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信技
目的要求: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学习好助手”,第二单元是“Scratch趣味编程”,第三单元是“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等。
4. 第三单元由于受器材无法开展,可将第三单元的学时用于对Scratch的深入学习。
5.Scratch编程对六年的孩子来说难易度合适,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用程序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丰富多彩的形象知识比较感兴趣,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编程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用编程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周 次 | 起 讫 时 间 | 内 容 |
| 1 | 2.23~2.26 | 制作电子小报 |
| 2 | 2.29~3.4 | 设计“房间” |
| 3 | 3.6~3.11 | DIY日历桌面 |
| 4 | 314~3.18 | 撰写小论文 |
| 5 | 3.21~3.25 | 编制毕业留念册 |
| 6 | 3.28~4.1 | 初识Scratch |
| 7 | 4.4~4.8 | 角色对话 |
| 8 | 4.11~4.15 | 载歌载舞 |
| 9 | 4.18~4.22 | 键盘触发 |
| 10 | 4.25~4.29 | 创编游戏 |
| 11 | 5.2~5.6 | 五一假期 |
| 12 | 5.9~5.13 | 认识机器人 |
| 13 | 5.16~5.20 | 走近机器人 |
| 14 | 5.23~5.27 | 机器人邮递员 |
| 15 | 5.30~6.3 | 机器人导游 |
| 16 | 6.6~6.10 | 机器人卫士 |
| 17 | 6.13~6.17 | 复习 |
| 18 | 6.20~6.24 | 考核 |
制订时间 2016 年 2 月 23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