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16:22
文档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B.ZnC.ClD.Ag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推荐度:
导读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B.ZnC.ClD.Ag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Mg    B.Zn    C.Cl    D.Ag

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甲烷    D.氢气

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密性

6.(1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7.(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8.(1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有腐蚀性    

B.H2O2能分解    

C.H2O是常用的溶剂    

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

9.(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10.(1分)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11.(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2.(1分)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     (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14.(2分)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ClO2属于     (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15.(2分)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科普阅读理解】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原文作者宋、杨铭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     (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生产实际分析】

17.(3分)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图:

(1)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18.(4分)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 CaSO4微溶于水。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     。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     。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0.(3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

21.(3分)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     。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2.(4分)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     。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3.(4分)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图,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目的步骤
A探究     

①加入NaOH溶液; 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

B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

③加入     

C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

20℃时,①加入100g水; ②加入18g KCl; ③加入     (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D配制     。

①加入2.5gNaCl; ②加入47.5g水; 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科学探究】

24.(5分)如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

记录如下:表1实验记录。

实验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温度/℃

效果得分
1蔗糖452265
2蔗糖5103081
3蔗糖6155093
4冰糖4105091
5冰糖5152288
6冰糖a53075
7葡萄糖415300
8葡萄糖55500
9葡萄糖610220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

表2效果得分均值

因素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温度/℃

蔗糖冰糖葡萄糖45651015223050
均值79.784.7052.056.356.046.757.360.351.052.061.3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

(3)实验6中,a为     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     滴水和50℃。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     。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     。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B; 2.C; 3.D; 4.A; 5.B; 6.A; 7.A; 8.D; 9.C; 10.A; 11.D; 12.C;

【生活现象解释】

13.能; 14.+1;BC; 15.1;2H2O2H2↑+O2↑;

【科普阅读理解】

16.元素;ABC;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ACD;

【生产实际分析】

17.Fe2O3+6HCl=2FeCl3+3H2O;置换反应; 18.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Ca(OH)2+H2SO4=CaSO4+2H2O;过滤器、洗涤槽;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0.2KMnO4K2MnO4+MnO2+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1.“明”字位置上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Zn+2HCl═ZnCl2+H2↑; 22.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Na2CO3+2HCl═2NaCl+H2O+CO2↑; 23.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稀盐酸;超过16g的氯化钾;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科学探究】

24.化学;浓硫酸中含有硫、氧元素,蔗糖中也含有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会含有硫、氧元素;6;15;65、88、0;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

文档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B.ZnC.ClD.Ag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