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0+000~K3+8.191
沥青砼下面层
试验路段施工总结
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73省道舟山市定海区白泉段改建工程项目部
AC-20C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路段的总结
根据公路招标文件、设计及规范要求,我部于2012年11月12日进行了沥青路面的下面层AC-20型的试验路面施工,取得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试验路结束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拌和设备,调整优化了生产配合比,进一步完善了下面层的施工工艺,为下一部全面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此对试验路的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路段桩号
K3+180~K3+400段右幅
二、基本情况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完成,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试完成的前提下,并在下封层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完毕后,经驻地办工程师全面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AC-20型路面下面层的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
前场下封层吹扫 放样拉线 摊铺机等设备就位
后场配料、拌和 自卸车运输到前场(覆盖保温) 摊铺机按基线摊铺 压路机碾压成型。
四、试验路段情况
本次试验路段试验结果较为理想,无离析,泛油等现象。
五、检验情况
生产配合比时的级配及级配范围:
| 筛孔 | 26.5 mm | 19 mm | 16 mm | 13.2 mm | 9.5 mm | 4.75 mm | 2.36 mm | 1.18 mm | 0.6 mm | 0.3 mm | 0.15 mm | 0.075 mm |
| 生产配合比 | 100 | 94.1 | 82.4 | 72.1 | 59.8 | 39.6 | 27.3 | 20.8 | 14.8 | 10.3 | 7.9 | 6.1 |
| 级配上限 | 100 | 96.2 | 88.7 | 81.1 | 68.7 | 45.3 | 34.2 | 28.1 | 20.6 | 13.9 | 10.2 | 7.7 |
| 级配下限 | 100 | 91.6 | 75.3 | 62.0 | 50.7 | 32.8 | 23.1 | 17.7 | 12.7 | 9.1 | 7.1 | 5.5 |
| 筛孔 | 26.5 mm | 19 mm | 16 mm | 13.2 mm | 9.5 mm | 4.75 mm | 2.36 mm | 1.18 mm | 0.6 mm | 0.3 mm | 0.15 mm | 0.075 mm |
| 第一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9.8 | 94.5 | 75.9 |
| 第二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9.8 | 94.4 | 76.0 |
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
| 最大理论密度(g/cm3) | 马歇尔密度(g/cm3) | 空隙率 (%) | 粒料间隙率(%) | 饱和度 (%) | 稳定度(kN) | 流值 (mm) | 残留稳定度(%) | 油石比 (%) |
| 2.418 | 2.304 | 4.7 | 14.4 | 67.3 | 9.22 | 2.8 | 90.8 | 5.0 |
六、试验总结
1、路面工程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表
路面沥青砼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赵国华
项目副经理:章秋立
机料科:
余正树
试验室:孙青
质检科:
邓钰
施工负责人:戴祖根
财务科:
陆烨
项目总工:钱剑锋
安全科:
陈振
达
办 公 室: 戴祖根(兼)
合同科:
朱
雅飞
质检员:王伟
人工:
李阿泰
摊铺、压实:
龚连军
运输:
胡满国
沥青拌合楼:
蒋盛海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检测及试验仪器
| 设备名称 | 型号 | 数量 | 进场时间 |
| 自卸车 | 15t | 10辆 | 2012年9月 |
| 摊铺机 | DLT75SC\SMP90EC | 2台 | 2012年9月 |
| 装载机 | 龙工50 | 2台 | 2012年9月 |
| 胶轮压路机 | 三一SPR260\ XG300 | 2台 | 2012年9月 |
| 双钢轮压路机 | YZC13II\CC422 | 2台 | 2012年9月 |
| 空压机 | W-0.6/10 | 1台 | 2012年9月 |
| 沥青砼拌和楼 | LB-2000型 | 1套 | 2012年9月 |
| 沥青洒布车 | 飞碟FD5040GLQ | 1台 | 2012年9月 |
| 全站仪 | Sokkia索佳 | 1台 | 2012年9月 |
| 水准仪 | 苏州一光DSZ2 | 1台 | 2012年9月 |
| 弯沉仪 | WC型 | 1台 | 2012年9月 |
| 数显沥表温度计 | LW-1 | 3只 | 2012年9月 |
| 连续式平整度仪 | 1台 | 2012年9月 |
1)、沥青砼厂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是整个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保证。本项目部采用1套三一LB-2000型沥青砼拌和楼,由控制室电脑控制。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a)、拌和时间为46S,(其中干拌时间为8~11S);
b)、上料速度为200T/小时,拌和数量为150T/小时;
c)、沥青加热温度在160°C~170°C之间,混合料出厂温度在150°C~165°C之间。
2)、沥青砼的运输
沥青砼采用15t以上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车辆保持性能良好,运输时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板厢粘结,在厢内清扫干净,车厢侧板与底板涂刷一薄层含有隔离剂的水溶液,而且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各运输车辆依次进入沥青砼拌和楼料斗下,装料时为防止粗细集料离析,装料分上下二层进行,前、后、中部分别装料。运料车用篷布等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沥青砼出厂时,逐车检测重量、温度、时间及覆盖情况。
运料车不得在封层上急刹车,进入摊铺现场前,车轮应干净。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点后凭运料单接收,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输车覆盖篷布挂空档,由摊铺机推动前移。卸料必须干净。
3)、沥青砼的摊铺
本试验路面宽10.5m,采用两台三一摊铺机摊铺沥青砼,2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同速率向前铺筑,间距控制在5~15米,摊铺速度控制在2米/分钟左右,保持连续摊铺,尽量减少停机次数。
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创精品工程。下面层沥青混凝土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摊铺中不断检测摊铺厚度,以确保摊铺质量,确保面层结构层厚度。
①、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为145°C~160℃之间;
②、摊铺温度为140°C~155℃之间;
③、碾压温度为130°C~145℃之间,其中终压温度为75℃~85℃之间。
④、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为初始压实度的87%,摊铺前0.5~1h将熨平板加热至100℃以上。
⑤、摊铺好的沥青砼未经碾压禁止行人、车辆在上走动。
⑥、摊铺中应严格控制“五度”——温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横坡度,并随时进行外观检查和仪器测试。
4)、沥青砼压实、成型
我们将对路面工程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基本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两种机型,特别地段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
沥青砼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碾压时应慢而均匀,并符合规范规定。
压路机施工一般原则:(紧跟、慢速、高频、低幅、少水)
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压路机的驱动轮朝向摊铺机,压路机从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2轮宽。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进行,每一台压路机应作全幅碾压,下面层振动压路机采用高频低幅。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压实后路面应无轮迹。
碾压组合方式:
通过对试验路段两种碾压组合方式的对比,确定了最佳碾压组合方式:CC422前静后振1遍、振动1遍—XG300/SPR260(交叉碾压3遍)—YZC13II前振后静1遍、静压光面1遍
碾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压实中应严格控制好温度、速度、平整度、压实度、碾压区段长度等“五度”确保路面外观及内在质量。
(2)、压路机不得停靠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在一区段内的终压点上应成台阶状延伸,相邻碾压带应相错0.5m-1m,不得在同一横断面上。
(3)、碾压时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辨认。
(4)、碾压时钢轮压路机应连续喷水,水量适中以不粘轮为宜;轮胎压路机应涂抹含有隔离剂的水溶液防止粘轮。
(5)、大型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地点,将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当天碾压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
5)交通管制
在当天施工路段尚未完全冷却的沥青砼上,不得停放或通过任何机械设备及车辆,一般在施工24小时后才能开放交通。
4、试验路段施工总结
1、下面层松铺系数测定为1.194。
2、摊铺速度以有三车以上待料为原则,控制在2米/分钟左右;
3、碾压控制初压速度为:1.5km/h,复压速度为:1.7km/h,终压速度为:2.0km/h,沥青路面两边增加两遍。
4、各矿料质量及生产配合比均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