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
2、结构模型:结构模型的建立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如价格、收入、距离等)之间关系的确定。
3、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近邻效应:独特性和共性导致相邻的资源个体对远处居民吸引力之间相互影响。
5、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二、简答题
1、列举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方面关系到旅游客源地,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要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前者包括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特征和政治制度;后者指旅游者个人收入、职业、带薪假期、教育水平、生活阶段、个人偏好等。另一方面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供给部分包括资源的吸引力,旅游价格、货币汇率、交通速度、接待设施条件以及旅行组织机构等。1)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特征;3)收入和闲暇;4)职业和教育水平;5)资源和交通;6)价格和汇率。
2、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2)提高层次:娱乐、购物;3)专门层次: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
3、列举旅游环境容量概念体系的组成部分。
答:基本容量:1)旅游心理容量;2)旅游资源容量;3)旅游的生态容量;4)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5)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非基本容量: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3)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列,是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4、超载情况出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1)是从旅游需求方面痕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地域饱和点之内。采取的有效方法,一般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的旅游者陈述已经发生过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环境后果,并预测当年旺季可能出现的旅游流理和超载情况,从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行为。
2)提高旅游供给能力,或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这一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对旅游者实行空间的分流。
5、旅游对人文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
2)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城市宾馆的建设征用的土地往往是在城市内居民密度比较高的区域,使城市用地更为紧张。宾馆集中的地方,常办停车场不足,交通流量大而造成交通堵塞,夜晚由于旅游活动噪音增加,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三、论述题
1、辩析闲暇、游憩、旅游三个概念。
答、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眨眼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它条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要。
2、物尔菲法是什么?分析这种预测方法的工作步骤。
答:物尔菲法是预测模型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方法之一。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时,趋势外推模型和结构模型都为力,这时就得凭借特尔菲预测事件的发展。
工作步骤:1)确定预测的问题,选择征询的专家组。2)制定和分发第一轮问卷。3)第一轮问卷回收后,整理结果。4)将第一轮问卷的统计总结附在第二轮问卷上寄给第一轮征询的专家组,各个专家自己第一轮回答的问卷也复印附上作为参考。5)回收第二轮问卷并整理结果。6)将第二轮问卷的结果和意见综合进第三轮,问卷的说明与第二轮相似。7)第三轮问卷的结果出来之后,要决定是否需要做第四轮问卷调查以获得进一步一致的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