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第二审程序 2、上诉 3、死刑复核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
5、刑事诉讼中的执行
二、填空
1、地方各级人民认为本级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 ),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提出( )。
2、最高人民复核死刑案件时,应由审判员(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3、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 )或者( )提出申诉。
4、执行死刑应当( ),不应( )。
5、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 )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三、选择题
1、我国第二审程序对第一审的判决实行( )的原则。
A、全面审查 B、深入调查 C、书面审查 D、开庭审理
2、下列死刑案件中,依法应由最高人民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是( )。
A、危害案 B、受贿案 C、贪污案 D、抢劫案 E、杀人案
3、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人民或人民提出申诉的是( )。
A、被告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的好朋友 D、被害人的近亲属
E、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4、下级人民接到最高人民执行死刑的命令应当在( )日交付执行。
A、3日以内 B、5日以内 C、7日以内 D、10日以内
5、由监狱执行的刑罚是( )。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 E、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四、简答题
1、第二审人民对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审理后如何处理?
2、简述复核死刑(死缓)案件,应当全面审查的内容。
3、申诉与上诉的区别是什么?
4、哪些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和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