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300 m/s
B. 30 m/s
C. 10 m/s
D. 5 m/s
3.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
A.车厢
B.桌面
C.乘客
D.铁轨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 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 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 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
象可以判断(
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 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D.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9.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
)
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最大
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
C.乙车的速度最少
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
()
1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刘翔以12.88 s创造了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 min45 s前进了1000 m
C.手扶拖拉机在20 min内前进4.8 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 km/h
13.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
)
的情景,若说赛场的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4.半天等于多少秒( )
A. 600
B. 720
C. 43 200
D. 86 400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是作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 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m/s.
16.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由甲图:________由乙图:
17.尝试利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尺你能精确的测出硬币的直径,下面几位同学各自设计的测量方案,其中测量方法最好的是.
A.
B.
C.
18.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
________m/s.
km/h,合
19.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2.6________(填上适合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荧光屏对角线的长度(常用单位用吋,1吋=2.54 cm)来表示的,一台38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 cm.
20.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_ _____(写单位),合________m.21.5月31号的国际田径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99秒获得季军,刷新了亚洲人在国际田联赛的记录,则黄炳添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
22.单位换算:1.8×10-2m=__________ km=________ cm=__________μm
2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写出一个时间单位)等.
2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
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 0.6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__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6.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通过相同的路程,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以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
27.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
______ cm.
28.某同学用一个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 mm、4 mm、463 mm,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mm.
三、实验题
实验中,
29.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0.现有一内径2 cm的圆环和一直径为0.6 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这些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够长且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
实验中,
31.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2.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
.
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
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
3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 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34.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
分.
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30
(1)AB两地相距多远?
(2)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5.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36.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2)如果到达机场用了45 min,则出租车的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五、作图题
3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
340 m/s.
距离(s)——时间(t)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38.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3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汽车有三种情况:
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因此不可能是C.
2.【答案】D
【解析】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300 s,∴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v ===5 m/s.
3.【答案】D
【解析】如果以车厢、桌面和乘客为参照物,纸杯相对静止,速度为0,以铁轨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和动车的速度相等.
4.【答案】C
【解析】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
5.【答案】B
【解析】A,较快速度读书,1 min大约能读300个字,故A不正确;B,健康人的脉搏1 min大约跳动70次,故B正确;C,人们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3 s~5 s,故C不正确;D,正常骑自行车1 min大约行驶150 m~300 m,故D不正确.
6.【答案】D
【解析】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岁月与旭日不是物理量单位;小时是时间的单位,D正确.
7.【答案】A
【解析】根据路程-时间坐标图像可知,在0~2
s时间段,小车前进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5
s时间段,小车的路程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5~7
s时间段,小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比0~2时间段增大.所以,C、D选项错误.0~5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0.4 m/s,选项A正确;0~7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 m/s,所以B选项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机械运动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包括微观物体的运动,故A不正确;物体运动是相对的,判断物体运动和怎样运动时,首先确定参照物,离开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就没有意义了.故B不正确.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故C正确.空气在流动时,空气相对于地面来讲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空气流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正确.
9.【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每秒通过的距离是1米,但是这只能说明摩托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但是不能说明在每秒内每刻的速度也有可能不同,因此摩托车做的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10.【答案】B
【解析】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4
m/s.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V乙=6 m/s,V丙=4 m/s.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大,经过5 s乙车跑在最前面,甲车与丙车的速度相等.
11.【答案】B
【解析】MN为曲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很难测量也不准确;可以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故B正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不能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
12.【答案】A
【解析】刘翔的速度:v =≈8.5m/s=8.5×3.6 km/h=30.6 km/h,自行车的速度:v =≈6.0m/s=21.6 km/h,手扶拖拉机的速度:v ==14.4 km/h,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0 km/h.通过比较可得:刘翔的速度是最快的.
13.【答案】A
【解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台是运动的,所以台是研究对象,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刘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刘翔.故A正确.
14.【答案】C
【解析】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等于3 600秒,半天=12小时=12×3 600秒=43 200秒;故C正确.15.【答案】变速 0.1 m/s
【解析】(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运动的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的变速直线运动;(2)有图像可得,从A到E的路程为s=8.00 cm=0.08 m,时间t=0.8 s,所以从A到E的平均速度v ===0.1 m/s
16.【答案】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解析】由甲图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不同,所以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乙图三人通过的路程一样,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可以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的快慢.
17.【答案】B
【解析】利用辅助工具法测量长度时,注意测量设计要便于操作和便于读数.A设计方案不便于读数,C方案设计错误,从刻度尺读数误差较大.
18.【答案】90 km/h 25 m/s【解析】根据速度表指针指示的位置可知,汽车速度为90 km/h.因为1 m/s=3.6 km/h,所以90
km/h =m/s=25 m/s
19.【答案】m 96.52 cm
【解析】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2.6 m.38吋=38×2.54 cm=96.52 cm
20.【答案】μm(微米) 2.5×10-6m
【解析】PM2.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微米);单位换算的基本步骤是:物理量前面的系数(数字)乘以换算关系,然后把单位改变单位为要换算的单位,最后化简.2.5μm=2.5×10-6m
21.【答案】10
【解析】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等于v ==≈10 m/s
22.【答案】1.8×10-5 1.8 1.8×104
【解析】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属于考试的基础知识题,注意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①∵1 m=10-3km,∴1.8×10-2m=1.8×10-3km=1.8×10-5km;
②∵1 m=100 cm,∴1.8×10-2m=1.8×10-2×100 cm=18 cm;
③∵1 m=106μm,∴1.8×10-2m=1.8×10-2×106μm=1.8×104μm.
故答案为:1.8×10-5;1.8;1.8×104.
23.【答案】秒 s 小时.
【解析】时间是物理量中常用的一个量,日常生活中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周、天、时、分、秒等.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用字母s表示.
24.【答案】(1)匀速6 s;(2)1.2 m;(3)小于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 m所用的时间为6
s;(2)乙车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为s=1.8 m-0.6 m=1.2 m;
(3)根据(a)图可知,甲车2 s通过的路程为0.2 m,所以甲车的速度为v甲==0.1 m/s;由(b)图可知,乙车3 s通过的路程为0.6 m,所以甲车的速度为v乙==0.2m/s,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25.【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和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车是静止;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的位置发生变化,甲车和乙车车都是运动的.
26.【答案】9∶8 8∶9 9∶8
【解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 =可以得到,====;若通过相同的路程则=
==;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7.【答案】1.19~1.21
【解析】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圆筒的直径d=3.21 cm~2.00 cm=1.21 cm
28.【答案】463 mm
【解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平均值的结果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L ==463 mm
29.【答案】(1)运动 (2)0.08 m/s (3)慢
【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 ===0.08 m/s
(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30.【答案】①把纸带紧密绕在圆柱形的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为止;
②取下圆环,记下纸带的圈数n;③算出n圈的总厚度为S=0.7 cm.纸带厚度的表达式:d =
【解析】由分析知,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
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而n圈纸
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2 cm-0.6 cm)=0.7 cm, 然后用n圈的厚度,除以圈数即可得到纸带的厚度.
31.【答案】(1)运动 (2)0.08 m/s (3)慢
【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
(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 ===0.08 m/s
(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32.【答案】(1)v=s/t;
如图所示
(2)
(3)匀速直线运动
(4)晓彤的实验不合理.用10 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1分). (图像显示)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解析】(1)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的原理:v =;
(2)先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如下图所示:
(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4)晓彤的实验不合理;用10
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美较大;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故答案为:(1)v =;(3)匀速直线运动;
33.【答案】静止 乙 3 m/s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解析】(1)由C图像可以看出,丙车在AB段路程没有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AB段处于静止状态;(2)前5秒内,甲车通过的路程10 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5 m,丙车通过的路程为10
m,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快,速度为v ===3
m/s;(3)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4.【答案】(1)由图中,s=120 km-40 km=80 km;
(2)t=8时30分-8时=30分=0.5 h;
则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v ===160 km/h.
答:(1)AB两地相距80 km;
(2)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160 km/h
【解析】
35.【答案】解:(1)动车D413次比特快T131次少运行59分钟;
(2)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v ===2.2 km/min=132 km/h
【解析】(1)动车组D413,10:06至11:53,运行时间是:1小时47分钟;
特快T131,9:45至12:31,运行时间是:2小时46分钟;
对比得出:动车D413次比特快T131次少运行59分钟.
(2)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v ===2.2 km/min=132 km/h 36.【答案】(1)根据标志牌可知,从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入到机场的距离为30 km,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 km/h;
∵v
=
∴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的时间:t ===0.3 h;
(2)出租车的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40 km/h.
答:(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0.3 h才能到达机场;
(2)如果到达机场用了45 min,则出租车的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40 km/h.
【解析】(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已最快的速度100
km/h行驶时,所用时间最少,根据题意可知到机场的距离为30 km,利用公式t =可以算出时间;
(2)题目告诉了到达机场的实际时间,利用公式v =可以求出平均速度.
37.【答案】(1)68;
(2)
【解析】(1)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
所以超声波从传感器到汽车的时间为t0===0.2 s,
所以汽车与传感器的距离为s=vt=340 m/s×0.2 s=68 m;
(2)根据乙图路程--时间的坐标图像可以发现,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38.【答案】
【解析】根据甲图像(时间—速度图像)可得出,玩具车的速度为3 m/s,由公式s=vt可以求出在0 s、2 s、4 s后的路程分别为:0 m、6 m、12 m,在路程—时间
坐标图上画出(0,0)、(2、6)、(4、12)三点的坐标位置,然后连线,就可得出路程—时间坐标图像.
39.【答案】
【解析】根据甲图可以求得,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v ===5 m/s,即物体在做速度为5 m/s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