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30:08
文档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课限选课)总学时:80理论学时:58实践学时:22学分数:5适用专业: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
推荐度:
导读《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课限选课)总学时:80理论学时:58实践学时:22学分数:5适用专业: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公共课            √专业课            限选课) 

总 学 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实施《儿科护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通过提问、作业、实验报告、案例讨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及儿童护理临床实践的特点,将《儿科护理学》分解成7个侧重点不同的模块,各模块既保持相对性,又保持连续性,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使《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阶段性的重点,保证《儿科护理学》课程之内涵覆盖全过程,贯穿教学始终。

1.本课程在第6、7学期开设,课程总课时数为80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实验20学时、机动2学时,学分5分。

2.《儿科护理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儿科护理学》教学时间分配

模块内容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模块一

基础知识

一、绪论3.53.5
二、生长发育325
三、营养与喂养325
模块二

基础护理

一、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0.50.5
二、住院患儿的护理448
模块三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新生儿特点及护理224
二、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55
模块四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426
模块五

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29
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26
三、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4
四、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15
五、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14
六、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3
模块六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617
模块七

危重症患儿护理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213
机动22
合计58228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整体护理程序的方法,解决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护理专科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体现以病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运用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在对病儿实施程序护理的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用之才。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对于实践课的操作内容要求动手比例达85%以上。

2.对于临床实习课内容要求掌握护理程序。

(三)素质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能强化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

2.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努力塑造一名合格的职业护士。

4.运用儿科护理知识开展健康指导、卫生咨询、预防儿科常见疾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依据五年制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实施模块教学,共设置7个模块:模块一,基础知识;模块二,基础护理;模块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四,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五,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六,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七,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一)必修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了解儿科护理范畴、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熟悉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各年龄期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生长发育状况。熟悉小儿对能量、营养素的需要。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担负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能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发育规律,为小儿进行测量。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能讲述小儿对能量、营养素的需要;能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指导母乳喂养;能指导人工喂养。

情感态度目标: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大力宣传科学喂养知识,担负儿科护士健康教育责任。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儿科护理的任务、范围、发展与展望。

2.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

工作任务

1.能够担负儿科护士的角色要求。

2.能够适应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神经心理,感知觉、运动功能、言语能力的发育。

2.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

3.熟悉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4.掌握体格生长发育规律,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工作任务

1.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体格测量方法

营养与喂养

教学目标

1.说出小儿对能量的需要。

2.说出小儿对营养素的需要。

3.了解儿童的膳食。

4.熟悉辅助食品的添加。

5.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工作任务

1.能讲述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能指导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实践:营养与喂养-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母乳喂养与婴儿生长发育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儿年龄分期、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喂养。

2.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并通过实验实习、加强操作训练强化教学效果。

模块二:基础护理

知识目标:熟悉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特点。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方法和约束法、哺喂法。

技能目标: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对各年龄期小儿给予正确的护理,能参加各年龄期小儿的预防接种、能掌握给药方法。能熟练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换尿布、臀红和头皮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一丝不苟认真练习。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爱,动作要轻柔、快捷。

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教学目标

1.掌握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的护理。

2.熟悉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

3.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4.熟悉计划免疫及获得性免疫。

5.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掌握各年龄期儿童护理的特点开展健康指导。

2.能参加各项儿童预防接种。

 [说明与建议]

1.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 

2.儿童保健实验(参观幼儿园或电教片)。 

住院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2.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

3.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4.了解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5.熟悉药物的选用、药物剂量计算及给药方法。

6.说出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目的、用物准备。

7.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能完成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技术操作。

实践: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儿科医疗诊断技术操作

[说明与建议]

1.小儿液体疗法编排在小儿腹泻章节之后。

2.儿科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协助诊断的技术、协助治疗的技术与《基础护理》内容重复,或作为自学内容。

3.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应能完成。

模块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叙述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熟悉新生儿哺乳方法、沐浴方法及脐部护理。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技能目标:学会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熟练应用新生儿室的常用仪器。

情感态度目标:要珍视生命、爱护生命。在护理操作中坚守慎独精神,工作严肃认真,动作轻柔谨慎,体现对新生儿关心和爱护。 

新生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熟悉新生儿定义、新生儿分类方法,掌握根据胎龄、体重分类标准。掌握高危儿概念。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外貌特点、生理特点及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掌握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熟悉母乳喂养的方法,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注意事项。熟悉人工喂养食品种类,掌握牛乳喂养方法。

2.熟悉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的目的及用物准备,掌握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熟悉更换尿布、沐浴(盆浴)臀红护理的目的及用物准备,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换血疗法的方法、指征、准备及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够熟练进行配乳及乳瓶喂乳。

2.能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患病新生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3.能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盆浴)臀红护理、更换尿布,抚触新生儿。

4.学会使用温箱、光照疗法、抚触新生儿。

5.能对危重患儿进行监护并配合医生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实践: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预期结果。熟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评估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主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其中重点讲解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进行健康指导。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早产儿护理及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2.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的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四: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预期结果,并熟练掌握护理措施。

技能目标:能熟练执行并完成各种营养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情感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宣传科学喂养知识,了解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与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应凸现关心、细心和爱心。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2.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预期结果和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幼儿保健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2.营养缺乏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的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五: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小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促进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

技能目标:能够达到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娴熟运用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完成护理措施。能运用医护知识对病儿及家属进行卫生指导。

情感态度目标: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蔼 ,语气要亲切,要充分展示人文关爱 。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2.熟悉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3.了解口腔炎、腹泻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4.熟悉口腔炎、腹泻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掌握口腔炎、腹泻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6.熟练掌握口腔炎、腹泻的护理措施。

7.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8.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

9.掌握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0.掌握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护理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口腔炎、腹泻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完成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技术操作。

3.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口腔炎、腹泻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腹泻;小儿液体疗法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腹泻患儿的护理

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2.熟悉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免疫特点

3.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4.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6.熟练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肺炎;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肺炎患儿的护理。

2.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胚胎发育。

2.熟悉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3.掌握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

4.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5.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7.熟练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2.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2.熟悉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和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3.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4.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6.熟练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2.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胚胎期造血和血液特点。

2.熟悉小儿出生后造血特点。

3.掌握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和药物治疗。

4.熟悉小儿贫血的分类、治疗目的和非药物治疗。

5.了解小儿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

6.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7.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8.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9.熟练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一般检查、头颅和脊柱检查和运动检查

2.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的反射检查

3.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4.熟悉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6.熟练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2.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六: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特点。掌握各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促进儿童保健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质量,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

技能目标:能够达到小儿传染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传染病病儿的整体护理,能娴熟运用传染病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完成护理措施。能运用传染病的医护知识对病儿及家属进行卫生指导。

情感态度目标: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护理工作中既要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对病儿及家属要态度和蔼 ,语气亲切,要充分展示人文关爱 。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预诊制度、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报告疫情制度。

2.熟悉传染病的病情的观察、如何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工作。

3.了解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的疾病概要、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原则。

4.熟悉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掌握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6.熟练掌握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病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出疹性传染病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

2.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七: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小儿常见危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各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特点。掌握各危重症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促进危重症的防治质量,减少发病率、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减少伤残率,增强儿童体质。

技能目标:能够达到儿科急症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配合医师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救护,能把握各危重症患儿的整体护理,能娴熟运用各项危重症护理操作技术,完成护理措施。运用医护知识对家属进行卫生指导。

情感态度目标:对危重症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蔼 ,语气要亲切,要充分展示人文关爱 。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抢救原则。

2.熟悉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预期结果。

4.熟练掌握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小儿心肺复苏术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进行。

2.常见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拓展部分

1.青春期发育及健康问题

2.小儿膳食安排

3.儿科基础护理

4.儿科常见症状的护理

5.新生儿重症监护

6.新生儿肺炎

7.新生儿破伤风

8.锌缺乏症

9.急性白血病

10.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2.儿童类风湿病 

13.过敏性紫癜

14.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15.21-三体综合征

16.苯丙酮尿症

17.寄生虫病

18.急性中毒、急性肾衰竭、心跳呼吸暂停

[说明与建议]

拓展部分的内容可作为选学模块放在最后0.5学年教学,也可作为自学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儿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的选取以人的生命周期为轴心,以五年制高职专科生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教材的“五性”,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诊断为核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体现护理专业教材的特色,突出热爱科学、关爱生命,以适应儿童护理教学和临床需要。

2.《儿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力求做到条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实施模块编排,既保证教材的连贯性、统一性又具有相对陡性,使教者易教,学者易学,读者易读。

3.《儿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编写参考书

(1)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六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 人卫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2)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护理学》第二版,朱延力主编 人卫出版社

(3)卫生部规划教材: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教材《儿科护理学》第二版,人卫出版社

(4)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教材《儿童护理》王野坪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纲为教学大纲,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原则,采取灵活、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教学进程中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紧贴临床,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学、直观教学,以达资源共享。 

3.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采取集中讲学、分组讨论、课堂实验和集中临床见习为手段,不断强化、巩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价建议

坚持教学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全面综合客观评价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水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采取分层次、分模块进行考核,通过传统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为主,同时结合平时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时间、完成作业、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综合评分。考试考核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要严格考试、考核过程,为临床护理输送合格护理人员。具体方法为:

1.定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职业仪表、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等内容,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语的形式。

2.定量评价:

(1)知识评价:笔试仍是考评的重要形式。主要评价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识记、熟悉和掌握的情况。可依照国家护士执业考试要求编制考试卷及评分标准或其他试卷形式。

(2)技能评价:制定三级技能评价标准。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规范化评价,重点反馈学生对每项护理技能操作程序掌握的情况。此类评价可由学生自评和任课教师进行考核;②临床实习前模拟情景考核,重点反馈整体护理的综合应用能力。③毕业实习中、后期由医院和学校配合进行个案考核,重点评价整体护理技能的临床个体化应用及延伸。

(3)素质评价:①制定系统具体的素质教学目标。在制定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素质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态度;服务理念与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等。使学生做到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对病人表现出关心、同情、爱护和尊重。②以考核手段强化态度目标。在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都加入5-10%的态度分。理论考试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上能否积极思考、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方面给予评定态度分;操作考试则主要依据平时操作练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操作中对病人的人文关爱及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综合评定态度分,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注重素质教学目标的培养和实施。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为方便学生强化儿科护理学习及专业护理技能训练,可编写配套的《儿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儿科护理学操作手册》,方便学生在课后练习、临床见习或实习时参考。

2.精选相关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题集为辅导教材。

3.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购买或制作必需的示教模型、设备、挂图、录像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儿童护理实践“零距离”的护理实训中心,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模拟操作和教师有效教学。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应用于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2.本课程标准对任课教师有全面的要求。要更新教育理念和观念;要提高理论水平和现场教学能力;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要塑造和练就全科教师的能力。

3.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技能。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课件,进一步设计和制作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挂图、录像片、投影片等。

附:案例

案例一:

军军,男,10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发热1天入院。3天前因不洁饮食起病,每日呕吐5~6次,量少,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每日大便10余次,为稀黄水便,有少许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呈蛋花汤样。1天前病情加重,发热,呕吐频繁,腹泻20余次,伴尿少。体检:T 38℃,P 135次/分,R 40次/分,体重7kg,精神萎靡,皮肤黏膜极干燥,前囟、眼窝深陷,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而快,四肢厥冷,皮肤发花。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粪便稀黄色,白细胞少许,脂肪球++。初步诊断:病毒性肠炎  重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中度)。作为护理人员,请给出:

1.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

2.护理措施。

3.第一日的液体疗法。

案例二:

江江,男,11个月,因哭闹、多汗、夜惊一个月来院就诊。体格检查:发育尚可,前囟2 cm×1.5 cm,有枕秃,乳牙未出,胸部有肋骨串珠,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肋缘外翻,肝肋下2 cm,质软,脾未触及,轻度膝外翻。查血钙正常下限、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初步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作为护理人员,请给出:

1.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

2.护理措施。

3.对病儿家属如何进行卫生健康指导。

文档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课限选课)总学时:80理论学时:58实践学时:22学分数:5适用专业: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