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试作图示等直杆的轴力图。
解:把A支座去掉,代之以约束反力(↑)。
变形协调条件为:
故:
轴力图如图所示。
[6-5] 图示刚性梁受均布荷载作用,梁在A端铰支,在B点和C点由两根钢杆BD和CE支承。已知钢杆BD和CE的横截面面积和,钢杆的许用应力,试校核该钢杆的强度。
解:以AB杆为研究对象,则:
……………(1)
变形协调条件:
…………………(2)
(2)代入(1)得:
(拉力)
(压力)
按轴力正负号的规定,记作:
;
强度校核:
,符合强度条件。
,符合强度条件。
因此,钢杆符合强度条件,即安全。
[6-15(a)] 试求图示超静定梁的支反力。
解:把B支座去掉,代之以约束反力,则变形协调方程为:
查附录IV,得:
故,
(负号表示方向向下,即↓)
由得: (↑)
由得:,(逆时针方向转动)
[习题6-17] 梁AB因强度和刚度不足,用同一材料和同样截面的短梁AC加固,如图所示。试求:
(1)二梁接触处的压力;
(2)加固后梁AB的最大弯矩和B点的挠度减小的百分数。
解:(1)求二梁接触处的压力
以AB为研究对象,把C处的圆柱垫去掉,代之以约束反力(↑);以AC为研究对象,作用在C处的力为(↓)。与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受力如图所示。
AB梁在C处的挠度:
。
查附录IV得:
故,
AC梁在C处的挠度:
变形协调方程:
(↑)
(2)求加固后梁AB的最大弯矩和B点的挠度减小的百分数
弯矩的变化情况
加固前:
加固后:
显然,AB梁的最大弯矩
减小:
(负弯矩只表示AB梁上侧受拉)
B点挠度的变化情况
加固前:
加固后:
故,
B点挠度减小的百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