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教材
实施方案(计划)
实施联合国儿基会“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指导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良好沟通。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我校按照“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建立机构,落实责任
1、建立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学校成立以校长赵定友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杨从秋为副组长,范建华、范小勇、向忠英、邹明波、徐君臣为成员的“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教材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督导、考核等全过程管理。
2、建立研究机构,落实研究任务。成立以杨从秋为组长,邹明波为副组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村小负责人、思品教师为成员的研究小组,负责各班学生具体学习实施工作。
3、成立“社会情感学习(SEL)”备课小组。每个年级成立一个备课小组,确定一人担任备课组长,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共同研究教学设计方案。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通过教师会,由参加县级培训的领导、教师,组织宣传发动,从“社会情感学习(SEL)”的重大意义以及实施策略、效果等,引导、动员教师从思想认识、观念入手,在班子、教师、家长中形成共识。制定共同目标,评估全体师生的需求和学校资源,制定“社会情感学习(SEL)”实施计划,选择具体执行程序,最后形成实施方案。
三、有序组织,具体实施
1、组织全员培训。按照七个专题教材内容,争取在2014年10-11月份完成“新开始”、“争吵与和好”、“向欺凌说不”、“新目标迈进”、“喜欢我自己”、“人际关系”、“改变”校本教材的内容,如何组织教学等。
2、组织实施教学。
(1)在课程设置上落实。在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节课,专题组织“社会情感学习(SEL)”课程内容。
(2)在专任教师上落实。“社会情感学习(SEL)”课程,由思品课教师组织具体实施教学。
(3)在管理上加强落实。每个专题教学完毕,组织本年级任课教师、班主任,集中进行教学评价、交流、小结,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利改进教学。
每期结束前,学校组织人员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围绕“三个维度六个框架”,对学生社会情感的自我、他人、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融入各门学科教学。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在任何一门学科教学及学校相关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能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各个学科知识和素材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和渗透,开发和设置相关专题进行教育。如队日活动、班级活动、实践教育活动、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都要有机的渗透社会情感学习内容。
4、开发校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和当地资源,有效开发教材,让社会情感学习的校本教材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效果更突出,学生家长更能接受和运用。
4、建设班级环境,提高学生SEL能力
学校要针对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现状,不断改善环境,努力提高学生SEL能力。
1、改善物理环境。按照社会情感学习的需求,如空气、温度、光线、颜色、气味、教学设施、学习园地、布置、读书角、文化角度、座位摆设等,都要使用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
2、改善心理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友善的班级氛围,掌握友善班集体的五种技能:合作、交流、忍让、积极的情感表达,调节冲途。
附件一:“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课程春季进度表
附件二:“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课程秋季进度表
2014年9月28日
附件一:“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课程春季进度表
| 忠县兴峰乡中心小学校 | ||||||||
| 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进度表(春季) | ||||||||
| 主题 | 周次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 新开始 | 1 | SEL校本教材培训,做好社会情感学习准备。 | ||||||
| 2 |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引入情感学习理念 | |||||||
| 3 | 创建快乐班级:安全幸福的课堂 | 加强班级建设:探索感情 | 彼此了解:班级章程 | 与人为善:班级章程 | 团队合作 | 梦想学校 | ||
| 4 | 平静下来 | 平静下来 | 探索感情 | 融入集体 | 探索感情 | 探索感情 | ||
| 5 | 自我意识 | 欢迎他人 | 平静下来 | 平静下来 | 平静下来 | 管理感情 | ||
| 6 | 新的开始 | 新的开始 | 新的开始 | 新的开始 | 新的开始 | 新的开始 | ||
| 7 | 《新开始》学习专题教育评价、交流、小结 | |||||||
| 争吵与和好 | 8 | 学会赞美 | 表达友好 | 合作共赢 | 朋友的关键品质 | 友谊的层面 | 合作与化解冲突 | |
| 9 | 倾听与合作 | 换个角度看问题 | 重新审视愤怒 | 理解愤怒 | 管理冲突 | 在小组中工作 | ||
| 10 | 半期学习检测、评估 | |||||||
| 11 | 生气与吵架 | 管理愤怒 | 言归于好 | 一起工作 | 有话好好说 | 理解差异 | ||
| 12 | 友谊和弥补 | 学会分享 | 言归于好 | 为他人着想 | 愤怒的后果 | 理解差异 | ||
| 13 | 《争吵与和好》学习专题教育评价、交流、小结 | |||||||
| 向欺凌说不 | 14 | 什么是欺负 | 什么是欺负 | 创建团队 | 创建团队 | 什么是欺负 | 什么是欺负行为 | |
| 15 | 什么是欺负 | 这些是欺负吗 | 欺负是什么 | 欺负是什么 | 身边的欺负行为 | 身边的欺负行为 | ||
| 16 | 这些是欺负吗 | 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办 | 哪些是欺负 | 哪些是欺负 | 走进欺负场景 | 同学间的压力为什么有欺负 | ||
| 17 | 这些是欺负吗 | 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办 | 目击欺负我该怎么做 | 目击欺负我该怎么做 | 解决欺负事件 | 停止欺负行为 | ||
| 期末总结 | 18 | 《向欺凌说不》学习专题教育评价、交流、小结 | ||||||
| 19 | 期末考前情感学习教育 | |||||||
| 20 | 期末学习考试、检测、评估、总结 | |||||||
附件二:“社会情感学习(SEL)”校本课程秋季进度表
| 忠县兴峰乡中心小学校 | ||||||||
| 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进度表(秋季) | ||||||||
| 主题 | 周次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 向目标迈进 | 1 | SEL校本教材培训,做好社会情感学习准备。 | ||||||
| 2 | 认识我自己(一) | 认识我怎样学的最好(一) | 标出尺度(一) | 情绪感受与学习(一) | 做一个有效的学习者(一) | 成功的阶梯(一) | ||
| 3 | 认识我自己(二) | 认识我怎样学的最好(二) | 标出尺度(二) | 情绪感受与学习(二) | 做一个有效的学习者(二) | 成功的阶梯(二) | ||
| 4 | 设置我们的 目标 | 你不能一口吃掉一头大象 | 承担责任 |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 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 别为自己找借口 | ||
| 5 | 问题解决的 构成 | 毅力/坚持 不懈 | 向目标迈进 | 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 运用我们所学的东西 | 做出明智的选择 | ||
| 喜欢我自己 | 6 | 我的特长与 优点 | 喜欢我自己 | 自豪 | 自我感觉良好 | 喜欢我自己:自豪和自夸 | 焦虑和担心 | |
| 7 | 自豪 | 自豪 | 烦恼与紧张 | 希望与失望 | 复杂的情绪 | 坚持自己的想法 | ||
| 8 | 焦虑与担心 | 放松 | 友善表达自己 | 合理表达情绪 | 同意与拒绝 | 自信 | ||
| 9 | 反省 | 坚持自我 | 放松与联想 | 自信地表现 | 理解情绪 | 理解情绪 | ||
| 10 | 半期学习检测、评价、交流、小结 | |||||||
| 人际关系 | 11 | 认识我自己 | 认识我自己 | 特别的人 | 特别的人 | 我周围的人 | 特别的人 | |
| 12 | 理解我的情绪--骄傲和嫉妒 | 理解我的感情 | 内疚 | 失去 | 亲人的分离 | 帮助别人 | ||
| 13 | 管理我的情绪 | 管理我的感情 | 做弥补 | 让我们不要忘记 | 尴尬 | 和朋友绝交原谅 | ||
| 14 | 理解别人的感情 | 理解别人的感情 | 承担责任 | 伤害 | 赞美与贬低 | 原谅 | ||
| 改变 | 15 | 改变带来的 情绪变化 | 改变行为 | 积极的改变 | 强加的/不受欢迎的改变 | 改变带来的感受 | 理解与改变有关的情绪 | |
| 16 | 随时改变 | 改变是正常的 | 改变和情感的联系 | 对改变的反应 | 面对我的“痛点” | 理解情感、想法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 ||
| 17 | 改变带来的 情绪变化 | 改变带来的 不舒服 | 选择改变 | 理解别人的 改变 | 理解个体面面对“痛点”时的不同反应 | 面对新学校 | ||
| 18 | 情绪带来的 改变 | 我会变得更好 | 制定计划 做出改变 | 环境改变 寻找归属 | 更好应对 “痛点” | 说完再见 继续向前 | ||
| 总结 | 19 | 期末考前情感学习教育 | ||||||
| 20 | 期末学习考试、检测、评估、总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