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2
二、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法及荷载计算 2
三、升降机说明书设计基础抗冲切验算 3
四、基础板下承载力验算 5
五、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加固设计 6
1、 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加固设计的分析 6
2、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受压强度验算 7
3、 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压强度验算 7
4、 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8
5、 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9
6、 支承方木(木楞)的挠度验算 10
7、 可调支托(钢管支柱)的承载力复核验算 10
8、 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扣件式钢管立柱稳定性的验算 11
六、地下室顶板加固安全保证措施 14
附图
钱皇绿都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华宇大厦工程位于文鑫路、公园路交汇处。本工程由13幢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72.48㎡,总建筑高度为m。
施工升降机配置情况(B区块):1#、2#、5#、6#楼各安装一台广西建机SCD200施工电梯(单笼),建筑高度57.1m(按5#最高验算),安装高度60m。
因施工升降机基础座落在地下一层车库顶板上,板结构板厚300㎜。为保证地下室顶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确保确保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对施工升降机布置的位置,在地下一层车库底板与施工升降机基础承台间进行支撑加固。
二、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法及荷载计算
施工升降机基础结构情况如下:基础长×宽为4.6m×3.5m,基础板厚350㎜,基础内配A8@250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在施工升降机的基础部位4.6m×3.5m范围内的地下车库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作为加固手段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25m,导轨架底部基础区域立杆纵距0.5m,立杆横距0.5m,基础周边部位应向外延伸一跨,立杆纵距0.9m,立杆横距0.9m,步距1.5m。
按说明书选用SCD200型号升降机,查说明书得对重重量为1000kg;导轨架重(安装高度为60米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50kg):150kg×40=600kg;吊笼重量:945kg;外笼重量:1480kg;附墙重量(200 kg/套,共10套):200kg×10=800kg;限载:200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1000kg+150kg×40+945kg +1480 kg +200kg×10+2000)×9.8/1000=131.6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131.6=276.36kN
三、升降机说明书设计基础抗冲切验算
按升降机说明书基础图可知,升降机的所有重量除底层护栏外均通过导轨架传递至基础板,由此产生荷载直接对地下室顶板的冲切应力,为防止产生冲切破坏,必须先验算基础能把上部传来荷载分散均布在地下室顶板上。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之7.7.1条,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具体验算如下:
升降机导轨架基础及其力学分析图
(其中a=380mm(按说明书第36页),c=960mm, l=4600mm, b=3500mm),计算公式为:
其中按说明书技术要求其砼强度为:C35,查表:
得=1.57N/mm2。的取值按本公式说明取最小值=1.0N/mm2;按图厚度为h=350mm,小于800mm,得=1.0;=h-有效高度=350-30=320mm;另=c/a=960/380=2.52>2,取2.52,=0.4+1.2/2.52=0.876;按最不利的角柱考虑取20,按公式说明计算周长=((380+320/2*2)+(960+320/2*2))*2=3960mm,=0.5+(20*320)/(4*3960)= 0.904,按公式要求取最小值=0.876
由此根据公式的,即为加载在350mm厚基础板上的集中荷载=276.36kN,而=(0.7×1.0×1.57 N/mm2+0.15×1.0 N/mm2)×0.876×3960mm×320mm =13873.933N =1386KN大于=276.36kN
说明升降机的基础能满足导轨架集中荷载的冲切承载力的验算要求,由此可以认定276.36KN的荷载经升降机基础分散均布至地下室顶板的A=4600mm,B=3500mm范围上,但从实际加固施工过程中,不可辟免的出现支撑点不均匀现象。
四、基础板下承载力验算
由说明书第35页第1)条要求:混凝土基础板下地面的承载力应大于0.15MPa=150KN/㎡,选用基础为A=l=4600mm,B=b=3500mm;按基础承载力设计值:276.36kN加上基础自重:4.6×3.5×0.35×25KN/m³×1.2(标准荷载设计分项系数)=169.05KN,得基础均布荷载=(276.36+169.05)/4.6/3.5=22.67KN/㎡,而经查本工程结施总说明<一>6.1地下室顶板C35承载力设计值(相对楼板的外加荷载即为活载)为:5 KN/㎡,远小于均布荷载的22.67KN/㎡;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对此顶板进行加固。
五、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加固设计
1、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加固设计的分析
地下室顶板的本身重量可以由本身结构支撑,对地下室顶板的加固只考虑升降机及其基础产生的恒动荷载:276.36+169.05=445.41KN。为尽量利用工程中使用较为灵活的材料,本加固设计拟用钢管支架作为支撑系统作为加固方案的实施方式(具体立杆布置搭设按简图所示),由于钢管的立杆稳定性是其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而在搭设过程中,其搭设的水平纵横方向的拉结杆均未能较好的顶固,其拉结作为抗挠度的约束不能认定为固定端。由升降机及其基础对地下室顶板产生的均布荷载的22.67KN/㎡大于设计荷载的5 KN/㎡为4倍以上,如果按应力完全分散均布在地下室顶板上,必定导致顶板支撑点之间产生一定的弯矩,从而产生弯曲变形,影响地下室顶板的结构安全,故此为安全考虑在加固设计时,必须尽可能的让加固支撑直接对应,升降机导轨架位置,由此设置应力考虑范围,如图所示:
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受压强度验算
按照基础对应范围,设定升降机及其基础载荷全部集中,并均匀分布于支撑顶板底部的宽50mm×高100mm的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上。地下室顶板底与方木(木楞)的受压接触面,按立杆布置图可知,长度为4600mm共计7条,每条接触面为2×50mm(双方木木楞),设计时考虑方木(木楞)加工尺寸不标准,只按一条接考虑)即得总接触面面积:4600mm×50mm×7条=1610000mm2,由升降机及其基础产生的恒动荷载:445410N,得:fc1=445410N/1610000mm2=0.277N/mm2< fc =16.7 N/mm2(由地下室顶板砼强度C35轴心抗压设计值,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表4.1.4),
由此表明方木(木楞)与地下室顶板之间的应力传递混凝土受压强度验算合格。
3、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压强度验算
由“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受压强度验算”得,升降机及其基础载荷全部均匀分布于支撑顶板底部的7根长4600mm×宽50mm×高100mm的方木(木楞)上,由此计算出地下室顶板传递的荷载压应力fc1, fc1=445410N/1610000mm2=0.277N/mm2,方木(木楞)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选用 针叶树种木材“南方松”,查该规范表A.3.1-1得其强度等级为AC15A,查该规范表A.3.1-3得顺纹抗压fc=13N/mm2,横纹抗压fc90=2.1N/mm2,按最不利情况按横纹抗压值考虑。则:fc1=0.277N/mm2 4、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由“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受压强度验算”得,升降机及其基础载荷全部均匀分布于支撑顶板底部的7根长4600mm×宽50mm×高100mm的方木(木楞)上,由此说明方木(木楞)承受来自于地下室顶板的均布荷载处于方木(木楞)的4600mm全长,为此进行方木(木楞)抗弯强度验算。由立杆布置图可知方木(木楞)的支撑点为9个中间等跨500mm,标准方木(木楞)长度为2000mm,按施工要求的双方木(木楞)连续接长,中间必然有一个断口接长,其弯矩分析如按连续结构考虑,必然导致计算弯矩结果偏小,同时也不符合实际受力,故此现按简支结构计算其弯矩: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之(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表2-6第5序次的均布荷载简支梁内力计算:加载在方木(木楞)上均布的荷载:q=0.277N/mm2*50mm=13.85 N/mm;弯矩:Mmax=ql2/8=13.85 N/mm*500mm2/8 =432812.5N.mm,依《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方木(木楞)抗弯强度应按该规范的5.2.2-3公式进行计算,其中fm查JGJ162-2008表A3.1-1~5使用针叶树种南方松由表A3.1-1得TC15A查表A3.1-3得fm=15,同时另依表A3.1-4考虑本方案中方木(木楞)为长时间使用,按较为不利状态考虑“按恒载验算时”选用系数为0.8得调整后的fm=15*0.8=12N/mm2;其中W由矩形木楞(方木(木楞))宽50mm×高100mm查表5.2.2的截面最小抵抗矩=83.33cm3=83333.33mm3(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序号1的公式:50*1002/6=83333.33mm3),木楞(方木(木楞))的抗弯强度:=432812.5N.mm/83333.33mm3=5.19N/mm2< fm=12N/mm2 由此表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弯强度验算合格。 5、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5.2.2第2小条以及《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5.2.2要求: 依前条验算条件,查JGJ162-2008规范附表A.3.1-3按TC15A木材顺纹抗剪强度值:fv=1.6 N/mm2;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序号1的公式:V=ql/2=13.85N/mm×500/2=3462.5N;构件的全截面惯性矩I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2-5序号1的公式:I=bh3/12=50*1003/12= 4166666mm4;构件的截面宽度b=50mm;剪切面以上的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100mm/2)×50mm×(100mm/2/2)=62500mm3;代各参数入公式计算:(V×S)/(I×b)=(3462.55N×62500mm3)/(4166666mm4×50mm)=1.04N/mm2< fv=1.6 N/mm2; 由此表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抗剪强度验算合格(验算数据比较接近,施工时必须严格要求,认真到位,按规范施工)。 6、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挠度验算 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5.2.2第3小条以及《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5.2.6要求,受弯构件应进行挠度验算,JGJ162-2008明确简支楞梁须按照该规范的5.2.1-4或5公式进行验算,本设计没有出现集中荷载,故选用5.2.1-4式进行验算: ,其中弹性模量E查JGJ162-2008规范附表A.3.1-3按TC15A木材E=10000;全截面惯性矩I=4166666.667mm4;最大挠度的取值按JGJ162-2008规范的4.4.1条第3小条的“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得=300mm/1000=0.3mm;代各参数入公式计算=(5×13.85 N/mm×500mm4)/(384×10000N/mm2×4166666.667mm4)=0.27mm<=0.3mm. 由此说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的挠度验算合格。 7、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下的可调支托(钢管支柱)的承载力复核验算 由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下必须通过可调支托(钢管支柱),传递至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撑系统,其承载力一是必须经过核算满足最低要求才能使用,依JGJ162-2008第5.2.5条之第2小条说明,查5.2.5-1表,取表中最大长度容许荷载的最小值12KN,由立杆布置图可知立杆每行10条7行共计10×7=70条,按均匀分布计算每根立杆的荷载应为:设计总荷载445.41KN/70条=6.363KN/条<最大长度容许荷载的最小值12KN. 由此说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水平横支承方木(木楞)下的可调支托(钢管支柱)的承载力复核验算合格。 8、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扣件式钢管立柱稳定性的验算 1)受压杆件的计算长度=1.5m(即纵横水平拉杆步距为1500mm) 依JGJ162-2008第5.2.5条之第2之(2)小条说明:“立柱应考虑插管与套管之间因松动而产生的偏心(按偏半个钢管直径计算),应按下式的压弯杆件计算”与JGJ162-2008第5.2.5条之第3小条说明:“扣件式钢管立柱应按单杆轴心受压构件计算,计算公式为该规范的5.2.5-10,公式中的计算长度采用纵横向水平拉杆的最大步距,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8m”在本设计方案中均存在,故此受压杆件的计算长度=1.8m(即实际施工时纵横水平杆的步距不得超过1.8m,且须保证钢管立柱的上下末端均须设置纵横水平杆),其余按5.2.5-9式计算: 其中轴心压力设计值N=6.363KN;轴心受压稳定系数;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按该规范附录A表A.1.1-1和表A.2.1-1 采用,按牌号Q235钢直径>40~60(钢管直径为48mm)查表取用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0 N/mm2;钢材屈服强度值:本设计方案使用钢管用钢牌号为Q235,按《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221-2000第3.2.1条说明,其屈服强度为235N/mm2,轴心受压杆件毛截面面积A按壁厚3.5mm外直径48mm取用A= ((48/2) 2-(48/2-3.5)2)×3.14159= 4.30225mm2,直径为48mm的下套管的钢管回转半径=(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2-5序号5的公式:)=(48mm2+(48mm-3.5mm×2)2)0.5/4=15.7817141mm,其惯性矩= =3.14159×(48mm4+(48mm-3.5mm×2)4)/=399285.1425mm4;上插管为实心U型可调支托,其直径按JGJ162-2008规范6.1.9条明确“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48-5.5×2-3×2=31mm,其惯性矩(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2-5序号4的公式)==3.14159×314/=45333.19279mm4;由此依=399285.1425mm4/45333.19279mm4=8.807787803;得=((1+8.807787803)/2)0.5=2.21447373;推出= =2.21447373×1500mm/15.7817141mm=210.48;按JGJ162-2008规范查附录D计算=210.48×(235 N/mm2/235)0.5=210.48已经超出查表范围,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附录C说明,查JGJ130-2001表5.1.6得钢材弹性模量E=2.06×105N/mm2,计算==(210.48/3.14)×(235N/mm2/206000 N/mm2)0.5=2.2>0.215,须按公式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值,查GB 50017规范表5.1.2截面分类为B类,依GB 50017规范表C-5得a2=0.965,a3=0.3代入公式计算得=[(0.965+0.3×2.2+2.22)-((0.965+0.3×2.2+2.22)2-4×2.22)0.5] /(2×2.22)=0.169; 弯矩作用平面内偏心弯矩值=其中N=6363N,d=48mm得=6363N×48mm/2=152712N.mm;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的毛截面抵抗矩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部分之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之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2-5序号5的公式)==(3.14159×(48mm3-(48mm-3.5mm×2)4/48mm))/32=5077.8mm;欧拉临界力==3.142×206000 N/mm2×4.3mm2/210.482=22432.6N;代各参数入公式计算得:=6363N/(0.169×4.3mm2)+(1.0×152712N.mm)/(5077.8mm×(1-(0.8×(6363N/22432.6N))))=115.85N/mm2<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0 N/mm2。 由此说明加固支撑地下室顶板扣件式钢管立柱纵横水平拉杆步距为1500mm时稳定性的验算合格。 六、地下室顶板加固安全保证措施 1、为了减少顶部导轨架应力集中对支撑钢管的局部变形影响,在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底座的位置和加固区域四周支撑钢管时,在楼板底部和上U型支托之间连续垫置两条100×50木方木(木楞)必须使用质量可靠的可调支托,施工时必须多次调紧,以保证所有支撑支托受力均匀。 2、支撑立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应和地下室顶板和地下室底板顶紧,标准节支撑区立杆尽量不用对接接长,非标准节支撑区的立杆可用对接接长,禁止使用搭接接长钢管。所有钢管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 3、加固的架体应悬挂标识,定期由安全员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松动的迹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加固。加固区域不能积水,如有积水现象应先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填高,高于原地下室底板面不少于50mm。 4、严格按示意图要求施工剪刀撑,以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替他需注意细节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范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