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
| 1、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4、教学进度表。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六十多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另外,本班学生之间的语文素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特别是书写,差距很大,有一些同学的执笔姿势也需纠正。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另外,本班学生比较好动,静不下心。本学期需要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 2.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包括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2)本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本册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尽量把标点用正确。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 (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 (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晚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 (4)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4.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教学进度表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 周次 | 时 间 | 单元 | 教 学 内 容 | 教学 时数 | 备注 |
| 预备周 | 2.15—2.21 | 制定计划 | |||
| 1 | 2.22—2.26 | 一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1.走,我们去植树 | 2 2 | |
| 2 | 2.29—3.4 | 2.第一朵杏花 3.燕子 4.古诗两首 | 2 2 2 | ||
| 3 | 3.7—3.11 | 习作1 练习1 | 3 3 | ||
| 4 | 3.14—3.18 | 二 | 5.苹果里的红五星 6.最佳路径 | 2 2 | |
| 5 | 3.21—3.25 | 7.人类的“老师” 习作2 练习2 | 2 3 3 | ||
| 6 | 3.28—4.1 | 三 | 8.三顾茅庐 9.祁黄羊 | 2 2 | |
| 7 | 4.4—4.8 |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习作3 练习3 | 2 3 3 | ||
| 8 | 4.11—4.15 | 四 |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12.“番茄太阳” | 2 2 | |
| 9 | 4.18—4.22 | 13.第一次抱母亲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 2 2 | ||
| 10 | 4.25—4.29 | 习作4 练习4 | 3 3 | ||
| 11 | 5.2—5.6 | 五 | 15.鸟语 16.天鹅的故事 | 2 2 | |
| 12 | 5.9—5.13 | 17.生命的壮歌 习作5 练习5 | 2 3 3 | ||
| 13 | 5.16—5.20 | 六 | 18.沙漠中的绿洲 19.云雀的心愿 | 2 2 | |
| 14 | 5.23—5.27 | 20.古诗两首 习作6 练习6 | 2 3 3 | ||
| 15 | 5.30—6.3 | 七 |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2 2 | |
| 16 | 6.6—6.10 | 23.黄河的主人 习作7 | 2 3 | ||
| 17 | 6.13—6.17 | 练习7 复习 | 3 | ||
| 18 | 6.20—6.24 | 复习 | |||
| 19 | 6.27—7.1 | 期末检测 |
| 篇次 | 内容 | 教学目标 |
| 1 | 关于班级春游活动的建议 | 写出去哪里春游为好,把理由写充分,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游览时的照片。 |
| 2 | 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 | 在班级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中推荐一人,或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奖给雏鹰奖章。推荐文章要突出主要事迹,内容安排要有详有略。 |
| 3 | 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 选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新发现,具体地写出来。题目自拟。 |
| 4 | 谈谈对热点话题的看法,再写下来 | 围绕最近在生活中发生的热门话题,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
| 5 | 写一两种植物 | 从校园、公园、广场或者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植物,仔细观察,进行研究,然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想法与感受写下来。可以向别人请教,可以查资料;也可以配插图,附照片。 |
| 6 | 参加讨论,然后写一篇文章 | 从课文四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一起讨论,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及其他书籍中了解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
| 7 | 记一次体验活动 | 参加一次体验活动,如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或者做一天老师,当一回家长,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等等,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