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9:52
文档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了一片蓝海,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全球
推荐度:
导读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了一片蓝海,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全球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了一片蓝海,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全球范围,Epocrates、CardioNet、WellDoc、ZocDoc、Vocera等公司已在移动医疗领域做出了成功的典范。而在中国,春雨天下、丁香园等公司也开始了移动医疗行业的探索。而随着可穿戴式技术的崛起,移动医疗的软件和硬件结合将带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根据iiMediaResearch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服务类)市场规模为18.6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

图1:移动医疗市场正处于启动前夜,未来5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图2:预测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

养老需求。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BCG和SwissRe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尤为重要。

移动互联的爆发。随着4G时代的临近、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传感技术的升级、移动医疗应用开发成本的降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医疗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成熟。例如,移动终端正取代传统终端,成为我国互联网的主体,截至2012年12月我国通过手机接入的网民规模达4.2亿(包括智能/非智能机),占比由一年前的70%提升至75%。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根据据IDC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十大IT趋势,移动医疗将成为2013年重点建设的IT系统之一。远程预约、远程医疗、慢病监控、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等改变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图3:截至2012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4.2亿,占全部网民的比重高达75%的大力支持。

由于慢性病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例如美国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远程监护和以使医疗费用降低40%以上),可以让现有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医疗费用比重超过30%),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对于移动医疗持明确的支持态度。相关的国家部委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来鼓励、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分别将个人医疗监护、远程诊断等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卫生部也发起和赞助了一些合作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内的移动医疗示范项目,包括病例记录、疾病数据和健康质量监控等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图4: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

图5:大力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众多知名PE/VC早已敏锐地嗅到移动医疗这一巨大蛋糕。例如,女性经期护理手机应用2013年9月获得了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等千万美元的投资;在线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商春雨掌上医生2012年9月和2011年11月分别获得BlueRun8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的投资;美国医生预约平台ZocDoc2011年8月获得俄罗斯风投公司DST5000万美元的投资,2011年9月获得高盛2500万美元的投资等。而ChilmarkResearch研究指出,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未来5年会增加25%,到2017年将突破11亿美元。

目前很多移动医疗提供商虽然开发了针对医生和患者的产品(如Epocrates和WellDoc),但很少站在医生和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医生和患者—移动医疗的两大重要参与者对移动医疗的需求,将有助于移动医疗提供商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患者方面,经济学人智库的调研结果表明,1)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医生的交流成为了患者对未来移动医疗的重要需求,%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使用移动医疗与医生交流,且几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为此付费;73%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病情的远程监控,且几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为此付费;另外,46%的患者未来愿意尝试借助移动医疗获得更多的医疗知识,3/4的患者愿意为此付费。2)移动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未来也将转变,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应用有望取代语音和短信服务,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移动医疗的提供方式,其中,移动网络以35%的比例成为首选。3)虽然患者愿意为移动医疗服务付费,但成本依然是他们使用移动医疗的最大阻碍因素(因此,移动医疗商可以考虑向患者低价甚至免费提供服务,通过其他商业模式盈利)。

医生方面,经济学人智库的调研结果表明,1)38%的医生认为移动医疗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11%认为移动医疗能降低患者的成本;2)在改善医院内部沟通方面,医生最欢迎的是借助远程数据处理和诊断,49%的医生选择了这一功能;而医生对通过移动医疗与其他医生沟通、以及获取电子病历兴趣并不大;3)在改善与患者互动方面,医生对各种功能都非常感兴趣,包括病情的远程监控、通过移动医疗设备演示治疗方案、让患者访问电子病历、视频咨询、预约提醒、药物服用情况沟通等,但目前这些领域还缺乏足够的解决方案;而对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的通话和短信服务,医生兴趣不大。

2.全球各种医疗移动化的需求比率

全球各种医疗移动化的需求比率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不难看出:呼叫中心对医疗移动化的需求最大,占到40%,其次是会诊预约、远程医疗、病人病情记录、治疗、病情监视、提高意识、病人监视和责任决定。

图 全球各种医疗移动化的需求比率统计图表

(2)医疗移动化的经济影响

医疗移动化的经济影响主要包括方面。这影响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46%受访者认为会提高便利性;52%认为会减少费用;48%认为会提高急诊品质;48%认为会改变个人管理慢性疾病的方式;48%认为会改变它们的药物治疗;59%认为会改变搜索医疗信息的方法;48%认为会改变个人和内科医生的交流方法;59%认为会减少亲自拜访医生的次数。

图 医疗移动化的经济影响

(3)用户愿意普及移动医疗的原因

在调查用户愿意普及移动医疗的原因时,46%认为看医生更方便;43%认为有助于减少医疗费用;32%认为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个人健康。

5.医疗移动化的可观前景

据统计分析,2015年30%的智能机用户将会使用健康应用;2016年集成了手机连接的医疗设备将达到247万;2016年末,拥有医疗监视兼交流系统的家庭将达到490万;2018年移动健康市场将达118亿美元(注:2011年为12亿美元)。从数据分析可知,医疗移动化的前景可观。

图 医疗移动化的可观前景

文档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移动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了一片蓝海,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全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