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整理】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 产生。
2.声音的传播: 以 的形式传播 (1)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2)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3.回声: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 回来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 秒。利用回声测距离,测出原声和回声相差的时间为t,计算距离公式为 。
4.音调:反映声音的 ;声源振动的 越高,音调越高;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人听觉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
5.响度: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声音的 ;声源的 越大,人离声源越 ,响度越大;计量响度大小的单位是 ( )。
6.音色: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也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7.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工作和学习环境不超过 分贝,休息和睡眠不超过 分贝。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分贝。
8. 双耳效应:声源距人的两只耳朵的 不同,声音到达两耳的 、 以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是人耳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使人听到的声音有 效果,这就是双耳效应。
【典型例析】
例1、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双耳效应。
C.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例2、某段铁路由长度为L的铁轨一根一根地铺设,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的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口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应是 ( )
A. B. C. D.
例3、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千米,在一只船上实验人员向水中放一只钟,当他敲钟的同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人员向水里放一只听音器,当他看到火药发光10秒后,听到水下的钟声,这次实验中测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例4、在一个长391米注满水的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了三次声音;第一次声音同第二次间隔0.5秒,第二次同第三次间隔0.4秒,问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例5、海面上一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之间相隔△t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处离岸______米。
【课堂练习】
1、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
(1)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__________振动发声;
(2)这位同学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空气柱的长度不同,_________不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频率就_________.”的结论;
(3)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②声纳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③超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 ④声纳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声音判断轮胎内
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色 D、传播方向
4、乐队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
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响度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5、对于每秒振动100次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种介质中,它比每秒振动200次的声波传播快
B.在同一种介质中,它比每秒振动200次的声波传播慢
C.在同一种介质中,它与每秒振动200次的声波传播速度一样
D.以上的说法都有可能,固为两声波的波源不同
6、一人在相隔153m的两墙之间喊了一声,听到的两次回声间隔0.4s,求此人离两墙的距离是多少米?
7、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行到人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拉汽笛
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秒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
声音。人与山之间距离为多少?
第四讲《声现象》(2)
【培优训练】
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D.换些粗弦
2.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悦耳程度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4.噪声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当噪声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引起人的生理性损伤.我国正式公布的工作噪声听力保健标准是 ( )
A.120分贝 B.90分贝 C,60分贝 D 45分贝
5.敲响寺庙里的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已经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分析其原因是 (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因为大钟在继续振动
C.因为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6.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7、汽车匀速驶向山下的隧道,在距洞口1750m处按响喇叭,10s后听到回声,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听到回声处距洞口____________m。
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的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铁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9.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米,
且距离墙壁均为68米,如图11所示,甲开了一后,乙先
后听到两声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
(A)0.1秒 (B)0.2秒 (C)0.3秒 (D)0.4秒
10.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是1分45秒,若车身长175米,每节铁轨长12.5米,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
11、一架超音速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10s这人才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120m处,求:
(1)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2)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
【竞赛之窗】
12、一工人在房顶上敲钉子,每秒敲4下.当工人开始敲钉,一个观察者恰巧在看到他把锤举到最高处时,听见敲打的声音,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1m/s,则观察者和工人相距的距离是( )
A.42.5m B.85m C.170m D.340m
13、一驾驶员开着一辆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向一座高山匀速行驶,在行驶中的某时刻,汽车喇叭短暂地响了一下,经过t1=4s时间他听到回声,再经过t2=32s汽车恰好行驶到高山脚下。 求:(1)汽车喇叭发出响声的时候,汽车距高山多运? (2)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4.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5、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
| 音名 | C1 | D2 | E3 | F4 | G5 | A6 | B7 | Cī |
| 唱名(C调) |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
| 频率f/Hz | 2 | 297 | 330 | 352 | 396 | 440 | 528 | |
| 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