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门市赤金中学:张玉斌
教学目标:
1. 会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2.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4.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5.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会观察图像解决问题。
温故知新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 叫机械运动。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__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对于运动中的不同物体,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
一.提出问题:1.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2.在未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总结: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时需要用 和 两个物理量。
探究一:定性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实验:把橡皮、泡沫小球举到同一高度处,同时松开手,观察、记录它们的运动情况,定性比较物体它们的快慢。
现象1:橡皮、泡沫小球通过相同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较短,所以 运动的较快。
结论1:通过相同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越 。
现象2:橡皮、泡沫小球在相同时间内, 通过相同的路程较长,所以 运动的较快。
结论2: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越 。
探究二: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实验1:把橡皮、泡沫小球举到同一高度处(或不同高度处),松开手,观察、记录它们的运动情况,用直尺测出它们移动的距离;用秒表计时测出它们所用的时间;定量比较物体它们的快慢。
收集数据
| 通过的路程s(m) | 所用时间t(s) | 每秒鈡通过的路程 | |
| 橡皮 | 100 | ||
| 80 | |||
| 泡沫小球 | 100 | ||
| 80 |
(三).速度
1.定义:我们把 和 的比叫做速度
2.公式: 变形公式: 、 。
3.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读作 。
教师说明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的规范步骤 阅读65页例题然后计算
(四).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1.定义:如果 , 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图像:观察图3-1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s/t是个恒量.
达标测评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
2、我国最新的子弹头火车速度可达180km/h,从上海到南京全程为301km,只需要__h即可到达。(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A、B两辆汽车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比是3:2,当它们各自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
4、一辆汽车在新建成的日东高速公路上由荷泽驶向曲阜,汽车的速度为85 km/h,已知菏泽至曲阜的高速公路里程为154km,则汽车从菏泽行驶到曲阜需要____h。
5、小华家距学校2.5k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0km/h,学校要求早上7点准时到校,小华从家中出发的时间一般不能晚于早上( )
A、6:45 B、6:30 C、6:20 D、6:50
6、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4:1 B、4:9 C、1:4 D、9:4
7、一列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求: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多少分钟 ?
8.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 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 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 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