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纸工初步
教学目的:
1、了解纸的知识。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3、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4、制作折扇。
教学重点:
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
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
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
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1、纸工工具
1)剪刀 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 切刻的工具。
3)胶水 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 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 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2、纸工制作符号
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一些
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3、纸工的基本技法
最好要用多媒体演示
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制作纸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纸工的工具,例如剪刀、美工刀很锋利,不小心就会划破手。
第二课时
教学主题: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重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开始-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制作步骤,在教室安装了移动多媒体,充分利用教材光盘,把制作过程动态演示学生看。然后教师根据动画演示强调制作的重点,特别是山线和谷线的运用。
二、分组活动
事先对学生的情况作了了解,有的学生没有带材料,有的学生已经做好了,有些学生喜欢一发下来就全部做好了,当然,有些制作应该自学就会的。因此,在分组时注意搭配,不要让有的学生闲着没事做。还有一个要记住得是做制作时,要对学生事先通知。
三、学生分小组开始制作
由于大多数学生自己都有制作材料,因此分组的目的是共享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避免一个人在闭门造车。
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
先在每个小组推荐一件好的作品,然后再全班评比,选出最佳作品。
为了让评价活动更有效,是不是应该设计一份评价量表?
第二单元 拼接游戏
教学目的:
1、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学会制作十五巧板,并利用十五巧板进行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2、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3、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
教学时间:
3教时
教学过程:
十五巧板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l )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
(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
2、能力目标
(l)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
(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l)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1、在计算机上使用七巧板游戏。
2、制作十五巧板。
3、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三、教学重点
1、制作十五巧板。
2、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四、教学难点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游戏软件、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目的 |
| 创设情境 | 1、教师提问:你知道七巧板吗?了解它的故事吗?玩过吗? 2、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七巧板游戏软件。 | 1、学生回答教师问题。 2、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玩闯关游戏。 | 1、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入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把拼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目的 |
| 体验模仿 | 1、教师发一些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拼法,说说体会。 2、要求学生模仿作品。 | 1、学生仔细观察示范作品,说说作品的意义。 2、进行模仿操作,并有所创新。 | 十五巧板可能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复杂,因此让学生在创作之前,熟悉示范作品。 |
| 创作 | 3、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创作一幅作品,并让学生思考在拼之前,应该先做什么。 4、可以让先完成的学生上台说说,提供经验。 | 3、学生先明确自己要想拼什么图形,再用手中的几何图形实现。 4、完成的学生可积极上台交流经验。 | 1、面对这么多几何图形,有的学生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办,因此引导学生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2、同伴的经验是最容易接受的,这也是交流的目的。 |
| 合作拼图 | 5、要求学生以原来的制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拼图。 6、每个小组及时把作品保存好,教师可以准备好数码相机。 | 5、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作品的设计方案。 6、方案通过了,再进行拼图。 | 3、为了不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要引导学生事先设计作品方案。 4、教师下发作品设计方案,让学生写写小组的成败得失。 5、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 成果交流 | 7、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或二件作品。 8、可以是组长来介绍作品设计的过程 9、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最佳作品和最佳演说员。 | 7、小组内推选上台交流的学生。 8、大家也可以帮他如何叙述效果会更好。 | 6、在作品的交流中,进一步能够掌握拼图的技巧,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今天我们制作了十五巧板,并初步尝试了拼图的方法,体验了这种传统玩具给大家带来的乐趣,希望大家以后在课余或在家多去摸索,有机会我们来一个拼图大赛,到时可以展现你的风采。
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的: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
2、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快乐的小鸟”
1、指导学生剪贴
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形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
2、指导学生粘贴
(1)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
(2)鼓励学生粘帖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拍的,翅膀向下拍的,低头的,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等也应不拘一格,让学生在制作中自由发挥,各显其能。
三、开展作品展评活动
作品完成后,张贴在教室墙报栏中,比比谁贴的画面生动有趣。
连接成“百鸟飞翔图”。
根据画面,编写动听的故事。
猫头鹰
教学目的:
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分组自主学习
二、交流
三、制作“猫头鹰”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猫头鹰制作步骤:
1、剪切制作部件。
2、拼贴猫头鹰。
3、将猫头鹰粘贴在底版上。
4、完成作品。
四、展示评价
第三单元 给节日增添欢乐
教学目的:
1、学习制作团花、花边、拉花、四角彩灯等手工制品,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2、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装饰教室,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
设计团花、花边图案;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时间: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剪纸团花、花边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学习剪团花、花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团花、花边,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彩色纸、底板、胶水。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出示各式团花、花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你曾经见过这些作品吗?在哪儿见过?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呢?
2.简单介绍剪纸艺术,激发学生兴趣。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用剪刀在小小的纸片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多媒体展示各种剪纸作品)
二、观察、学习剪团花、剪花边的方法
1.多媒体播放剪团花、花边的方法。
2.讨论、总结,教师相机板书制作方法。
(折叠、设计图案、剪切、粘贴)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可以横竖对折,也可以斜折,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对齐,否则图案就不对称了。
2.设计图案。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图案呢?大胆想像,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这样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问题,讨论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修改样稿。
4.剪切。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对称,并且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
5.粘贴。剪完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展示,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剪贴最整齐,选出最佳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