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答案(标红部分为答案,蓝色为不确定的题目)
答案为作者查询资料或网页搜索所得,若有不同意见请及时反馈。
谢谢!
二、多选题。
126.定期检测原始记录应当有( )签名。
A.检测人员 B.校核人员 C.现场负责人 D.被检对象联系人
127.引下线的类型()。
A.扁钢 B.利用柱筋C.明敷 D.暗敷
128.接闪带、网格等接闪装置,原始记录锈蚀情况填写( )。
A.无锈蚀 B.轻微锈蚀 C.锈蚀 D.严重锈蚀
129.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原始记录中,接地装置的形式填写( )。
A.自然 B.人工 C. D.混合
130. 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原始记录中,SPD 安装质量填写( )。
A.优 B.良 C.合格 D.差
131.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原始记录中,SPD 的参数评定包括( )。
A.通流容量 B.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C.压敏电阻 D.漏电流
132.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应遵守职业守则()。
A.遵章守纪 B.自行检测 C.程序规范D.优质服务
133.防雷安全检查实行( )原则。
A.分类管理 B.分级负责 C.属地管理 D.各级安全部门管理
134.检测文件归档应遵循()原则。
A.完整性 B.准确性 C.公正性 D.系统性
135.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 )程序。A.要求 B.标书 C.需求 D.合同
136.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 )的方针。A.安全第一 B.成本第一 C.综合治理D.预防为主
13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 )等内容。
A.责任人员 B.刑事责任C.考核标准D.责任范围
138.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分期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 同时设计
139.以下属于危险物品的是( )。
A.易燃易爆物品 B.危险化学品 C.放射性物品
140.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
A.以人为本B.科学防御 C. 部门联动 D. 社会参与E.开展
141.从事(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气象主管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颁发。
A.房屋建筑B.公共基础设施上C.电力 D.通信
142.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包括()。
A.申请材料的合法性
B.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C.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按照核准的施工图施工完成
D.施工图设计审查
E.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
143.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A.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B.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C.要求对方购买相关技术服务
D.进入有关建(构)筑物和场所进行检查。
144.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 5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
A. 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
B. 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C.防雷装置设计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核准,擅自施工的;
D.防雷装置竣工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145.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 )管理制度。
A.技术 B.档案C.安全 D.财务
146.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具有与所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和()管理制度。
A.技术能力 B.营销能力 C.良好信誉D.业务拓展能力
147.以下( )申报单位不具备申请防雷装置检测甲级资质的条件。
A.未取得乙级资质B.人员均未在本单位购买社保
C.相关设备未按时校验
D.因检测质量问题引起事故
148.防雷检测资格单位申报资质延续时,原认定机构根据防雷检测资质单位年度报告、信用档案及资质申请条件,在有效期满前作出( ) 决定。
A.准予延续B.降低等级C.升级 D.注销
149.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禁止()。
A.无资质证B.超出资质等级承接防雷装置检测
C. 转包D.违法分包
150.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达不到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条件的,由原资质认定的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予以( )处理。
A.冻结资质 B.重新核定 C.降低等级D.撤销资质
151.鼓励防雷行业组织对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并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 )。
A.指导 B.业务指导 C.行业监管 D.财务检查
152.移动通信基站的地网由()互相连接组成。
A.机房地网 B.防静电地网 C.铁塔地网D.变压器地网
153.基础的类型按构造形式分有()。
A.条形基础B.基础C.筏板基础D. 箱型基础E. 桩基础
154.建筑物的变形缝有( )形式。
A.伸缩缝 B.沉降缝 C.防震缝 D.防雨缝
155.发展完整的对流云,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
A.形成阶段 B.扩张阶段 C.成熟阶段D.消散阶段
156.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在没有高度危险的场所为( B),在高度危险的场所为( C),在特别危险的场所为(D )。A.65V B.46V(正确应为:42) C.36V D. 12V
157.计量是实现( )和( )准确可靠的测量。
A.单位 B.示值 C.量值 D.程序
158.下列哪些属于计量的特点?()
A.准确性 B.精确性C. 一致性 D.溯源性 (还有法制性)
159.SI单位是指SI( )和( ),他们形成了一个一贯单位系列。
A.国际单位 B.基本单位 C.导出单位 D.分数单位
160.测量误差的来源()
A.影响误差B.方法误差C.人身误差 D. 仪器误差
161.防雷检测工作中,下列哪些环境因素会引起接地电阻的测量误差()
A.地电阻率分布不均匀
B.地中电场和外界温度
C.地下金属管道
D.地下金属管线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162.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 )
A.组织结构 B.程序 C.职责 D.过程E. 资源F.人员
163.管理体系文件层次包括( )。
A.质量手册B.质量计划 C.程序文件D.作业指导书E.技术文件
解析:管理体系文件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1.SPD 绝缘电阻测试需要在潮湿箱中放置()小时,施加()V 直流电压,5秒后测量绝缘电阻。
A.24 B.48 C. 1000 D.500
165.在测试计算机机房、敏感电子设备生产车间的防静电地板时,该测试需要在()与()之间进行。
A.静电地板B.测试电极 C.安装在地板上的金属网D.接地装置
166.接地电阻由哪些要素组成。( )
A.接地线和接地极自身的电阻
B.接地极与周围土壤的接触电阻
C.接地极周围大地的电阻
D.测试线的电阻
167.下列那些是正确的防静电措施( )。
A.接地B.加导电覆盖层 C. 增湿 D.防止人体带电
168.若使用降阻剂,其基本性能必须符合接地工程技术特性的要求有()。
A. 良好的导电性 B.长效的降阻功能C.对金属的耐腐蚀性
D.能耐受大电流冲击 E.具有一定的正阻性(应为负阻性)
169.外加电场和温度会对土壤的电阻率产生影响,土壤电阻率会随外加电场的频率和强度增大而( ),在正温区,土壤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缓慢( ),在负温区,则相反。
A.增大 B.减小 C.下降 D.上升
170.由于雷电的静电感应,雷云下部地面及建筑物感应出相反电荷,雷击发生后,局部地区的电荷来不及释放,形成局部高电压,其与大地之间瞬间的电压与()有关。
A.局部高电压地区积累电荷量
B.局部高电压地区对大地的散流电阻
C.局部高电位的地区对雷云之间的电容
D.局部高电压地区离地面的高度
171.为了防止感应过电压,对较大缺口的金属环,应用金属将缺口连成闭合环,防止在缺口处形成()和( )。
A.高电压 B.过电流C.放电火花 D.电晕放电
172.雷电引入高电位是指直击雷或感应雷电过电压从()等金属的引入线引入建筑物内,发生闪击造成的雷击事故。
A.输电线路 B.通信电缆 C.无线天线 D.光纤
173.接闪器对雷达波的反射与( )有关。
A.接闪器离雷达天线的距离B.雷达电磁波的波长
C.接闪器的高度D.接闪器的半径
174.输电线路防雷性的优劣,工程上主要用( )和( )这两个指标来衡量。
A.雷击次数B.耐雷水平 C.雷击跳闸率D.雷击引起的停电时间
175.选择和使用SPD 时主要考虑的参数是()。
A.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B.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C.电压保护水平D.外壳防护等级
176.当采用两级SPD,为做好能量配合,SPD1 的 UP 应小于( )SPD2的UP 应不大于()。
A.2.0kV B.2.5kV C.≤0.8Uw D.≤0.5Uw
177.如果 SPD 和设备之间的线路太长,电涌的传播可能导致振荡现象,当 SPD 与被保护设备之间满足( ),可以不考虑保护距离的问题。
A.保护距离小于15米B.保护距离小于10米C.UP<0.5UW
D. UP<0.8UW
178.为了防止建筑物内存在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耦合进入内部网络,造成电子设备元件故障,可采用( )措施。
A.在 SPD 接地线和被保护设备之间使用等电位连接带
B.使用双绞线 C.利用线缆屏蔽 D. 间隔一定距离
179.大气电离率取决于( )。
A. 电离源强度 B.太阳活动 C.大气密度 D.温度
180.根据对流抬升机制,雷暴分为( )。
A.局地热雷暴 B.普通单体雷暴 C.地形雷暴 D.锋面雷暴
181.雷暴单体生命史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塔状积云阶段积云内部由上升气流控制
B.成熟阶段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共存
C.降水开始出现于发展阶段
D.消散阶段,下沉气流扩展到整个单体,降水发展到整个对流云体
182.雷暴呈现典型的三极性电荷结构,地面电场有下列特征()。
A.起始阶段,地面电场从晴天大气电场的负极性转为正极性,且呈指数增长
B.闪电会引起地面电场极性反转,但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极性
C.在降水倾泻时段,地面电场会出现几分钟反转
D.消散阶段,电场会出现振荡现象
183.中尺度对流系统由( )组成。
A.对流区 B.过渡区 C.层云区 D.降水区
184.闪击距离与( )因素有关。
A.雷电强度 B.雷电流波头陡度
C.地面尖端物的高度D.接地电阻
185.在几百米的近距离,地闪回击电场变化波形慢前沿包含()。
A.静电场 B.感应场 C.辐射场 D.电磁场
186.发生在闪击间的过程有()。
A.连续电流 B.M分量C.L变化 D.K变化
187.地闪向地面转移电荷的过程分为( )。
A.B变化 B.先导/回击 C.M分量D. 连续电流
188.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场所分区是根据()按规定分区的。
A.出现的频繁程度 B.持续时间C.空间含量
D.发生灾害后果E. 化学类型
1.LPG 储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其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极宜采用()材料。
A. 锌棒 B.锌镁棒C.铜棒D. 钢管 E.镀锌钢管棒
190.直流工作接地是指电子信息设备( ),又称功能性接地。
A.信号接地 B. 逻辑接地C.屏蔽接地 D. 防静电接地 E.电气和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