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始终处于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实际是知识经济推动美国进入了“黄金时代”,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美国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美国最早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投资占全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按人口平均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是欧洲的两倍、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劳动者人均计算机占有量是欧洲、日本的5倍。现代信息产业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跃居美国头号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已相当于产业出口额的40%。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5年里,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创造了1500多万个新的就业机会,高新技术已成为美国雇用职工最多的行业,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水平平均高出73%,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1997年,美国IBM公司产值达30多亿美元,美国CA公司软件收入近40亿美元,美国微软公司达90多亿美元。近一年来微软公司平均每周增加资产达4亿美元,其年总产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产值之和。据专家估计,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将使美国的高速公路、航运工作量减少40%,能源消耗相应减少40%,劳动生产率提高20%~40%,每年为工业创造新的销售额3000亿美元,到20世纪末,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大约有4000亿美元的市场,预计10年内美国可累计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约35000亿美元。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使得美国今年的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4.6%。通货膨胀回落到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
二、信息技术对的影响
美国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环境,既向美国提出了改革管理模式的要求,又为其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信息技术对传统官僚制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公共事务极度复杂化,且变化迅速、时限性增强,但官僚制弹性不足,不能及时回应。面临着分权压力,需要改革对公务员的管理办法。其次,信息技术时代要求弱化某些职能而强化某些职能。信息技术时代的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的传播以及变化和提练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收缩部分经济与社会职能,扩充其科技教育职能,是非常必要的。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提高了管理的技术含量。信息技术推动了人事管理、采购系统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电子化程度,信息技术使压平层级与放松规则成为可能。因此,迅猛发达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美国施行行政改革的内在推动力。
美国在关于国家信息基础的报告中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可以提供利用信息的机会,并改善的采购,保证联邦机构与州和地方一起,利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扩展公众可得到的信息,保证公众可以方便而平等地享用巨大的信息资源。可以说,美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是重振、改善形象的一项重大措施。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公民与之间的距离。行为更加公开化。为了实现使公民更容易地利用信息的目标,美国宣布使用电子邮件,以便公众更方便地与白宫进行联系。决定使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把总统的演说、新闻发布、行政命令及预算方案等让公众获知。联邦积极改进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改进浏览、查找、描述、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软件,并必须保证利用这些工具向公众传递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解决怎样才能更好地以管理来改进工作,了解公众需要什么信息,怎样传递等问题,以使信息公平地分配给纳税人。同时机构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帮助公众找到信息。为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制定了关于获取、使用和传递信息的新,只收取同传递信息有关的费用,不收取产生和收集信息的费用,并把联邦的几千个地方办公室纳入交互式的公民参与中心,使公民同时可以与所有联邦机构的公共事务部门进行联系。为了加强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联系、提高工作效率,成立了机构之间的协作团体,联邦工作人员广泛使用电子邮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