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努力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作品32首,其中外国作品13首。听赏作品16首、学唱歌曲16首、竖笛演奏曲目8首,活动内容包括与听赏、演唱相结合的活动以及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包括歌表演、集体舞、采集与分享、我的编创、小小音乐剧、综合表演等。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音乐课。整体水平看,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整体水平明显好转,教学常规上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做到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 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这学期重点针对其节奏、演唱技巧、识谱、欣赏等方面加强训练。
四、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唱;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演唱歌曲16首,以适合童声演唱的作品为主,其中中外儿歌、民歌9首。要求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与民歌《对鲜花》《金孔雀轻轻跳》等歌曲。
2.演奏
竖笛演奏曲目8首,其中2 个为两声部合奏
掌握竖笛fa、mi、re、do的指法,能连贯、完整的演奏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短小乐曲。熟练运用指法和气息。能较好地完成竖笛两声部的合作练习。
3.听赏
通过听辨、模仿等方式感知音乐。在听赏中感受音色、节拍、旋律、速度、演奏形式等要素的变化,体会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五、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训练,重点加强视唱识谱能力的培养
2.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教学水平。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化,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最大程度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4.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三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周 次 | 日 期 | 内 容 | 备 注 |
| 1 | 2.6~2.10 | 听《嘀哩嘀哩》唱《春天来了》 | 开学 |
| 2 | 2.13~2.17 | 唱《旅行之歌》听《郊外去》竖笛《春天来了》 | |
| 3 | 2.20~2.24 | 听《雨天等妈妈》唱《小伞花》 | |
| 4 | 2.27~3.3 | 听《吉祥三宝》唱《共同拥有一个家》竖笛《萧》 | |
| 5 | 3.6~3.10 | 听《苗岭的早晨》唱《铃铛舞》唱《金孔雀轻轻跳》 | |
| 6 | 3.13~3.17 | 听《阿细跳月》竖笛<雪花飘》 | |
| 7 | 3.20~3.24 | 听《幽默曲》唱《杜鹃》 | |
| 8 | 3.27~3.31 | 听《顽皮的小闹钟》竖笛《雪花飘》 | |
| 9 | 4.3~4.7 | 唱《卢笛》 歌表演:卢笛 | |
| 10 | 4.10~4.14 | 复习 | 期中 |
| 11 | 4.17~4.21 | 听《对花》唱《对鲜花》 | |
| 12 | 4.23~4.28 | 唱《编花篮》竖笛《溜冰圆舞曲》 | |
| 13 | 5.4~5.6 | 听《赶花会》音乐剧《赶花会》 | |
| 14 | 5.8~5.12 | 唱《如今家乡山连山》听《全都认识我》 | |
| 15 | 5.15~5.19 | 听《快乐的农夫》唱《八只小鹅》竖笛《故乡的亲人》 | |
| 16 | 5.22~5.26 | 听《剪彩波尔卡》唱《恰利利恰利》 | |
| 17 | 5.29~6.2 | 听《打字机之歌》唱《开心里个来》竖笛练习七 | |
| 18 | 6.5~6.9 | 听《小星星变奏曲》唱《美丽的黄昏》听《愉快的梦》唱《夏夜》 | |
| 19 | 6.12—6.16 | 复习 |
| 20 | 6.19—6.21 | 复习 | 期末 |
| 21 | 6.25—6.30 | 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