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初三语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6:08
文档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初三语文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九年级语文2014.10(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肇庆(zhào)拮据(jū)涸辙(hé)分道扬镳(biāo)B.绮丽(qí)阴晦(huì)栈桥(zhàn)言简意赅(hài)C.跌宕(dàng)精髓(suí)褴褛(lǘ)玲珑剔透(tī)D.古刹(shà)涟漪(yī)惘然(wǎng)皱缬(jié)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推荐度:
导读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九年级语文2014.10(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肇庆(zhào)拮据(jū)涸辙(hé)分道扬镳(biāo)B.绮丽(qí)阴晦(huì)栈桥(zhàn)言简意赅(hài)C.跌宕(dàng)精髓(suí)褴褛(lǘ)玲珑剔透(tī)D.古刹(shà)涟漪(yī)惘然(wǎng)皱缬(jié)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

           九年级语文        2014.10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肇庆(zhào)    拮据(jū)    涸辙(hé)    分道扬镳(biāo)  

B.绮丽(qí)      阴晦(huì)   栈桥(zhàn)  言简意赅(hài)

C.跌宕(dàng)    精髓(suí)   褴褛(lǘ)    玲珑剔透(tī)

D.古刹(shà)     涟漪(yī)    惘然(wǎng)  皱缬(jié)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B.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 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C.《出师表》《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醉翁亭记》……等几篇文章中,《曹刿论战》写作的年代最早。

D.语文笑着告诉我:“学习语文,你可以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学习语文,你可以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学习语文,你可以感受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是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D.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信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吴均南朝宋文学家。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的原因、经过和后的浩大声势。

6.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⑴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⑵研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⑶现在,磁悬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范项目。

⑷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的列车。

A.⑶⑵⑷⑴ .⑴⑶⑵⑷ .⑷⑵⑶⑴ .⑵⑴⑷⑶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tā(    )了,乌云mí(    )漫天空,qǐng(    )刻间,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然带来冰báo(    )或者龙卷风。

8.默写。(9分)

(1)晓战随金鼓,                 。

(2)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蒌蒿满地芦芽短,                。

(4)且壮士不死即已,                  ,                  。

(5)《与朱元思书》中流露出作者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情感的句子是:

             ,                ;                     ,                。

9.综合性学习。(10分)

 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由此可见,                                。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2分)

(2)广西科技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课堂上不要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个字以内。(4分)

(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假如你们居住的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4分)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0.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1.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②。由是为司空③。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孔子世家》

【注】 ①料量平:账目清楚,收支平衡。②蕃息:滋生;繁衍。③司空:官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为天下唱                    (2)遂与外人间隔            

(3)请与孔子适周                (4)弟子稍益进焉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送子以言                         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B. 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C.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拥者笑而应      (《陈涉世家》)

D. 尝为季氏史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4.翻译句子。(6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

                                                                                                        

(3)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孔子世家》)

                                                                                                      

15.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这句话给你的启发。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3分)

体内的小人(冯骥才)

①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体内。

②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便成了恶人;人性要来克制兽性的,不然就成为兽类。小人呢?

③善与恶和人与兽是对立的,小人却不是。它如果在别人身上很好识别,比如某人好嫉妒,某人好挑唆,某人趋炎附势或卖友求荣,会看得清清楚楚,但这小人在自己身上便不易察觉。它不声不响隐藏在我的体内,暗地作祟,当它表现出来——由于与自己利害相关,往往并不自知,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显出那么一种小人的意思来了。人常说,身边的坏人好防,小人难防;可是自己体内的小人就更难防了。

④体内这些小人什么模样?弄不清模样怎么防?

⑤昨夜读《山海经》的插图,都是神头鬼脑奇肢怪体,一下子居然“瞧见”了这小人的模样。尖头如锥,小眼如灯,舌如条锯,身如烟缕,这样忍怪的东西居然就潜藏在我们的体内、甚至是我们的一部分吗?

⑥是的。由于它和我们的私欲、妒嫉、虚荣、贪婪等等无形地融为一体,不但不被我们发觉,反而成为我们本质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一部分。这样,它就一定会表现出来的。但在它表现出来时是不知不觉的,不会觉察,可是一旦它赤裸裸的呈现出来,我们可就站在高尚的反面和人性的阴影里了。傅雷先生在其所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序文中不是也说过:“真正的光明不会永无黑暗的时刻,真正的英雄也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吗?

⑦当然,体内的小人最初并不这么可怕。我们或许有点贪心、心生妒嫉、有些私欲与别人的利益相关。每当此时体内的小人可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头来。当它满足了我们,使我们得到好处,我们便会放纵它。久而久之,它就来操纵我们,异化我们,一点点使我们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抑制它,战胜它。我们不可能消灭小人——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抑制小人,对它保持警惕,不能叫它在体内“长大”。从而使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

⑧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心里划一条自我的防线,将体内的小人视做自己的敌人,因为战胜这种体内小人的力量,不在别处,与他人无关,全都在自己身上。

⑨我知道,我不可能全部消灭自己身上的小人,但我会对它警惕,以战胜它做为自己为人的快乐。

16.从全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自己身上的“小人”不易察觉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7.作者在第五段写《山海经》的插图有什么用意?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18.借助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文章画线句中的“自我防线”指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战胜体内的小人。(5分)

【链接】

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   

底线是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节选自冯骥才《底线》)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5分)

秋天的黄昏(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9.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20.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分)

                                                                                                    

2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23.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

                                                                                                         

三、作文。(60+3分)

24.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纸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级、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 哦,原来这才是          

(哦:表示惊喜、惊奇、领会、醒悟、感叹等)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学一期阶段练习

九年级语文答题纸

                                             成绩             

(1-6题选择题共18 分)

                                          
7.(4分)

8.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9分)

(1)晓战随金鼓,                      。

(2)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蒌蒿满地芦芽短,                     。

(4)且壮士不死即已,                      ,                    。

(5)《与朱元思书》中流露出作者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情感的句子是:                 ,                  ;                    ,

                。

9.综合性学习(10分)

(1) (2分)

(2) (4分)

           

(3)                                                                

                                                                    (4分)

10.                (2分)

11.                                                                         

                                                                  (2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为天下唱                    (2)遂与外人间隔            

(3)请与孔子适周                (4)弟子稍益进焉            

13.( )(3分)

14.翻译句子。(6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15.                                                                                

                                                                                          

                                                                        (3分)

16.                                                                               

                                                                        (4分)

17.                                                                               

                                                                        (4分)

18.                                                                               

                                                                                 

                                                                        (5分)

19.                                                                               

                                                                        (3分)

20.                                                                               

                                                                        (3分)

21.                                                                               

                                                                        (3分)

22.                                                                               

                                                                        (3分)

23.                                                                               

                                                                        (3分)

三、写作。(60分+3分)

24.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纸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级、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 哦,原来这才是          

(哦:表示惊喜、惊奇、领会、醒悟、感叹等)

哦,原来这才是          

                  作文分:         书写分:    

600

文档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初三语文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九年级语文2014.10(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肇庆(zhào)拮据(jū)涸辙(hé)分道扬镳(biāo)B.绮丽(qí)阴晦(huì)栈桥(zhàn)言简意赅(hài)C.跌宕(dàng)精髓(suí)褴褛(lǘ)玲珑剔透(tī)D.古刹(shà)涟漪(yī)惘然(wǎng)皱缬(jié)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