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当肿瘤生长快、血运不足,发生缺血,造成一系列变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常见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钙化。
分类
1.按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一、病因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月经异常 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
2.腹部肿块 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尤其于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肿物更为明显易扪及。
3.白带增多 由于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多,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当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发生感染时,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同时有腐烂组织自阴道排出。
4.疼痛 一般病人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脏器、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腰痛、下腹坠胀,且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有发热。
5.压迫症状 肌瘤较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如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便秘、排便困难等。
6.不孕或流产 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造成流产或不孕。
7.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二)体征
其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肌瘤较大者在腹部可扪及。
妇科检查时
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
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的质地较硬的球状物。
黏膜下肌瘤的子宫多均匀增大,有时可在宫颈口或阴道内见到红色、表面光滑的肌瘤。肌瘤发生感染时,有渗出、表层有炎性物覆盖或溃疡形成。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波检查 了解肌瘤大小、生长部位,数量及血流有无变性。
2.宫腔镜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黏膜下肌瘤的大小、位置。
3.腹腔镜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的大小、位置。
4.诊断性刮宫 探测宫腔深度,了解有无子宫内膜病变。
四、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要求而选择治疗方案。
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五、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宫腔内总有开放血窦,细菌易从阴道侵入宫腔有关
2.焦虑 与反复阴道出血、担心恶变或影响生育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子宫不规律出血、月经过多引起贫血有关
4.知识缺乏 与缺乏子宫肌瘤相关知识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2.营养支持 为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障病人充足睡眠。
4.协助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5.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日擦洗外阴2次。
(二)疾病护理
1.阴道出血量多的病人应住院观察和治疗。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症状。
3.保留会阴垫以准确估计阴道流血量。大出血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处理。
4.注意观察手术后病人的体温、腹痛、手术切口及血常规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5.药物治疗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6.病人如出现急性腹痛、体温升高,应立即住院观察处理,并做好术前准备。
七、健康教育
1.宣传月经的有关知识,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
2.告知病人定期复诊按时接受随访指导。
3.指导病人出院后应加强营养,适当活动,月经期间应多休息,避免疲劳。
4.指导病人坚持按时药物治疗。
5.全子宫切除的病人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逐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出血量不多者暂观察;出血较多者可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或缝合残端。术后1个月应到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6.对于贫血需要补充铁剂的病人应告知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 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护士为其进行术后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阴道少量出血,大约在术后 A.28~29天出现 B.21~22天出现 C.14~15天出现 D.3~4天出则 E.7~8天出现 | |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子宫全切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逐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 | |
| 患者女性,50岁,体检B超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询问护士该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护士告知 A.下腹部包块 B.不孕 C.腰酸 D.月经量过多 E.白带增多 | |
| 【正确答案】D | |
| 患者女性,50岁,子宫肌瘤手术后,护士为其做出院指导时告知患者术后按时随访,首次随访时间是 A.术后2个月 B.术后1个月 C.术后6个月 D.术后1年 E.术后3个月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子宫肌瘤手术后,应1个月到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 |
| 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术后要保持尿管的通畅,勿折、勿压,注意观察尿量及性质。 <1>术后尿量至少每小时在 A.100ml以上 B.50ml以上 C.30ml以上 D.80ml以上 E.200ml以上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术后尿量至少每小时在50ml以上,如尿量过少,应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脱落、打折、被压,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虑患者是否入量不足或有内出血休克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 | |
| <2>术后常规拔除尿管的时间是术后 A.4天 B.3天 C.2天 D.1天 E.4小时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一次,待平稳后每天测量1~2次。注意观察病人面色、意识、表情变化及肢体温度、末梢循环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全麻术后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直到病人完全清醒。第二天可取半卧位,以减轻伤口的张力,利于局部血液回流。卧床时要勤翻身,24小时后可酌情下地活动,以防止肠粘连和下肢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③注意观察阴道流血及伤口渗血情况,如流血过多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子宫肌瘤术后常规拔除尿管的时间术后1天。④注意观察尿液的色、量、性状有无改变。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