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
2.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里.
3.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4、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 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5.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
6.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入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 .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植树属于 .
7、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________,而我们并没有敲左边的音叉,这就证明了右边音叉的振动是靠_____传给了左边相同的音叉。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____(能或不能)听到声音,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小球被弹起。
8、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命题人:应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