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度实验,探究专题
1、泉州盛产花岗岩,⼩明⽤天平和量筒测⼀块花岗⽯的密度。
(1) 测⼩⽯块的质量。⾸先把天平放在⽔平的桌⾯上,然后将游码移⾄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12(甲)所⽰,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直⾄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刻度线。将⼩⽯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所⽰,⼩⽯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 测⼩⽯块的体积。将⼩⽯块缓缓地放⼊装有40 cm3⽔的量筒,⽔平升⾼到如图12(丙)所⽰,⼩⽯块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3=_________________kg/ m3。
(4)若将步骤(1)、(2)顺序对调,则测量密度的结果将______ (填“偏⼤”、“不变”或“偏⼩”)。
2、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个⼩⾦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
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所⽰,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
__g,⽤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
____(填“变⼤”、“变⼩”或“不变”).
3、⼩明⽤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的密度”实验。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
a.把盐⽔倒进量筒,⽤量筒测出盐⽔的体积(图6甲);
b.⽤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下表);
c.把量筒内的盐⽔倒进容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所⽰);d.计算出盐⽔的密度。
(1)请根据以上操作填好下表的空格:
的质量
(2)由实验测出的盐⽔密度与实际盐⽔的密度会有误差。如本次实验按上述的a、b、c、d顺序操作,则测出的盐⽔密度会__________实际盐⽔的密度(选填“⼩于”、“等于”、“⼤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4、⼩明⽤天平、量筒和⽔(ρ⽔=1.0g/cm3)等器材测⼲燥软⽊塞(具有吸⽔性但不膨胀)的密度时,进⾏了下列操作:
①⽤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倒⼊量筒中,读出⽔⾯对应的⽰数V1;
③⽤细铁丝将软⽊塞浸没在装有⽔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对应的⽰数V2;
④将软⽊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
处:。
(2)下表是⼩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燥软⽊塞的密度ρ
⽊
(3)对具有吸⽔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种改进⽅法。
。
5、⽯英粉是重要的化⼯原料,⼩明爸爸在⽯英粉⼚⼯作,
他想知道⽯英粉的密度,可是⾝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
在九年级就读的⼉⼦。聪明的⼩明利⽤天平(含砝码),
⼀个玻璃杯、⾜量的⽔,就完成了测量⽯英粉密度的实验。
(ρ⽔为已知)
下⾯是⼩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英粉,测出;(3)
(4)⽤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 。
6、李明同学⽤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的密度,
(1)有如下⼀些实验步骤:
①⽤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测出这些⽔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的密度ρ;
④将矿⽯浸没在置筒内的⽔中,测出矿⽯和⽔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由图4可知,矿⽯的质量为_____ _g,矿⽯的体积为 _cm3,矿⽯的密度为______g/c m3
7、
⼩
聪
同
学
在
中
国
死海旅游时带回了⼀瓶中国死海的盐⽔,想知道该盐⽔的密度.他借来测量⼯具后,将托盘天平放在⽔平桌⾯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但调节平衡螺母,⽆法将托盘天平调平,结果他发现操作中漏了⼀个重要步骤,该步骤是.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倒⼊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如图甲所⽰,然后⽤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再将量筒中的盐⽔倒⼊该烧杯,测量盐⽔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所⽰,则总质量是g,算出该盐⽔的密度是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聪测出的盐⽔密度⽐真实值(选填“偏⼤”、“偏⼩”)
8、⽤天平和量筒测量⼩⾦属块密度.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分度标尺上的指
针位置如图甲所⽰.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应
向左端调.
(2)⽤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
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所⽰,则⾦属块的质量g.
(3)实验室有A:10mL、0.1mL;B:50mL、1mL;C:500mL、5mL三种规格的量筒,⽤量筒和⽔测得⾦属块体积为
10cm3,则选择的量筒是(填字母).
(4)⾦属块的密度是 kg/m3.
9、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瓶⼝⾹糖开封后,取
出⼏粒放⼊装有20cm3⽔的量筒中,发现⼝⾹糖沉⼊量筒底且没有溶
化,贾铭灵机⼀动,想测⼀下⼝⾹糖的密度是多少。
(1)贾铭同学读出了量筒中⽔和⼝⾹糖的总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_cm3
(2)他把天平放在⽔平桌⾯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选填“左”或“有”)调。
(3)他⽤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为______g,已知原来瓶和⼝⾹糖的总质量为32g,则⼝⾹糖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4)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想测量⼀下妈妈刚榨的⼀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糖、⽔及⼀只⽔杯(如图丙)测果汁的密度。下⾯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
①在⽔杯中装⼊适量⽔,将⼝⾹糖瓶放⼊⽔杯中使其竖直漂浮,⽤刻度尺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为h1。
②将⽔杯中⽔倒出后,再装⼊适量果汁,将⼝⾹糖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h2.。
果汁密度的表达式:ρ果汁=_____________。
10、⼩明的妈妈最近买了⼀个⼯艺品,看上去像是纯⾦制作的。⼩明妈妈想知道这个⼯艺品是不是纯⾦的,让⼩明协助进⾏了如下的实验
(1)⼩明同学在实验室中⽤天平和量筒测定⼯艺品的密度,请你将正确的实验
操作顺序排列起来(只填序号)。
a、将⼯艺品浸没在量筒内的⽔中,测出⼯艺品和⽔的总体积V1
b、⽤天平称出⼯艺品的质量m
c、将适量的⽔倒⼊量筒中,测出⽔的体积V2
d、计算出⼯艺品的密度ρ
(2)实验中,⼩明测量⼯艺品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所⽰,则⼯艺品的质量为 __克;测体积时,量筒中液⾯的位置如图所⽰,则⼯艺品的体积为 __厘⽶3。则⼯艺品的密度为 __千克/⽶3。
⼩明收集了⼏种⾦属的密度如下表所⽰,那么妈妈的⼯艺品是由__制成的。
11、⼩明⽤天平、量筒和⽔(ρ⽔=1.0g/cm3)等器材测⼲燥软⽊塞(具有吸⽔性但不膨胀)的密度时,进⾏了下列操作:
①⽤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倒⼊量筒中,读出⽔⾯对应的⽰数V1;
③⽤细铁丝将软⽊塞浸没在装有⽔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对应的⽰数V2;
④将软⽊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
处:。
(2)下表是⼩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燥软⽊塞的密度ρ
⽊
(3)对具有吸⽔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种改进⽅法。
。
12、为了测出⼤⽯块的密度.⼩明取⼀⼩块样⽯,通过实验来测定⽯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此时应将平衡螺母
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的质量,所⽤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质量为 g.⽤量筒测出样⽯的体积如图丙所⽰,体积为 cm3,样⽯的密度为g/cm3
(3)在加⼯过程中,该⽯块的密度将 (选填“变⼤”、“变⼩”或“不变”).
13、在“测量⼩⽯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组进⾏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平桌⾯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于是⼩丽同学直接使⽤天平进⾏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说:⼩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20g、5g砝码各⼀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块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g。
(4)然后⽤⼀细绵线系住⼩⽯块,放⼊盛有⽔的量筒中,如图⼄所⽰,然后取出⼩⽯块,此时量筒中⽔的体积是20ml,则⼩⽯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5)利⽤密度公式计算出⼩⽯块的密度是。该⼩组测算得的密度
值。(选填“偏⼤”或“偏⼩”)
14、⼩盘同学⽤天平、量筒、⽔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_桌⾯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使横梁平衡;
②⽤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则铝块的质量m=
_________g;
③将适量的⽔倒⼊量筒中,记下此时液⾯对应的⽰数(如图丙所⽰);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_________cm3,则铝块的密度ρ=_________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或“偏⼩”)。
15、⼩敏⽤天平、⼩瓶⼦和⾜量的⽔测量酱油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应将平衡螺母A向_____调(选填“左”或“右”);
(2)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答出⼀处即可);
(3)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 测出空瓶⼦的质量,记为m0;
b. 测出⼩瓶装满⽔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 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m2;
d. 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____。
16、⼩明利⽤⼀个烧杯、天平、⽔,测出了⼀⼩块不规则⼩⽯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如图8所⽰,则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移,直到横梁平衡。(2)⽤天平测量⼩⽯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9所⽰,则⼩⽯块的质量
为 g。(3)如图10所⽰,A、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把⼩⽯块浸没,在⽔⾯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块,测得烧杯和⽔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直
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块的体积
为 cm3。计算出⼩⽯块的密度为 kg/m3;
17、同学们在实验室内测某种⼩矿⽯的密度,选⽤的器材为天平,量筒,⼩矿⽯,细线,烧杯和⽔.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选填
“左”或“右”).
(2)⽤调节好的天平称⼩矿⽯的质量,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量筒量出⼩矿⽯的体积如图丙所⽰,由此可知,⼩矿⽯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g,矿⽯的体积为_________cm3,则⼩矿⽯的密度ρ=__________kg/m3.
18、⼩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桌⾯上,移动游码⾄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测量,结果如图⼄所⽰,矿⽯的质量为 g.
(2)在量筒中注⼊15mL⽔,系上细线后将矿⽯放⼊量筒,⽔⾯位置如图丙所⽰,矿⽯的体积为cm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的密度为g/c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的密度⽐真实值(⼤/⼩).19、学完密度的知识后,⼩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刚到实验室,分别⽤不同的器材进⾏了测量.
(1)⼩明利⽤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平桌⾯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适量的早餐奶,⽤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
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部分倒⼊量筒中,如图17甲所⽰,则
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数如
图17⼄所⽰;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
为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ρ=g/cm3.
(2)实验中⼩刚发现⾃⼰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会⼉后,他利⽤天平、⽔(⽔的密度⽤ρ⽔表⽰)、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
②⽤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的质量m1;
③⽤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字母表⽰)
20、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新和⼩洋同学分别设计了⼀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案:
⽅案⼀:(1)⽤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案⼆:(1)⽤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部分酸奶倒⼊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 。
分析与交流发现:⽅案⼀中测量体积偏,测出密度偏。(选填“⼤”、或“⼩”)
21、美术课上同学们⽤橡⽪泥捏动物模型时,想知道橡⽪泥的密度有多⼤。课后,他们取了同⼀块橡⽪泥,采⽤了两种实验⽅案,来测量橡⽪泥的密度。
⽅案⼀:选择天平、量筒、⽔和细线进⾏实验,操作过程按图甲所⽰顺序进⾏。
(1)由图⽰的实验操作过程,写出通过实验测量出的物理量。
(2)通过什么定义可以计算橡⽪泥的密度值,其值是多少kg/m3?
(3)请你评估:这⼀实验测算的密度结果怎样?(即测量值⽐真实值是“偏⼤”、“偏⼩”或“准确”)?
⽅案⼆:选择弹簧测⼒计(如图⼄)、细线和装有⽔的杯⼦。实验过程如下
A.橡⽪泥⽤线系好,挂在测⼒计上读出⽰数F1;
B.将测⼒计吊着橡⽪泥浸没⽔中,读出测⼒计⽰数F2。
(1)请解释F1、F2的物理意义。
(2)写出橡⽪泥浸没⽔中受到的浮⼒的表达式。
(3)根据什么原理可以计算橡⽪泥的密度值,并导出表达式。
参
⼀、实验,探究题
1、左左 42.2 20 2.11 2.11x103偏⼤
2、(1)⽔平台,右(2) 62, 20, 3.1(3)不变
3、(1)请根据以上操作填好下表的空格:
(2)⼩于, cabd,
4、(1)将潮湿的软⽊塞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2) 16 0.15
(3)将吸⽔性物质放⼊⽔中,吸⾜⽔后,再放⼊装有⽔的量筒中测出体积(或其他)
5、(2)杯、粉总质量m1
(3)给玻璃杯装满⽔,测出杯、⽔总质量m2
(4) ρ=(m1―m0) ρ⽔/(m2―m0)
6、B 27.20 2.72
7、将游码移⾄左端零刻度处, 37 g , 1.1g/cm3,偏⼩,
8、(1)读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侧质量稍⼤,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读图⼄可得,⾦属块的质量为:m=20g+5g+1.6g=26.6g;
(3)由题意可知,⾦属块体积为10cm3,因此,所⽤量筒的量筒必须⼤于10ml,并且在此基础上,量筒的分度值应该选择较⼩的,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4)将测量结果代⼊密度公式得:ρ===2.66g/cm3=2.66×103kg/m3.
故答案为:(1)左;(2)26.6;(3)B;(4)2.66×103.
9、
10、
11、(1)将潮湿的软⽊塞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2) 16 0.15
(3)将吸⽔性物质放⼊⽔中,吸⾜⽔后,再放⼊装有⽔的量筒中测出体积(或其他)
12、 (1)左. (2)52. 20, 2.6
(3)不变.
13、(1)零刻线处(2)右(3)25 (4)10 (5)2.5×103偏⼩
14、1)①⽔平;右;② 54;(2)20;2.7×103;(3)偏⼤;
15、(1)左 (2)⽤⼿抓砝码(或物体放在右盘等)(3)⼩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m2-m0) ρ⽔/(m1-m0)
16、(1)左端零刻线右(2)52 (3)直到⽔⾯到达标记处(4) 20 2.6×103
17、(1)由图知,指针向右偏转,所以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故答案为:左.
(2)⼩矿⽯的质量m=50g+10g+2g=62g;⼩矿⽯的体积V=80cm3-60cm3=20cm3.
所以⼩矿⽯的密度为ρ=
m
V
=
62g
20cm3
=3.1g/cm3=3.1×103kg/m3.
故答案为:3.1×103.
18、(1)天平⾸先要放在⽔平桌⾯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在⽔平⾯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的质量=砝码+游码.矿⽯的质量为20g+5g+2g=27g.
故答案为:⽔平,右,27.
(2)量筒中⽔的体积V⽔=15cm3,图丙中矿⽯和⽔的总体积V总=25cm3,故矿⽯的体积V=V总﹣V⽔=25cm3﹣
15cm3=10cm3
故答案为:10.
(3)矿⽯的密度ρ==2.7g/cm3
故答案为:2.7.(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那么测得的矿⽯体积就是矿⽯和细线的总体积,⽐矿⽯的体积会⼤⼀些,根
据公式ρ=可知,测出的密度会⽐真实值⼩⼀些.
故答案为:⼩.
19、
20、m2-m1 (m1-m2)/V ⼩⼤
21、【答案】⽅案⼀:(1)橡⽪泥的体积V=10mL 橡⽪泥的质量m=13.4g
(2)
(3)偏⼤
⽅案⼆:(1)F1表⽰橡⽪泥所受的重⼒,F2表⽰橡⽪泥浸没⽔中后测⼒计的⽰数。(2)F=F1-F2
(3)根据阿基⽶德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