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沅陵七中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27:29
文档

沅陵七中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问卷)命题:全建兵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体现在A.反对迷信孔子思想B.反对君主C.主张工商皆本D.主张物质第一性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4、理学核心思想的实质是A.“理”或“天理”B.封建伦理道德C.仁与万物俱生D.性
推荐度:
导读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问卷)命题:全建兵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体现在A.反对迷信孔子思想B.反对君主C.主张工商皆本D.主张物质第一性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4、理学核心思想的实质是A.“理”或“天理”B.封建伦理道德C.仁与万物俱生D.性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问卷)

命题:全建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2、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体现在

  A.反对迷信孔子思想           B.反对君主  

C.主张工商皆本               D.主张物质第一性

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4、 理学核心思想的实质是

A.“理”或“天理”  B.封建伦理道德  C.仁与万物俱生   D.性本善

5、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6、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 ,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维护周礼                B.主张“仁” 或“仁政”

C.强调“天人合一”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7、下列有关王阳明心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认为心的世界万物的本源           C.主张学习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是“致良知”

B.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知”     D.主张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8、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9、明清时期,我国文学成就最突出的领域是

A.诗歌      B.小说          C.词、曲          D.散文

10、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他们”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

A.技术—思想—制度               B.技术—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技术               D.制度—思想—技术

11、“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5号飞船              D.“神舟”6号飞船

1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派

13、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三大”

14、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统治           B.否定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1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7、某日,江苏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中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位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据此,你认为谜底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普朗克        D、 爱因斯坦

18、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表明他

A.反对天主教会控制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倡导君主立宪                     D.提倡权利平等、言论自由

19、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

A.14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24年

20、下列有关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思想是同志个人思想的总结 

②主要来自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是夺取中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达尔文进化论的集中反映是

A.龙生龙,凤生风  B.八猪一象  C.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秦岭以南  D.恐龙灭绝,人猿繁衍

22、每晚19:30看完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许多人又习惯看随后的天气预报,了解第二、三天的天气。这反映了电视

A.传播资讯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    D.购物功能

23、当今世界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B.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D.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24、“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2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6、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7、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8、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2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黄宗羲           B.顾炎武        C.李贽                 D.王夫之

31、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2、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 、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 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33、下列最能体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共同点的是

A.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             B.矛头直接教皇 

C.体现人文精神                   D.抨击封建制度

34、“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35、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 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班级:           ;     姓名:               ;学号:            ;试室号: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卷)

命题:全建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31

32

33

34

35

得    分

总    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20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

 回答问题: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7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分)

 

(4)在宋、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7分)

 

37、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10分)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资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探究一:(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资料三: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探究二:(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资料四: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三:(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该观点?(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ADBCBDCB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DBBBDBDDC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DABCCABDCB
题号31

32

33

34

35

答案CCCC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孔子(1分),核心:“仁”(1分)

 

(2)主要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分),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2分),提出“三纲五常”(1分)。影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3)态度: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1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为维护封建主义集权制服务(2分)。

 

(4)宋朝:二程、朱熹将儒学发展为理学,(2分)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两宋以来的理学,将之发展为心学(1分)。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1分)。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3分)。

37. (1)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2)新文化运动;(2分)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2分)

 

(3)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2分)

文档

沅陵七中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问卷)命题:全建兵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体现在A.反对迷信孔子思想B.反对君主C.主张工商皆本D.主张物质第一性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4、理学核心思想的实质是A.“理”或“天理”B.封建伦理道德C.仁与万物俱生D.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