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位移X与时间t之间的定量关系X=Asin(wt+φ);F=-kx;
关于小球和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系统
例1.关于弹簧振子的振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周期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周期越小
B.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
C.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
D.在最大位移处,因为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也为零
例2.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振子在M、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
B.振子在M、N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C.振子在M、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例3.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如图所示。若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子向左经过平衡位置O点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各图中正确的是( )
选择不同参考点的问题:对于同一参考点总能量不变;对于不同参考点总能量不同
例4.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作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多选/
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2m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总和保持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于mgA
关于判断一个运动是否为简谐振动:验证F=-kx
例5.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与k2的轻质弹簧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后使小球向左偏离x后放手,可以看到小球将在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试问小球是否做简谐运动?
平衡位置的特点:回复力为零,但回复力并不一定为合力
例6.如图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位于O点。今先后分别把物块拉到P1和P2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 )
A.都在O处
B.都在O处右方,且Q1离O点近
C.都在O点右方,且Q2离O点近
D.都在O点右方,且Q1、Q2在同一位置
单摆:单摆在摆角θ很小的情况下所做的运动也为简谐运动;
例7.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t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例8.如图所示,用绝缘细丝线悬吊着的带正电的小球在匀强磁场中做简谐运动,则( )
/多选/
A.在左右两个最高点,回复力大小相等
B.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相同
C.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细线的拉力相同
D.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相同
单摆周期:T=2π√L/g
例9.如图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则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幅之比为 ;甲乙两摆的摆长之比为 。
受迫振动、共振:不管系统的固有频率如何,它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动幅度最大,此时为共振状态。
例10.一根水平紧张的绳子上系着五个单摆,如图所示,摆长从左到右依次为3l/2、l、1I/2、I、2I。若让D摆先摆动起来,已知周期为T,则稳定时 ( )/多选/
A.B摆振幅最大
B.E摆振幅最大
C.C摆的振动周期为√2T/2
D.A摆的振动周期为T
机械波:波传播过程中振动质元并未传播,只是在上下振动
例11.简谐机械波在给定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例12.如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比a位置的质点晚0.5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m , 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 )
A.5m,1Hz
B.10m,2Hz
C.5m,2Hz
D.10m,1Hz
T=λ/V;f=1/ T
例13.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果波长大于1.5m则播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 /多选/
A.30m/s
B.15m/s
C.10m/s
D.6m/s
多普勒效应
例14.如图所示,让小球P一边贴水面每秒振动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O点是它的初始位置。图示为恰好经10个周期时观察到的水面波,图中的实线表示水面波的波峰位置,此时小球P处于波峰位置,激起的第一个波峰刚好传到40 cm处。那么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及小球P匀速移动的速度分别是 ( )
A.0.2 m/s、0.1 m/s
B.0.1 m/s、0.1 m/s
C.0.2 m/s、0.2 m/s
D.20 m/s、10 m/s
波的干涉:
振动加强点的振动总是加强的(但不代表总处于波峰或波谷);振动减弱点的振动总是减弱的(振动减弱点的质点总是处于平衡位置)。
例15.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1与S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没有其它质点
例16.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为0.2m,波速为1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1cm,C点是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中点,则 ( ) /多选/
A.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为2cm
B.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且向水面上运动
C.F点到两波源的路程为零
D.经0.1s,A点的位移为零
例17.一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f1,振幅A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f2(f2>f1),振幅A2,P为两波源的中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多选/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
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可达到A1+A2
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
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不能叠加
波的衍射:当波长与障碍物的长度接近或相差不大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例18.如右图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多选/
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双缝干涉:△X=(L/d)λ /△X 代表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L代表两屏间距离;d代表双缝间距;λ代表入射光波长/
例19.如图所示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其中S1,S2为双缝,D为光屏,实验中观察到屏上O点为亮文的中心,P1为第一级亮文的中心,若将双缝间的距离变小,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小 B.屏上的O点可能出现暗条纹 C.屏上P1位置仍然可能为亮条纹的中心 D.屏上P1位置可能为暗条纹的中心
全反射:全反射的发生条件(a.光要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b.入射角要大于或等于临界角);SinC=1/n 其中C为临界角
例20.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 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 D.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例21.如图AOB为半圆玻璃砖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n=,现有一束平行光线以45º角入射到AB面上。结合适当的计算画出光不能从圆柱面射出的临界光线,并求半圆柱面上无光射出的面积与整个半圆柱面面积之比(设不能从圆柱射出的光线立即被半圆柱面吸收)。
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 (a.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光速不变原理)
例22.如图甲所示,强强乘速度为0.9(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4c (B)0.5c
(C)0.9c (D)1.0c
把列车当成静止,解决问题(时间的相对性)
书本P102 最后一段话
例24
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轴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 )
选修3-4知识点复习答案
1-5:C/C/B/AC/是
6-10:D/D/AD/2:1 1:4/AD
11-15:D/A/AC/A/B
16-20:BD/BD/AD/D/A
21-24:1:2/D/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