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文阅读课堂练习(一)
一、说明文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势
考查形式: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②辨别说明顺序,把握结构形式
③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④品析语言
⑤鉴赏、探究、个性化表达
命题趋势:
1.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生态环境、前沿科学、社会热点、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为主。近几年,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
2.试题更为关注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
3.题型上仍以简答题为主,但选择题的比例在逐渐加大,有的省市甚至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二、随堂练习
1.
中西礼节的差别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不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先说见面礼。我国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有哪些相通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班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4)请你根据文章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①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②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了解太阳吗?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②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③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阳的能源所在地。
④太阳内部0.25—0.86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一半。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⑤对流层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从对流层向太
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低频声波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⑥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太阳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均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⑦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层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钟或生光以后几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才能看见在日面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⑧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1%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⑨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太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太阳究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⑩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46亿年前,还将延续45至55亿年,之后,它将因耗尽氢燃料和氦燃料,坍缩成一颗白矮星。
(1)对下面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列数字)
B.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做比较、列数字)
C.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下定义)
D.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摹状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的核心区域。
B.太阳是宇宙中众多的恒星之一,也有寿命,现在的太阳正处在“中年”时期。
C.日冕的温度很高,但亮度微弱,因此,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D.“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中的“几乎”从范围上进行说明。
(3)太阳究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扬州瘦西湖白塔
①扬州白塔原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莲性寺北岸,坐落于瘦西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
②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
的。”据说,是扬州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堆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还是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③传说是无稽的,瘦西湖白塔的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喇嘛塔,原属藏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来,渐行全国。现在的扬州白塔,乃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
④《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是寺庙塔,肚大头细,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扬州的白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中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另则扬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见长,因此取其形式,改换面目。一是降低高度,扬州的白塔仅27.5米。二是外形轮廓线变得秀美,使之身子缩小,其相轮(十三层级)也较北海白塔瘦长,这样扬州的白塔更形似花瓶了。三是发挥砖刻特长,塔座全是砖雕的束腰须弥座,座为八角四面。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塔的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每面三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十二月份,一天十二时辰;筑台五十三级,象征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图;相轮为十三层,象征天的最高处十三天。
⑤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白塔和扬州瘦西湖白塔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
(1)文章开头叙写“一夜造白塔”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运用最多的又是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填空。
(4)品读文章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请你谈一谈为什么北京之景具有“雄壮之气”,而南方之景具有“窈窕气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1)短文向我们介绍了中西礼节的差别。
(2)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3)C
(4)①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
②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解答】
(1)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从见面礼、座次、用餐三个方面来介绍了中西方礼节的不同之处。第二段讲有关见面时的礼节,第三段讲有关座次的礼节,第四段讲用餐时的礼节。
(2)根据文章第一段“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可得出答案。
(3)C项,从“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这句话可知,“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分析不正确。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有关中西礼节的语句来回答。
①结合文章内容,从“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中可知,应该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
②结合文章内容,从“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这句话中总结答案即可。
2.
(1)C
(2)C
(3)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
(4)示例:我们是否能利用核聚变反应制造人工太阳呢?
【解答】
(1)C项,错误,此句只是指出太阳光球层的位置,并没有介绍其所具有的本质特点,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2)C项,错误,文章第⑧段中介绍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并非如选项所说“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3)根据第⑩段内容可知,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
(4)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可针对太阳的结构,太阳的寿命等角度进行提问。
3.
(1)叙写传说巧妙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2)做比较。通过比较,清晰地说明扬州白塔和北海白塔的异同之处。
(3)园林塔;高35.9米;折角式的须弥座;比例秀匀,玉立亭亭
(4)北京为帝都,北京之景处处都要显示皇权至上,威严无比,所以造型要“雄壮”,色彩要鲜艳、富丽堂皇;扬州、苏州等南方是富庶之地,南方之景大都是私人宅院、园林,追求的往往是闲适、高雅、自然,所以造型要“柔秀”,色彩要淡雅。
【解答】
(1)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开头叙写传说巧妙的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2)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④段主要通过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扬州白塔和北海白塔的异同之处。
(3)根据第四段中的“扬州的白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中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可知第一空应填园林塔。根据“高35.9米”可知北海白塔的高度。根据“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可知北海白塔的塔座是折角式须弥座。根据第五段中的“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可知扬州白塔的风格是比例秀匀,玉立亭亭。
(4)品读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可以知道,北京为帝都,处处都要显示皇权至上,威严无比,所以造型要“雄壮”,色彩要鲜艳、富丽堂皇;而扬州、苏州等南方是富庶之地,大都是私人宅院、园林,追求的往往是闲适、高雅、自然,所以造型要“柔秀”,色彩要淡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