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一、 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二、 农历大小月卦口诀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 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月为前卦的处爻,七月为后卦的初爻。“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我们将大月规定用用阴爻表示,小月用阳爻表示,按大小顺序用阴阳爻将一年编为两卦。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多出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闰年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在出现有闰月的年份时,按闰月大小用阴阳爻表现出来,并标在 闰月的前后两月的爻位中间的左侧,如同伏卦一样,一看便知到闰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同时,提醒您农历年、的确定,不是按万年历编出的月份确定的,而是按节气确定的。如1998年,按上述方法可编成《井》和《坎》两卦,而今年闰5月为小月,上半年月卦符号为“: 。 : 。 。 : ”,下半年的月卦符号为“ = 丨 = = 丨 = ”,上半年卦第5、6爻间伏一阳爻,可知今年润五月为29天。
四、推算日干支口诀
推算日干支,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⑴ 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曰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⑵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曰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地相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加一位数,即是大月后下月一日的干支。“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经过研究,发现凡地支为申、子、辰的年为公历闰年,二月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减一位,则为3月丨日干支。“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干冲退二天。”除地干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其它年二月均为28天。在知道2月1日干支后,按干同支冲规律,干支各减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干支。“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月首,代表每月第1日。其推法与农历日干干诀后两句相同。
五.实例: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⒈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记住正月初一日和元旦日干支。
⒉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大拇指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即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⒊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己,丙,丁,戊6月干支为己未。
⒋推算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
⑴推算农历日干支。如前所述,98年大小月卦为《井》和《坎》。因为闰5月为29天,为阳爻,伏在《井》卦第5、6爻问,卦形为 =丨= 丨丨= 。
因为要推算的是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己亥,先用大拇指在手掌亥支上定位,然后按《农历日干支推算诀》中的“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定,逐月推算初1日的干支。正月为大,干同支冲,大拇指跳到巳位上,2月初1日干支为已巳;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亥位后,再减1位,3月初1日干支为甲戌;3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辰支后退1位,4月初1日为癸卯;4月为大,干同支冲,大姆指跳到酉干,5月初1日为癸酉;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卯支再退1位,闰5月 初1日为壬寅。闰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申支后再退一位,六月初一干支为辛未。知道6月初1日的干支后,从此位顺推初10曰的干支为庚辰。
⑵、推算公历8月1曰干支。
98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98年2月为28天。按《曰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98年干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酉位,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
⒌推算农历6月初10(公历8月1日),该日干支为庚辰。我们按《定日时干支诀》知道,该日干庚与己相合,按“天干五合前为主”,以天干己来推算,己的序数为2,将大拇指定在天干己的位置上。“日干定时本身数”,大拇指从第二位到丙,可知庚辰日子时为丙子。将大拇指从丙子顺推到午年时,天干为壬,午时干支为壬午。
经过在掌上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知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午时干支,分别为戊寅年己未月庚辰日壬午时。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⒈要在理解《冯氏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的基础上,将巧记口诀和在掌上定位推算结合起来,并经常对照万年历进行推算,才可能达到熟练生巧,运用自如。
⒉再运用此法时,应先制定一种表格,并随身携带,供推算年干支时使用。
此表格如下:
年序号 本年大小月卦(闰) 立春月日时 正月初一日干支 元旦日干 支
1988 :丨:丨丨::丨::丨: 正月初八庚子日辰时 己亥 戊申
1999 丨丨:丨丨:丨:::丨: 腊月十九丁亥日未时 甲子 癸丑
在推算逐日干支时,一定要注意大小月,分清干同支冲和干同干支冲加减的区别。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录)
一、 逐年推算元旦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
申子辰支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
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元旦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元旦日的干支,并用大拇指在掌上定位。“申子辰干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凡年支临申子辰的为闰年,2月29天。推算下一年元旦日的干支,只要大拇指从今年元旦日支位,跳到相冲的地干支位上,而后天干顺加六位,便是来年元旦的干支。“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除申子辰年外,其它年干2月均为28天。大拇指在掌上定好今年元旦日支位置,推算来年元旦干支时,将大拇指跳到相冲之支退一位,天干加上五位,即是来年元旦的干支。
二、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三、 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第一日干支法
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第一日的干支,主要是按公历大小月固定不便的实际,编上一个适用任何一年的卦象。然后按大小干支循环规律,进行推算各月第一日的干支。公历年大小月固定卦象,上半年是《未济》卦,下半年为《蹇》卦,其卦象如图三所示。在推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二月,因为有28天和29天之分,所以在《未济》卦象的等二爻,标上闰年合非闰年字样,以便在推算时引起注意。在推算时,要将《公历曰干支推算口诀》做为依据,确定下月第一日干支,然后按“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推算出所求之日干支。图三。
6月 丨 一曰干同地支冲+1 12月 = 一日干同支冲
5月 = 一日干同地支冲 11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4月 丨 一日干同地支冲+1 10月 = 一日干同支冲
3月 = 闰一日干同地支冲+1 09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2月 丨 闰年2月29天,非一日干同支冲—2 08月 = 一日干同支冲+1
非闰年2月28天,一日干同支冲+1
1月 = 元旦日干支 07月 = 一日干同支冲
四、 用卦象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干支法
农历大小月,其天数固定不变,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是,由于大小月的排列不规则,因此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编上本年的上下半年的月卦。然后依据两个卦象,参考《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在知道正月初一的日干支后,按“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律,运用卦象来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干支。经研究发现,农历相邻两月大小月的排列,共有四种类型,其推算逐月初一干支法如下:
⑴ 两小月相邻同支冲 ⑵ 两大
— 下月干同支冲—1 = 下月干
— 本月初一日干 = 本月初一日干支
⑶大小月相邻 ⑷ 大小月相邻
— 下月干同支冲 = 下月干同支冲—1
= 本月初一日干支 — 本月初一日
△ 实例:推算2001年各月初一干支
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将2001年编上月卦。上半年为“艮”卦,下半年为“既济”卦。
⒉2001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丁亥。
⒊推算时,要将1、2月,3、4月等相邻两月,与四种排列类型对照,然后按相同类型进行推算。
⒋根据卦象,逐月进行推算。
6月“ — ”干同支冲己酉 12月“ = ” 干同支冲—1辛巳
5月“ — ”干同支冲—1己卯 11月“ — ” 干同支冲壬子
闰4月“ — ”干同支冲丙戌 10月“ = ” 干同支—1壬午
4月“ — ” 干同支冲—1丙辰 9月“ — ” 干同支冲葵丑
3月“ — ” 干同支冲丁亥 8月“ = ” 干同支冲—1癸末
2月“ — ” 干同支冲丁巳 7月“ — ” 干同支冲—1甲寅
1月“ — ” 正月初一丁亥
经过逐卦推算农历12月初一为辛巳。
公历年号计算农历年干支的方法与公式
查出公元4年为“甲子”年。故计算公式设公元后减3;公元前减2。
公元后农历年干支的计算方法:
天干计算:公历年号的个位数-3即为天干序号;个位为0值则调整为10再-3。
地支计算:公历年号-3除以12地支数的余数则为地支序号数。
如计算2008年的干支:
求天干:2008,个位为8,8-3=5,5对应天干序号为“戊”;
求地支:2008-3=2005,2005/12余1,1对应的地支为“子”。
计算结果:2008年的干支为“戊子”
公元前农历年干支的计算方法:
天干计算:以正数10减去公历年号的个位数(正数)再-2的得数,即为天干序号。如为0则以10计。
地支计算:公历年号-2除以12地支数的余数则为地支序号数。
如计算-108年的干支:
求天干:108,个位为8,10-8-2=0,0以10计对应天干序号为“癸”;
求地支:-108-2=-110,110/12余10,10对应的地支为“酉”。
计算结果:108年的干支为“癸酉”。
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
| 公元前 | 庚戌 | 庚子 | 庚寅 | 庚辰 | 庚午 | 庚申 | 0 | 公元后 | |||||||||||||
| 0 3 6 9 | 一 | 辛亥 | 辛丑 | 辛卯 | 辛巳 | 辛未 | 辛酉 | 1 | 一 | 0 3 6 9 | |||||||||||
| 12 15 18 | 9 | 壬子 | 壬寅 | 壬辰 | 壬午 | 壬申 | 壬戌 | 2 | 12 15 18 | ||||||||||||
| 21 24 27 | 8 | 癸丑 | 癸卯 | 癸巳 | 癸未 | 癸酉 | 癸亥 | 3 | 21 24 27 | ||||||||||||
| 30 | 7 | 甲寅 | 甲辰 | 甲午 | 甲申 | 甲戌 | 甲子 | 4 | 30 | ||||||||||||
| 6 | 乙卯 | 乙已 | 乙未 | 乙酉 | 乙亥 | 乙丑 | 5 | ||||||||||||||
| 5 | 丙辰 | 丙午 | 丙申 | 丙戌 | 丙子 | 丙寅 | 6 | ||||||||||||||
| 1 4 7 10 | 二 | 4 | 丁已 | 丁未 | 丁酉 | 丁亥 | 丁丑 | 丁卯 | 7 | 二 | 1 4 7 10 | ||||||||||
| 13 16 19 | 3 | 戊午 | 戊申 | 戊戌 | 戊子 | 戊寅 | 戊辰 | 8 | 13 16 19 | ||||||||||||
| 22 25 28 | 2 | 已未 | 已酉 | 已亥 | 已丑 | 已卯 | 已巳 | 9 | 22 25 28 | ||||||||||||
| 31 | 1 | 庚申 | 庚戌 | 庚子 | 庚寅 | 庚辰 | 庚午 | 31 | |||||||||||||
| 0 | 辛酉 | 辛亥 | 辛丑 | 辛卯 | 辛巳 | 辛未 | |||||||||||||||
| 三 | 一 | 0 6 | 5 | 1 7 | 4 | 2 8 | 3 9 | 3 9 | 2 8 | 4 | 1 7 | 5 | 0 6 | 一 | 三 | ||||||
| 2 5 8 11 | 2 5 8 11 | ||||||||||||||||||||
| 14 17 20 | 二 | 2 8 | 1 7 | 3 9 | 0 6 | 4 | 5 | 5 | 4 | 0 6 | 3 9 | 1 7 | 2 8 | 二 | 14 17 20 | ||||||
| 23 26 29 | 23 26 29 | ||||||||||||||||||||
| 32 | 三 | 4 | 3 9 | 5 | 2 8 | 0 6 | 1 7 | 1 7 | 0 6 | 2 8 | 5 | 3 9 | 4 | 三 | 32 | ||||||
| 公元前干支纪年查对方法(如 579年) | 公元后干支纪年查对方法(如 1948年) |
| 1、找到公元前年的前1位数5所在表格蓝表三 | 1、找到公元纪年的前2位数19所在表格红表二 |
| 2、按蓝表三对应中间表格下表三中的蓝字7, | 2、按红表二对应中间表格之下表二中的红字4, |
| 3、由蓝字7列向上查找到蓝字9,交叉处“壬午”即为公元前579年干支 | 3、由红字4列向上查找到红字8行,交叉处“戊子”即为1948年干支 |
用六十甲子记月,因为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而月份的天干却不固定,必须经推算才能排出。推算的歌诀为:
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甲已之年丙作首,就是说,遇甲年或已年,正月为丙寅月,然后顺次推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乙年、庚年的正月寅与戊相配,即戊寅,二月已卯、三月庚辰......
如2005年为甲申年,十二个月干支即为下表中“甲已”列中所列:
| 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 | 查算方法 | |||||
| 年干 | 甲已 | 乙庚 | 丙辛 | 丁壬 | 戊癸 | 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 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 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 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 月干支为四柱之二,八字中的第三、四字. |
| 正 月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 |
| 二 月 | 丁卯 | 已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 |
| 三 月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 |
| 四 月 | 已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 |
| 五 月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 |
| 六 月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已未 | |
| 七 月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 |
| 八 月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已酉 | 辛酉 | |
| 九 月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 |
| 十 月 | 乙亥 | 丁亥 | 已亥 | 辛亥 | 癸亥 | |
| 十一月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 甲子 | |
| 十二月 | 丁丑 | 已丑 | 辛丑 | 癸丑 | 乙丑 | |
一、用《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公元年号与干支年号对查表》查算出公历年对应的干支年;
二、在查询出年干支的前提下,使用《月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月干支;
三、以心算推算(或查万年历)查出当月的日干支。心算万年历,必须了解以下四个要点:。 (1)该年岁次;(2)正月初一的日干支;(3)立春的日、时;(4)当年几个小月,分别为哪几个月。
四、依据《时辰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时辰干支。
对于古人总结的这种繁琐的计算方法,我们只要了解一下即可。本人制作的《四柱八字查询》,可以直接输入公历年月日时查询四柱,用起来十分简便。
农历大小月卦口诀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 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月为前卦的处爻,七月为后卦的初爻。“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我们将大月规定用用阴爻表示,小月用阳爻表示,按大小顺序用阴阳爻将一年编为两卦。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多出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闰年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在出现有闰月的年份时,按闰月大小用阴阳爻表现出来,并标在 闰月的前后两月的爻位中间的左侧,如同伏卦一样,一看便知到闰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同时,提醒您农历年、的确定,不是按万年历编出的月份确定的,而是按节气确定的。如1998年,按上述方法可编成《井》和《坎》两卦,而今年闰5月为小月,上半年月卦符号为“: 。 : 。 。 : ”,下半年的月卦符号为“ = 丨 = = 丨 = ”,上半年卦第5、6爻间伏一阳爻,可知今年润五月为29天。
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推算日干支口诀
推算日干支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大小月卦记心间,
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
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
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二、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元旦干支为根源,
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
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
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
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
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地相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加一位数,即是大月后下月一日的干支。“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经过研究,发现凡地支为申、子、辰的年为公历闰年,二月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减一位,则为3月丨日干支。“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干冲退二天。”除地干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其它年二月均为28天。在知道2月1日干支后,按干同支冲规律,干支各减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干支。“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月首,代表每月第1日。其推法与农历日干干诀后两句相同。
三、实例:
(一)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1、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19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记住正月初一日和元旦日干支。
2、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大拇指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即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3、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己,丙,丁,戊6月干支为己未。
4、推算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
⑴推算农历日干支。如前所述,98年大小月卦为《井》和《坎》。因为闰5月为29天,为阳爻,伏在《井》卦第5、6爻问,卦形为 =丨= 丨丨= 。
因为要推算的是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己亥,先用大拇指在手掌亥支上定位,然后按《农历日干支推算诀》中的“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定,逐月推算初1日的干支。正月为大,干同支冲,大拇指跳到巳位上,2月初1日干支为已巳;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亥位后,再减1位,3月初1日干支为甲戌;3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辰支后退1位,4月初1日为癸卯;4月为大,干同支冲,大姆指跳到酉干,5月初1日为癸酉;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卯支再退1位,闰5月 初1日为壬寅。闰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申支后再退一位,六月初一干支为辛未。知道6月初1日的干支后,从此位顺推初10曰的干支为庚辰。
5、推算农历6月初10(公历8月1日),该日干支为庚辰。我们按《定日时干支诀》知道,该日干庚与己相合,按“天干五合前为主”,以天干己来推算,己的序数为2,将大拇指定在天干己的位置上。“日干定时本身数”,大拇指从第二位到丙,可知庚辰日子时为丙子。将大拇指从丙子顺推到午年时,天干为壬,午时干支为壬午。
经过在掌上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知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午时干支,分别为戊寅年己未月庚辰日壬午时。
(二)推算公历1998年8月1曰干支。
1998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1998年2月为28天。按《日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1998年干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酉位,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
计算公历任意一天的天干和地支的公式:
天干: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g的个位数就是天干序号;
地支: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
z = g + 4C + 10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z除以12的余数就是地支序号。
其中:C=世纪数-1,y=年份后两位,M=月份,d=日数,[ ]表示取整数。
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
例:算14年3月22日的干支?
g = 4 * 16 + [16/4] + 5 * 44 + [44/4] + [3*(3+1) / 5] + 22 - 3
= + 4 + 220 + 11 + 2 + 22 - 3
= 320,
个位数是0,天干为癸。
z = g + 4C + 10
= 320 + + 10
= 394,
除以12余10,地支为酉。
所以这一天的干支是“癸酉”。
公历年的年份也很容易算出农历年的干支来:
(Y-3) 个位数就是天干序号;
(Y-3)/12 余数就是地支序号。
如:2004年的干支
2004-3=2001 个位数为1即天干“甲”
2001/12=166余9 即地支“申”
这年的干支为“甲申” 。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http://zjq6688.good.blog.163.com/blog/static/8781052009111210579335/
八字技巧 2009-11-07 11:31 阅读9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有阳历日期就能推出当日干支,已经很好了,这是我目前发现最好的方法。
对这个口诀我没有全解开,但算日子我全会了。
具体公式如下[年的后三位乘5+年的后三位除4+9+阳历日子数+单月(为0)双月(30)+每个月的调节数]/60=取余数个位数为天干,余数除12取余为地支。
每个月调节数(一、四、五为1)、(二、六、七为2)、(三为0)(八为3)、(九、十为4)、(十一、十二为5)
不过闰年,就是一月、二月,要减去1,后算天干地支数。
二、举例说明:
例一:1996年1月16日
(96×5+96÷4+9+16)÷60=8余49,49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例二:1997年2月16日
(97×5+97÷4+9+16+30+2)÷60=9余26,26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三:1998年3月16日
(98×5+98÷4+9+16)÷60=8余59,对应干支为“壬戌”。
例四:1999年4月16日
(99×5+99÷4+9+16+30+1)÷60=9余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五:2000年7月16日
(100×5+100÷4+9+16+2)÷60=9余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六:20001年10月16日
(101×5+101÷4+9+16+4+30)÷60=9余49,对应干支为“壬子”。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算下来的余数要减一。
如:
2000年1月6日为甲子日
根据口诀第三句“一二自加整少一”我们以2000年是被四整除的年份,来看看如何。
2000年1月6日为癸亥日:是第60位
(100×5+100÷4+9+6+1)÷60=9余1 是减一为60,则为癸亥日
(100×5+100÷4+9+9+1)÷60=9余4 是减一为3,则为丙寅日
2000年2月2日为庚寅日:是第27位
日干支推算法
日干支的推算比较复杂。由于农历变化比较繁杂,所以用阳历进行推算。运用时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当年元旦干支的代数;第二是各月干支应加应减数;第三是闰年自三月起都加一;第四是当天的日数。有了这两点,便可推算任何一天的干支。
当年元旦干支代数:除参考前面“干支分阴阳”之处,下面把1992年-2039年三十年的元旦干支列表(表5-6),以供参考。
表5-6 公元1992-2039年元旦干支表
| 闰 年 | 平 年 | ||||||
| 年份 | 元旦干支 | 年份 | 元旦干子 | 年份 | 元旦干支 | 年份 | 元旦干支 |
| 1992 | 丙子 | 1993 | 壬午 | 1994 | 丁亥 | 1995 | 壬辰 |
| 1996 | 丁酉 | 1997 | 癸卯 | 1998 | 戊申 | 1999 | 癸丑 |
| 2000 | 戊午 | 2001 | 甲子 | 2002 | 己巳 | 2003 | 甲戌 |
| 2004 | 己卯 | 2005 | 乙酉 | 2006 | 庚寅 | 2007 | 乙未 |
| 2008 | 庚子 | 2009 | 丙午 | 2010 | 辛亥 | 2011 | 丙辰 |
| 2012 | 辛酉 | 2013 | 丁卯 | 2014 | 壬申 | 2015 | 丁丑 |
| 2016 | 壬午 | 2017 | 戊子 | 2018 | 癸巳 | 2019 | 戊戌 |
| 2020 | 癸卯 | 2021 | 己酉 | 2022 | 甲寅 | 2023 | 己未 |
| 2024 | 甲子 | 2025 | 庚午 | 2026 | 乙亥 | 2027 | 庚辰 |
| 2028 | 丙戌 | 2029 | 辛卯 | 2030 | 丙申 | 2031 | 辛丑 |
| 2032 | 丁未 | 2033 | 壬子 | 2034 | 丁巳 | 2035 | 壬戌 |
| 2036 | 丁卯 | 2037 | 癸酉 | 2038 | 戊寅 | 2039 | 癸未 |
各月干支应减数,是根据日数与二十环周关系推算得出的。即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上加一、七,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年三月起,余月均加一。
从1994年起的干支查法可见表5-7,5-8。
表5-7 各月干支加减表解
| 月数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 干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干 | 支 |
| 平年 | 减一 | 减一 | 加零 | 加六 | 减二 | 加十 | 减一 | 加五 | 减一 | 减一 | 加零 | 加六 | 加零 | 加零 | 加一 | 加七 | 加二 | 加二 | 加二 | 加八 | 加三 | 加三 | 加三 | 加九 |
| 闰年 | 余 数 ? 加 一 | |||||||||||||||||||||||
求日干*[(元旦天干+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润年三月以后加一)/10]=商……余数
求日支*[(元旦地支+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润年三月以后加一)/12]=商……余数
表5-8 1994年各月1日干支推算表(闰年、元旦甲午)
| 月日 | 推算公式 | 日干支 |
| 二月一日 | 干:1+1+0=2 支:7+1+6=14 | 乙 丑 |
| 三月一日 | 干:1+1+1-2=1 支:7+1+1+10=19 | 甲 午 |
| 四月一日 | 干:1+1+1-1=2 支:7+1+1+5=14 | 乙 丑 |
| 五月一日 | 干:1+1+1-1=2 支:7+1+1-1=8 | 乙 未 |
| 六月一日 | 干:1+1+1+0=3 支:7+1+1+6=15 | 丙 寅 |
| 七月一日 | 干:1+1+1+0=3 支:7+1+1+0=9 | 丙 申 |
| 八月一日 | 干:1+1+1+1=4 支:7+1+1+7=16 | 丁 卯 |
| 九月一日 | 干:1+1+1+2=5 支:7+1+1+2=11 | 戊 戌 |
| 十月一日 | 干:1+1+1+2=5 支:7+1+1+8=17 | 戊 辰 |
| 十一月一日 | 干:1+1+1+3=6 支:7+1+1+3=12 | 己 亥 |
| 十二月一日 | 干:1+1+1+3=6 支:7+1+1+9=18 | 己 巳 |
日上起时表
|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 查算方法 | ||||||
| 时间 | 时辰 | 纪 日 干 支 | 例如:查公历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方法: 先按万年历或者农历查询表查出: 1949年干支为已丑; 公历10月即农历八月干支为癸酉; 公历1日即农历八月初十日干支为甲子。再以日干支来确定时辰干支——这就谓之“日上起时”,日上起时方法: 一、在左表上部的“时间”栏中找到含有上午8时的时间——“07-09”; 二、在“时辰”栏中找到与07-09对应的时辰——辰; 三、在“纪日干支栏”找到与要查询的日干支“甲子”的“已”字所在列,本表“甲”字与“已”同排第一列; 四、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向下与“辰”字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所查时干支。 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所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生人的四柱八字为:已丑 癸酉 甲子 戊辰 | ||||
| 甲 已 | 乙 庚 | 丙 辛 | 丁 壬 | 戊 癸 | |||
| 23-01 | 子 | 甲子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 |
| 01-03 | 丑 | 乙丑 | 丁丑 | 己丑 | 辛丑 | 癸丑 | |
| 03-05 | 寅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 |
| 05-07 | 卯 | 丁卯 | 已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 |
| 07-09 | 辰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 |
| 09-11 | 巳 | 已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 |
| 11-13 | 午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 |
| 13-15 | 未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已未 | |
| 15-17 | 申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 |
| 17-19 | 酉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已酉 | 辛酉 | |
| 19-21 | 戌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 |
| 21-23 | 亥 | 乙亥 | 丁亥 | 已亥 | 辛亥 | 癸亥 | |
古人计算年月日时干支(即四柱八字)的方法与步骤:
一、用《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公元年号与干支年号对查表》查算出公历年对应的干支年;
二、在查询出年干支的前提下,使用《月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月干支;
三、以心算推算(或查万年历)查出当月的日干支。心算万年历,必须了解以下四个要点:。 (1)该年岁次;(2)正月初一的日干支;(3)立春的日、时;(4)当年几个小月,分别为哪几个月。
四、依据《时辰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时辰干支。
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星期万年历
| 星 期 万 年 历 | |||||||||||||||||
| 年
份 后 两 位 数 字 | 00 | 01 | 02 | 03 | 04 | 05 | 查算方法 | ||||||||||
| 06 | 08 | 09 | 10 | 11 | 如:2001年5月18日为星期几? 一、先由百位数栏找到20,再由年份栏找到01,这两个数字交叉点为“A”,记住 A 这个字母; 二、由月份栏找到月Ⅴ,向左同一行内找到字母“A”,记住这个 A 的位置; 三、由日序栏查到 18,在同一栏内向左找,另由字母A处在同一列内从上向下查找,二者交叉处的数字为 5,即为星期五; 四、年份栏加粗数字表示闰年; 五、月份栏内加粗了的“Ⅰ、Ⅱ”,表示闰年的一、二月,查平年时不用这两个数字。 | ||||||||||||
| 13 | 14 | 15 | 16 | ||||||||||||||
| 17 | 19 | 20 | 21 | 22 | |||||||||||||
| 23 | 24 | 25 | 26 | 27 | |||||||||||||
| 28 | 30 | 31 | 32 | 33 | |||||||||||||
| 34 | 36 | 37 | 38 | 39 | |||||||||||||
| 41 | 42 | 43 | 44 | ||||||||||||||
| 45 | 47 | 48 | 49 | 50 | |||||||||||||
| 51 | 52 | 53 | 54 | 55 | |||||||||||||
| 56 | 58 | 59 | 60 | 61 | |||||||||||||
| 62 | 65 | 66 | 67 | ||||||||||||||
| 69 | 70 | 71 | 72 | ||||||||||||||
| 73 | 75 | 76 | 77 | 78 | |||||||||||||
| 79 | 80 | 81 | 82 | 83 | |||||||||||||
| 84 | 86 | 87 | 88 | ||||||||||||||
| 90 | 92 | 93 | 94 | 95 | |||||||||||||
| 97 | 98 | 99 | |||||||||||||||
| 百 年 数 | 15 | 19 | A | B | C | D | E | F | G | Ⅰ | Ⅹ | 月 份 | |||||
| 16 | 20 | G | A | B | C | D | E | F | Ⅴ | ||||||||
| F | G | A | B | C | D | E | Ⅱ | Ⅷ | |||||||||
| 17 | 21 | E | F | G | A | B | C | D | Ⅱ | Ⅲ | ⅩⅠ | ||||||
| D | E | F | G | A | B | C | Ⅵ | ||||||||||
| 18 | 22 | C | D | E | F | G | A | B | Ⅸ | ⅩⅡ | |||||||
| B | C | D | E | F | G | A | Ⅰ | Ⅳ | Ⅶ | ||||||||
| 星 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8 | 15 | 22 | 29 | 日 序 | ||||
| 2 | 4 | 5 | 6 | 7 | 1 | 2 | 9 | 16 | 23 | 30 | |||||||
| 3 | 5 | 6 | 7 | 1 | 2 | 3 | 10 | 17 | 24 | 31 | |||||||
| 4 | 6 | 7 | 1 | 2 | 3 | 4 | 11 | 18 | 25 | ||||||||
| 5 | 7 | 1 | 2 | 3 | 4 | 5 | 12 | 19 | 26 | ||||||||
| 6 | 1 | 2 | 3 | 4 | 5 | 6 | 13 | 20 | 27 | ||||||||
| 7 | 2 | 3 | 4 | 5 | 6 | 7 | 14 | 21 | 28 | ||||||||
| 按此表可以查算出任何一年的任何一天是星期几 | |||||||||||||||||
蔡勒公式及说明与例证:
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蔡勒(Christian Zeller, 1822-19)在1886年推导出的,故通称为蔡勒公式。
W = [C/4] - 2C + y + [y/4] + [13 * (M+1) / 5] + d - 1
[方括号]中用TRUNC取整数
计算2004年5月1日是星期几
显然C=20,y=4,M=5,d=1,代入蔡勒公式,
W = [20/4] - 40 + 4 + 1 + [13 * (5+1) / 5] + 1 - 1
W = [C/4] - 2C + y + [y/4] + [13 * (M+1) / 5] + d - 1
注意负数不能按习惯的余数的概念求余数,只能按数论中的余数的定义求余。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给它加
上一个7的整数倍,使它变为一个正数,比如加上70,得到55。再除以7,余6,说明这一天是星期六。这和实际
是一致的,也和公式(2)计算所得的结果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