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2:50
文档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929303132333435答案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上表中。(1----20每题为1分,21----35每题为2分)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哪一项上是不一致的()A、都住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B、共同进行劳动C、使用打制石D、都懂得了人工取火3、长江流域
推荐度:
导读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929303132333435答案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上表中。(1----20每题为1分,21----35每题为2分)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哪一项上是不一致的()A、都住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B、共同进行劳动C、使用打制石D、都懂得了人工取火3、长江流域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929303132333435
答案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上表中。(1----20每题为1分,21----35每题为2分)

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哪一项上是不一致的(   )

A、都住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B、共同进行劳动  C、使用打制石  D、都懂得了人工取火

3、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我国的(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6、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人    B、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   

C、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D、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帝、黄帝两部分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

A、黄帝和炎帝打败蚩尤  B、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C、夏朝的建立  D、禅让制的形成

8、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

A、禅让制被破坏   B、分化的出现  C、出现了奴隶  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9、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创“世袭制”,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10、下列内容中表述与商汤有关的选项是(    )

A、发明舟车,提倡种植五谷,建造宫室

B、建立。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开创建立国家机构      

C、要求大臣勤于政事,要“有功于民”    

D、迁都到殷后,统治区域不断扩大,使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11、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并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税

12、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      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14、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5、下列青铜器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16、关于司母戊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②它是商朝青铜灿烂时代的突出表现     

③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④它是用来烧炭的青铜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管仲改革    ②城濮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18、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出现(      )

A、文字    B、原始农业     C、原始手工业     D、原始畜牧业

19、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原因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  C、战争频繁    D、井田制瓦解

20、关于都江堰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采取了中游作堰的方法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制农具的使用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业的兴盛

2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它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23、对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争霸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灾难    ②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争霸进一步消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4、下列关于我国历法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之分和闰月之分

C、相传8000年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25、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了,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让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2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井田制的瓦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27、诸子百家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是(   )

①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  ②墨子的“兼爱”和“非攻”思想   

③韩非子的改革意识和法制意识          ④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孔子的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

A、“以人治国”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29、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的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30、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3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B、秦国是实力最强的国家    

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32、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赋税、徭役沉重   D、失去民心

3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3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的学派消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主要原因是(     )

A、采用儒家学说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加强集权,巩固大一统帝国

二、材料分析:

1、阅读材料:(11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代?(2分)

(2)他曾经在哪一国家进行变法?目的是什么?(3分)

(3)他变法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啊?(3分)

(4)他实施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3分)

2、阅读材料:(16分)

《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请回答:

(1)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秦始皇首创了什么制度来巩固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3)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和文化发展?(4分)

(4)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2分)

(5)汉武帝又是如何加强集权的?结果怎样?(6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四:“斧斤以时入山,树木不可胜用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3分)结果如何?(2分)

(2)材料二中的这首诗称赞的是谁?(1分)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2分)他修建的水利工程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3分)

(3)材料三中是什么时期的哪位诗人写的诗句?(2分)其代表作是什么?(1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2分)

(4)材料四出自何人之口?(1分)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他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3分)

文档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929303132333435答案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上表中。(1----20每题为1分,21----35每题为2分)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哪一项上是不一致的()A、都住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B、共同进行劳动C、使用打制石D、都懂得了人工取火3、长江流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