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2:17
文档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薄(bó)       颓然(tuí)       曝晒(pù)       自作自受(zuò)B.参差(cī)       吞没(mò)       入场券(juàn)       破琴绝弦(xián)C.尽量(jǐn)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薄(bó)       颓然(tuí)       曝晒(pù)       自作自受(zuò)B.参差(cī)       吞没(mò)       入场券(juàn)       破琴绝弦(xián)C.尽量(jǐn)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

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薄(bó)       颓然(tuí)       曝晒(pù)       自作自受(zuò)

B.参差(cī)       吞没(mò)       入场券(juàn)       破琴绝弦(xián)

C.尽量(jǐn)       缝隙(xī)       滥用(làn)       张冠李戴(guàn)

D.瘦削(xuē)       供品(gòng)       软绵绵(luǎn)       暴露无遗(lòu)

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B.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C.余音绕梁 巧夺天功 妙笔生花

D.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下列词语中,运用了相同修辞方法的一组是(   )

A.口是心非    呆若木鸡    炮火连天 .一日三秋    肝肠寸断    怒发冲冠

C.如梦初醒    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事半功倍    杯水车薪    如虎添翼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驰骋。

D.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很喜欢“正直是道德之本”这句名言。

B.“今天好热啊!——你书读得怎样了?”妈妈关心地问。

C.“五彩斑斓的花儿,翠色欲流的草坡,还有……”说着说着,朋友醉了。

D.“你不能这样,”爸爸大声吼道:“再怎么说,它也是一个生命。”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散文《左传》《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中“传”字与《史记》中“列传”的“传”字意思不同。

B.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 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艺术大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京味”十足的市民生活,如小说《骆驼祥子》、剧本《四世同堂》等。

D.《门槛》《哈姆茁特》《丑小鸭》《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的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欧•亨利。

下面这段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了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②不同种类的鲸,“喷潮”的水柱也不一样。

③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④鲸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⑤它在海面上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呼吸一次,也就“喷潮”一次。

⑥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A.④①⑤②⑥③ .④①⑤⑥②③

C.①⑤②⑥③④ .①⑤⑥②③④

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例句写话。       

例: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学过的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

(1)、“咏物诗”往往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李贺的《马诗》中,诗句“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____”饱含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____________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人清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我还读过这样的咏物诗《__________》。

(2)、“春”一直以来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唐代的韩愈看到京城的春雨和绿草,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对于悄然无声、默默奉献的春雨,杜甫则发出了“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的赞叹;而王观则在“若到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寄托对好友的美好祝愿。

(3)、中秋佳节,遥望天上的月亮,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让我们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还知道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有句古话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出于蓝”是一个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

(6)、《学弈》中描写其中一人“三心二意的学棋态度”的句子是“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性学习。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读书推荐活动”。

(1)、请你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

推荐书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

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2、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3、“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

A.méi .mò

14、“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

A.把脚伸进了水里。

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

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

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

15、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升降趋势检测项目升降趋势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材料二: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6、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 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小樱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 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 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20、请找出文中表达“她”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惊喜——(       )

20、遭遇车祸后的小樱一直很沉默。当老师提出让小樱帮忙时,小樱心里充满莫名的惊恐,这是因为______;后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说______。从小樱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的老师。

22、文中与“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相照应的一处描写是(     )

A.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

B.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C.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23、“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句子中的“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认为文章中最有道理的一句话是什么?摘录下来,再写一写你的认识与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题目:夸夸我(们)的      

提示与要求:在你的周围一定有值得你夸赞的人、事、物、景,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要求围绕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详解】本题考查抄写句子。

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城、常、象”容易写错。

2.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入场券:rù chǎng quàn

C.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缝隙:fèng xì 

D.软绵绵:ruǎn mián mián、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                                                                                                                                                

3.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错别字有关的知识。

余音绕梁:指的是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后来形容歌声优美。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因此“功”应该写作“工”。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项中“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运用对比修辞手法。

“呆若木鸡”指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炮火连天”指炮火跟天连在一起了,形容炮火非常猛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中“一日三秋”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肝肠寸断”指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怒发冲冠”指气得头发竖立,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项中“如梦初醒”指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草木皆兵”指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何乐不为”指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D项中“事半功倍”指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5.D

解析:D

【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属于语义重复,删除“的结果”。

B项,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项,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跑着。

6.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可以得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D项。应改为: “你不能这样!”爸爸大吼道,“再怎么说,它也是一个生命!”

7.C

解析:C

【详解】A选项《左传》中“传”意思是解释的著作,“列传”的“传”是传记的意思。B选项张孝祥为宋代词人,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于湖集》,词集《于湖词》。C选项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C选项中《四世同堂》不是剧本,是一部小说。

8.A

解析:A

【详解】略

9.     人们去迎接孩子。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     勇气是开路的利刃。没有勇气就没有开阔的大道,而没有大道就没有目标。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人们”,谓语是“去迎接”,宾语是“孩子”。

(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即: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句式是……是……没有……就没有……而没有……就没有。语言通顺即可,答案不唯一。

10.     金络脑     踏清秋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     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莫把无时当有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咏物诗还有罗隐的《蜂》,王冕的《墨梅》等。

(2)、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识记默写能力。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词还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

(4)、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

(5)、此题考查学生名言名句的识记默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摘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识记默写能力。

原段: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1.     《平凡的世界》     它没有《海底两万里》的科学幻想; 也没有《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 更没有《三国演义》的雄心壮志; 它就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虽平凡但伟大的世界。     常浸润于书香间,心洁貌美胜天仙。

【详解】此题考查推荐一本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介绍。

①介绍该书的书名、作者。

②说说推荐此书的理由。先是立足书本身,谈谈自己读此书的感受,它好在哪里,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让你获得了什么样的认识,对你起到了什么样的帮助。 

(2)、此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拟写宣传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宣传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宣传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点睛】

12.A

解析:12、AC

13、B

14、D

15、     持石击瓮破之     机智、遇事冷静

【分析】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朗读句子的能力,要求学生朗读文言文时能正确停顿。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识记。先理解“没”的意思,在此处是“淹没”之意,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在平时要加强理解识记。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表现,即可分析出人物形象。

13.16、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我看到了现在城市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户外活动严重不足。

18、①利用可以锻炼身体的器材和场所,进行锻炼。②和同学们开展各项体育比赛。③经常去郊游踏青。④和家长一起跑步。

19、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人人争做阳光少年。

【解析】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一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由材料内容可知,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在增加;肺活量、肺活量、运动能力都在下降。说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特点是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二中“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可知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很长,到了寒暑假这一现象更严重。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三说了为了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说明青少年要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要多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即可。

19、本题考查宣传语的运用。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本题中可采用对偶句式,用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的简短句子来宣传“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

14.B

解析:20、     紧张     激动     豁然开朗

20、     她一直很自卑沉默,自以为没人重视她     她不再自卑     关爱学生、懂得教育学生

22、B

23、不能,竟,代表更进一步,出乎意料之外。这么美丽的花的花瓶竟然这样丑陋,表示小樱子很惊讶。

24、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同样,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不是外表,而是心灵,身体上有缺陷没有关系,只要你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只要你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任何困难都阻拦不了你成功的脚步。

【解析】

20、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分析。

我们根据文章的相关语句就可以找出表达她心理变化的词语。

如“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她激动得脸都红了”“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惊恐:惊慌,害怕。

紧张: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

激动:指激荡;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

惊喜:又惊又喜。

豁然开朗: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20、本题考查对于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进行分析。通过老师对小樱得照顾,生活中的细微观察;利用“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对小樱进行侧面教育来分析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2、本题考查对于段内容的理解。

这句话是对花和花盆的描写。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花和盆。这样写的好处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23、本题考查字义理解。

从文中老师让小樱看花盆时的场景,表现出小樱当时很意外、惊讶、因为她从来没注意过花盆。

24、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文章主旨内容可以知道答案。文章主旨内容:小樱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她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卑,积极向上,最终取得骄傲的成绩。外表的美丑,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就像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5.范文:

夸夸我的同学

在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乐于助人的同学,他们为我们做了好事。别人向他道谢的时候他们还谦虚的说:“不客气,我们是一个班的,我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谢什么呀。”我们

解析:范文:

夸夸我的同学

在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乐于助人的同学,他们为我们做了好事。别人向他道谢的时候他们还谦虚的说:“不客气,我们是一个班的,我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谢什么呀。”我们全班的很感激他们,我最感激的还是柴浩然,因为他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常常帮助我。

这一天,那天正是期中考试的前几天,老师把柴浩然的桌位调到了我的前面。我刚开始好感到不满,之后,柴浩然帮助过我之后我对他有了新印象。

那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我的钢笔掉了,我弯腰捡起来的时候看见笔尖已经被摔弯了,之后我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柴浩然看见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的笔尖不小心摔弯了,这时,他从兜里拿出来一支钢笔让我用,我问他:“你怎么办?”他说:“没事,我还有一支呢,对了,这支笔送你了,你不用还我了。”我连忙对他说谢谢,他说:“不客气,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团体,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之后,柴浩然去厕所了,我看见他桌面上摆的是一支水不多的一支水笔,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感动了。

柴浩然,谢谢你,你是一个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

【详解】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要求以“夸夸我(们)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抓住题眼“夸夸”二字进行选材,回顾学习与生活,哪个人或团体让你敬佩,他(她)或这个团体有什么特长或优良的品质值得你敬佩?也可是你从媒体中看到或听到的让你敬佩的人或团体,确定好要写的内容后,注意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她)或团体的特点或品质。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优点、特长,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文档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薄(bó)       颓然(tuí)       曝晒(pù)       自作自受(zuò)B.参差(cī)       吞没(mò)       入场券(juàn)       破琴绝弦(xián)C.尽量(jǐn)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