写字母代号) 图7-9乙 (2)某同学采用了图7-9甲所示的部分电路测量电阻,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根据测量数据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7-9乙所示,图中MN 段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4.(8分)为测出量程为3V ,内阻约为2kΩ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 电阻箱R ,最大电阻为9999.9Ω,定值电阻r 1=5kΩ, 定值电阻r 2=10kΩ 电动势约为12V ,内阻不计的电源E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的电路图如图7-10所示,先正确连好电路,再调 节电阻箱R 的电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记下 此时电阻箱R 有电阻值R 1;然后调节电阻箱R 的值, 图7-10 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 的电阻值R 2. (1)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计算电压表内阻R V 的表达式为R V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则电压表内阻R V 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__. A .偏大 B .不变 C .偏小 D .不能确定,要视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 15. 用如图2-19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量程0.6 A 、3 A 内阻0.1Ω); b .电压表(量程3 V 、15 V 内阻8K Ω); c .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 .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 V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 A R0应选择______Ω的定值电阻,R 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闭合S 前滑片应置于R 的 (左端或右端).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6. (1)图甲是一个双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3V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5V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为500Ω,满偏电流I g 为600μA 。则电阻R 1和R 2的值应该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乙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当使用a 、b 个端点时,量程为3A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6A 。已知表头的内阻R g 为950Ω,满偏电流I g 为30mA 。则电阻R 1、 R 2的值应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一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A 的电源和一个滑线变阻器,接成如图7-12甲所示的电路,变阻器最大阻值R 0=22Ω,电源路端电压U 随外阻R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U =12V 的直线为图线的渐近线,试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A 、B 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 (3)若要保证变阻器的滑片能任意滑动,A 、B 两端所接负载的最小电阻时多大? 图7-12 18.如图7-13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V ,0.9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R 0上标有“10Ω,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3V . (1)根据传感器上的标注,计算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 (2)若电路元件均完好,检测时,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 、b 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时多少? (3)根据技术资料可知,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了1Ω,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作用,实际检测时,将一个恒定的电源加在图中a 、b 之间(电源电压小于上述所求的电压的最大值),闭合开关S ,通过调节R 0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 0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右表. 若不计检测电路对传感器电阻的影响,通过计算分 析,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还能使用?此时a 、b 间所加的电压时多少? 图 7-13 A B 甲 乙 (1)电荷Q在M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20. 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不导电细线的一端连着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把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场强平行,然后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侧时速度恰好为零,此时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9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21. 有一电动机,其铭牌上标有“100V、50W”,当给此电动机接上100V的电源使其正常工作时,测得它可以将重为10N的物体以4m/s的竖直速度匀速提起,试问: (1)此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多大? (2)为了让此电动机和一个“100V、40W”的白炽灯泡在一个输出电压为200V的电源带动下都能正常工作,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计算电路中的附加电阻的阻值。 22. 如图所示,从电子射出的电子束(初速度不计)经电压U1=2000V加速后,从一对金属板Y和Y´正中间平行金属板射入,电子束穿过两板空隙后最终垂直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现在用一输出电压为U2=160V的稳压电源与金属板YY´连接,在YY´间产生匀强电场,使得电子束发生偏转。若取电子质量为9×10-31kg,YY´两板间距d=2.4cm,板长l=6.0cm,板的末端到荧光屏的距离L=12cm。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考虑重力的影响,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子束射入金属板YY´时速度为多大? (2)加上电压U2后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多少? (3)如果两金属板YY´间的距离d可以随意调节(保证电子束仍从两板正中间射入),其他条件都不变,试求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距离的取值范围。 电场与恒定电流练习题参 13.(1) ACDFH (2)小随着电阻丝中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14.(1) r 1 (2)R 1—2R 2—r 1 (3)A 15. (1) 3 0.6 1 0~10 右 (2) 电压表的分流 16. (1) 4.5kΩ 20kΩ (2) 10Ω 40Ω 17.(9分) 12.【解析】(1)由乙图可知,当R 趋近无穷大时,E =12V ,而当U =6V=E /2时,应有r =R =2Ω (2)当滑片滑到变阻器的最上端时,A 、B 两端输出电压最大值: V R r R E U 11222 221200max =⋅+=+= 当滑片滑到变阻器的最下端时,A 、B 两端输出电压最小为零,故A 、B 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为0~11V . (3)当滑片滑到变阻器的最上端时,通过电源的电流恰好为最大电流2A 时,A 、B 两端所接负载电阻最小。 AB AB R R R R r E I ++=00,解得:R AB =4.9Ω. 18.【解析】(1)传感器的电阻R 传=U 传2/P 传=10Ω, 传感器的额定电流I 传=P 传/U 传=0.9/3A=0.3A , (2)要求电路各部分安全,则要求电路的最大电流I =I 传=0.3A 此时电源电压最大值U m =U 传+U 0 U 传传感器的额定电压,U 0为R 0调至最大值R om =10Ω时R 0两端的电压,即: U 0=I 传R 0m =0.3×10V=3V 所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U m =U 传+U 0=6V (3)设实际检测时加在a 、b 间的电压为U ,传感器的实际电阻为R 传',根据第一次实验记录数据由:U = R 传'I 1+U 1,即:U =0.16×R 传'+1.48 根据第二次实验记录数据由:U = R 传'I 2+U 2 即:U =0.22×R 传'+0.91 解得:R 传'=9.5Ω,U =3V 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为△R = R 传—R 传'=10Ω—9.5Ω≤0.5Ω 此传感器仍然可以使用. 19解:(1)根据库仑定律,Q 在M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r Q k E =100N/C (2)根据功能关系,q 在移动过程中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功 W = -ΔE p = -3×10-9J 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 =q W = 15V 20. (10分) 解:(1)小球从最右边摆到最左边的过程中,设摆长为L ,根据动能定理 m g L cos θ-EqL (1+sin θ)=0 - 0 得:E = )24tan(=)sin +1(cos θπq mg θq θmg - (2)设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则对小球从最右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m g L – EqL =21 mv 2 – 0 而小球摆到最低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T – m g = m L v 2 根据以上两式及第一问结果可解得 T = mg θπmg mg θθmg mg θθθ)24tan(23=sin +1cos 23=sin +1cos 2sin 3+3---- 21. (10分) 解:(1)次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机械功率为 P 机 = G v = 40W 所以其正常工作发热功率为 P Q = P – P 机= 10W 正常工作电流为 I 机 =U P = 0.5A 根据焦耳定律 P Q = I 机2 r 根据以上可得电动机内阻 r = 40Ω (2)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i = 额额U P =0.4A 所以分流电阻R 上应流过的电流为 I = I 机 – i = 0.1A 根据欧姆定律,分流电阻R 的阻值应为 R =I U =1000Ω22 (15分) 22解:(1)根据动能定理,设电子在加速电极作用下获得速度为v 0,有 20121=mv e U 可得v 0= m e U 12 ① 解得v 0=m/s 710×38≈2.67×107m/s (2)电子穿过偏转电极过程中,在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l = v 0 t ② 在沿电场方向受力为 F =Eq ③ 根据匀强电场性质 U 2=E d 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⑤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出偏转电场时其在电场方向位移为 y = 221at ⑥ 根据①-⑥式可推得 y = 12 24dU l U ⑦ 此时在电场方向上的分速度为 v y = at ⑧ 出电场后电子做直线运动最终打在荧光屏上,距离O 点的距离设为y ´,根据几何关系及①⑦⑧可得 y ´= y l L l 2+()1242+=dU L l l U ⑨ 将数据代入⑦式可得y = 3mm < 2d ,所以此时电子可以射出偏转电场 于是将数据代入⑨式可得y ´=15mm (3)d 越小则偏转电场越强,电子的偏转也越厉害,但是同时两板间距缩小电子更容易打在极板上,所以电子的偏转应有最大值,且临界条件为电子刚好擦YY ´极板而出。即 y d =2 ⑩ 联立⑦式代入数据可解得此时y =6mm 继续代入⑨式可得此时y ´=30mm 所以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 点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3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