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时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掀起了学课标、提素养、促“双减”、增实效的热潮。
5月30日上午,东华门小学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的“三新”要义》线上培训。本次线上培训邀请到四位教授,分别是杨秀莲教授、李春会教授、魏薇教授、李亮教授,主要从七大方面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多方面着手进行了课程一体化设计,具体表现为:课程功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三、新课标基于核心素养,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知识、唤醒深度学习,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四、在新课标中,为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德法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通过主题整合的方式呈现。在主题之下,具体通过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来呈现课程内容。
五、新课标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体现了坚持“八个统一”,构建学科实践,建立学习中心的主要特点。
六、评价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新课标倡导基于证据展开对核心素养的评价。新课标对评价方面有两大新变化,具体是建立了评价依据——学业质量;改进了评价方式。
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以锐意进取的姿态研究,以奋发有为的状态落实2022新课标,更大程度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价值。
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观看学习,仔细了解2022新课标“新”在哪里,学习新课标的“三新”要义,赋能“双减”,更新教育观念,今后将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